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偓客居沙县天王院

韩偓(842~923)   中国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10岁即席赋诗。龙纪元年(889)始登进士第,一度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回朝后拜左拾遗,迁左谏议大夫。后因忤触权臣朱温,贬濮州司马,于是弃官南下,这期间,唐王朝曾两次诏命还朝复职,皆不应。


韩偓客居沙县天王院

韩偓客居沙县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时年67岁的韩偓,从福州挈妻儿及兄韩仪之子等亲族,雇舟沿闽江逆流而上,于初秋抵沙县,居城西天王院。唐末时韩偓得罪权臣朱温,朱温想要置之于死地,后经京兆尹郑元规劝阻,先谪他为濮州司马,再贬荣懿(今贵州桐梓县北)尉,后又徙邓州司马。后朱温数度以唐朝及梁朝名义复官韩偓兵部侍郎,韩偓考虑到朱温排除异心狠手辣,屠杀宰相崔胤,劫持昭宗皇帝,自己正处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境地,哪敢入朝,便辗转湖北、湖南、江西,入闽避难。在福州主黄滔家,可能是要投依王审知,想在那里安度晚年。可是王审知因力量太弱小,周边各国虎视耽耽,便依傍了当时势力强大的后梁朱温,向其献表纳贡。这样一来,韩偓觉得住福州也不安全了,于是离开福州,客居沙县。住了一年多,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年),经尤溪至南安县桃林场(今福建永春),次年移居南安县丰州,后筑“韩寓”安度晚年。

沙县也是王审知的地盘,还是不安稳,因为如果朱温发话,王审知岂能不听。而朱温是杀人不眨眼的,连皇帝都敢篡弑,杀戮大臣、灭人家族自不在话下。韩偓想离开沙县,客居吴国的抚州或信州,吴国的统治者先后是杨行密、杨渥、杨隆演父子。

朱温曾派葛从周、庞师古攻打吴国的寿州,被杨行密打得落花流水。己巳年(909年)正月,韩偓从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州、信州之行,可是在邵武军就被王审知派出的“急脚”相召。韩偓好不容易才离开福州,远离祸患,而王审知却要委以官职,他自然是不肯答应的。况且,作为唐的重臣,作为唐的遗民,他要保持坚贞的晚节,不可能在闽国那里做官。因此,只好折回沙县。

在沙县也是进退维谷,不能离闽,又无心居闽。无奈,只能暂住暂住了。《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的错邵武军将谋抚信之行才一夕为闽相急脚相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偶成一首》写道:“访戴船回郊外泊,故乡何处望天涯。半明半暗山村日,自落自开江庙花。数盏绿醅桑麻酒,一瓯香沫火前茶。”栖身于闽中身家不稳,而故乡又远在难以瞻望的天涯,前程不定,过着半明半暗的日子,任由江庙花自开自落,聊且喝酒饮茶以排遣寂寥。《韩偓简谱》云:“玩此诗,致尧颇有离闽之意。”

韩偓客居沙县天王院


韩偓是有史可稽的第一位作客沙县诗人。客居沙县期间,写了许多诗。这时的诗作早已摆脱了“香奁体”,多是忧国伤时、追忆亡国之作,也从多个侧面反映他自己的处境及情怀意绪。《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赴洛兼云继有急征旋见脂辖因作七言四韵戏以赠之或冀其感悟也》:“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公幹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吴汝纶《吴评韩翰林集》评注“是时唐亡已三年矣,故诗欲感悟之。是年梁迁都洛。”交代了写此诗的历史背景。

《韩偓简谱》说“此诗责郑即以明志”。郑璘累在唐朝官至尚书左丞,唐末动乱,入闽依王审邽,因王审知举荐,赴后梁朱温那里当官。不管是想谋一碗饭吃,还想再出人头地,面对郑璘竟为贰臣,屈身辱节,韩偓听说后写诗相赠,“冀其感悟”,也表明自己的心志。

韩偓寄居的天王院,也叫天王寺,在沙县城西福会巷后,始建于唐中和四年,现已不存,但遗址尚可寻。李纲说韩偓“尝道沙阳,寓居天王院者岁余,与老僧蕴明相善,以诗赠之”。(《李纲全集》卷十一)这位明公大德,应该就是天王院住持老僧蕴明。韩偓的诗《访明公大德》:“寸发如霜袒右肩,倚肩筇竹貌怡然。悬灯深屋夜深坐,移榻向阳斋后眠。刮膜且扬三毒论,摄心徐指二宗禅。清凉药分能知味,各自胸中在醴泉。”诗从相貌、神态、修为等多方面勾画出了明公大德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在困顿寂寥的客居生活中,遇上一位高僧,一起论禅道趣,使“胸中有醴泉”,总算是给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

韩偓客居沙县天王院

现如今福会巷


五代之初,韩偓来沙县逃难避灾,那时立县虽已逾400百年,但经济、文化都非常落后,经历黄巢农民起义军的洗掠,地方武装的霜上加霜,人口极为稀少,民生极为凋敝。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韩偓《自沙县抵尤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乌鸦凄清的啼叫,一声声在荒原回荡,如冷冷的蛇群,游越溪流,横穿野花,盘踞于灵魂深处,孤独悲凉,无可奈何!两百年之后,李纲被贬到沙县,沙县依然还是僻远的小县,但境况完全不一样。李纲来之前,沙县的文化已相当发达,南唐末年张确高中状元,北宋年间已陈瓘、罗畸、张若谷、曹辅、张致远等数十位进士,他们在朝中或各地做官,沙县本土也活跃着邓肃、陈渊等一帮文人。李纲贬沙县任库管,就是管税收的,其实没有什么事可做,整天和罗畸、邓肃、陈渊等文人游山看水,诗酒酬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而韩偓在沙县时,沙县根本就没有文化人,纵然山川秀美,纵然蔷薇“酡颜不自持”,也只独自欣赏,“自醉自题诗”。(韩偓《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人生如斯,复如何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