三亚:聚力“招大引强”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三亚的投资和发展战略不会改变。”3月18日,在三亚举行的重点招商项目“云签约”活动,依托互联网进行“不见面、屏对屏”实现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项目涉及总部经济、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产业领域。尽管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签约企业依然看好三亚发展前景。

如今,百草吐绿,万物竞春,三亚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崖州湾科技城、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园区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

三亚:聚力“招大引强”赋能高质量发展

从阳光金融广场顶楼远眺正在建设的月川片区。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4·13”重要讲话以来,三亚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伟大实践中,以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激扬活力,书写一篇篇浓墨重彩的发展故事,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招大引强:三亚已成为吸引投资的“强磁场”

4月9日,旅游业巨头凯撒旅业发布的一则“凯撒旅业迁址三亚,增资2亿加码海南”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受疫情影响海南旅游业正面临严峻形势,凯撒旅业的加码无疑为三亚旅游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让市场对海南消费的复苏产生了强烈期待。

凯撒旅业重金落子是三亚招商引资工作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三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聚力“招大引强”,实施精准招商,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项目落地,全市招商引资不断亮出大手笔,国内外行业巨头纷纷选择三亚。

2019年1月13日上午,三亚市政府与腾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建设三亚“城市超级大脑”、打造“数字三亚”、支持腾讯在三亚设立区域总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019年12月30日,首家成功落地海南的双500强合资企业——五矿力拓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在三亚揭牌,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三亚总部经济建设、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旅、康养、美丽乡村、金融业务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即使是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也依然有大批龙头企业“抢驻”三亚中央商务区:2月26日,中国大唐集团在三亚中央商务区同时注册大唐国际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和大唐国际燃料贸易有限公司;3月1日,大成律控(三亚)综合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注册;3月13日,国奥智娱(海南)科技发展公司注册;3月16日,三亚长丰国际天然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注册……

而在疫情发生前,北京外企(三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三亚推想职能科技有限公司也相继入驻园区。目前,开元邮轮、世天邮轮、国奥集团、凯撒旅业、普洛斯中国、览海控股集团等10余家企业正在三亚中央商务区办理公司注册。

投资热潮涌动的背后,是三亚招商引资“强磁场”效应的不断显现。一个个“巨无霸”级产业项目布局落子三亚,为三亚打造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集群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三亚加快打造自贸港建设标杆注入了强大的经济动力。

据统计,自2018年“百日大招商”活动启动以来,截至2020年3月底,三亚对接洽谈企业超400家,洽谈合作项目近千项,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35家,完成招商企业注册128家(外资36家)。已注册落地总部企业约50家,包括太平金融服务公司总部、京东集团电商区域总部、中船工业结算中心和中船重工贸易板块总部、德勤区域总部、五矿力拓总部等。其中,总部企业纳税7.46亿元。

去粗取精:坚决拒绝200余个项目

体量虽要大,质量更要优。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不仅昭示着三亚招商在“量”上的增长,也折射出三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三亚不仅要招商,更要选商。”近年来,三亚努力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质”与“量”上下功夫,并借助招商工作,打好对外开放、创新发展的王牌。按照三大主导产业方向,三亚绘制起了招商引资“图谱”,“上门招商”“以会为媒招商”……三亚正不断发力追求发展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招商过程中,只有“量”“质”并举,方能引进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的项目,进而为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秉持着这种果断和决心,2018年“百日大招商”工作启动以来,三亚对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涉嫌从事房地产的企业,坚决拒绝,坚定送走了200余个项目。然而,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除“房地产依赖症”,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三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投资仍实现较快增长,崖州湾科技城开工建设,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注册企业超过300家,京东、国美等企业进驻运行,为三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三亚:聚力“招大引强”赋能高质量发展

崖州湾科技城

去“粗”取“精”,精准招商。在鹿城新一轮的招商引资中,像中粮集团、中交集团、申亚集团这样已落户“再投资”的企业不在少数。与此同时,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也开始与这座城市亲密接触,合作的火花不断迸发,即使在疫情期间,企业投资的热度也依然不减。

暖巢引凤来栖。“疫情期间,我们的项目推进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享受到了三亚政府部门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周到热情的服务,让我们对未来在三亚的投资前景充满信心……”近日,总部位于武汉正在筹备落户三亚的广信科教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博瑞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武汉“封城”,为加快推进项目落地速度,三亚市投资促进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及时为他们提供了管家式服务,以最快的速度无偿帮助代办各项手续,为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不到一个星期营业执照就代办完成,让他们对三亚的投资充满了信心。

“在特殊时期,我们以特殊的方式进行合作签约,凸显了三方合作的坚实基础,更赋予了这次合作的非凡意义,我们非常看好海南自贸港建设前景。”3月,在科大讯飞“云签约”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签约现场,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联合创始人徐玉林如是说。

“疫情期间,虽然招商工作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我们创新招商模式,秉承招商不停、招商不断、招商不乱的宗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谷习银介绍说。据统计,截至3月底,三亚市今年对接洽谈企业超200家,已形成协议文本的企业近50家,签约27家,同比增长2.25倍;完成招商企业注册36家,同比增长4.5倍;总部企业纳税1.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

蹄疾步稳: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4月9日上午,由武汉出发的第一批体育场钢构件到达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体育场项目现场,“这标志着产业园体育场项目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已全部完成,进入到钢构施工阶段。”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当前,三亚在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好消息不断传来。

大悦环球中心是三亚中央商务区首批开工的总部经济项目。2月初,作业台面仅有40余人在3号楼地基施工,待到3月下旬,项目现场已有300多人同时紧张施工。

太平金融产业港是三亚中央商务区去年底开工的项目。4月8日下午,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水泥罐车来回穿梭,60多名建筑工人正在1号楼浇筑水泥。项目负责人胡首继介绍,3月初项目已经实现全员复工,千方百计抢时间追进度,三栋楼建设虽然不同步,但同时推进,1号楼预计今年4月20日将完成结构封顶。

仅一墙之隔的保利国际广场项目,为加快进度,施工单位加大劳务投入、增加作业机械,工人“三班倒”轮流作业,项目经理靠前指挥,保证项目现场不停工……

连日来,记者走访三亚中央商务区申亚金融大厦、中交海南总部基地项目、保利国际广场等总部经济项目,到处是一片紧张施工的繁忙景象。截至3月30日,三亚已有373个项目报备复工,已开工项目352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32个、市重点项目48个。

2018年11月任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以来,童道驰多次深入三亚重点项目现场调研,强调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夯实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基础。

近年来,三亚以抓项目、促投资、保增长为工作重点,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发力总部经济和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项目建设推动三亚经济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19年全市集中开工五批共107个项目,总投资695.70亿元,涉及基础设施、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诸多领域,为全市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