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荊州街 劉表遷荊州治所於斯

荊州街,位於襄陽城內東部,因東漢初平元年(190)荊州治所徙至襄陽城,且此街北段穿過明代以前所修嵌有“荊州古治”門額城牆券門,故名。


襄陽荊州街 劉表遷荊州治所於斯

荊州古治劵門


兩漢時期,全國實行州、郡、縣三級政區設置,始於西漢武常元封五年(前106),分天下為13州,東漢改為12州,襄陽境域屬荊州。

東漢桓帝、靈帝年間、宦官專權,發生“黨錮之禍”,自延熹九年(166)至中平元年(184),前後持續近二十年時間,導致朝政日壞,黃巾起義暴發,東漢王朝分崩離析。這一期間,東漢宋室劉表在“黨錮之禍”中逃亡避禍,被迫離開政治舞臺,黃巾起義爆發后辟為皇親、大將軍何進幕下掾(屬官),後封北軍中候,再度走上政治舞臺。

初平元年(190),長沙太守孫堅刺殺荊州刺史王睿,同年三月,朝廷“詔書(劉)表為荊州刺史”,時荊州治所為武陵郡漢壽(今屬湖南省常德)。

劉表雖持一紙任命文書,但手下並無一兵一卒,“表之初荊州也,江南宗賊盛,袁術屯魯陽,盡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長,各阻兵作亂”,不能走馬上任。由此,劉表單騎入宜城,取得荊州豪族蒯越、蔡瑁(襄陽人、後為劉表妻兄)等支持,設計誘殺宗賊首領15人,得其部眾,再派蒯越、龐季勸降擁兵佔據襄陽城的江夏張虎、陳坐等,並將荊州治所徙至襄陽城。

之後,旋被朝廷任命為荊州牧(一州行政長官),封成武侯,從而立足穩固,治政治兵襄陽。

初年二年(191),孫堅受命袁術,圍攻襄陽。劉表令部將黃祖設伏襄陽城南鳳林關,射殺孫堅,取得勝利。

建安三年(198),劉表攻佔長沙、零陵、桂陽3郡,“江南悉平”,荊州漸成以襄陽城為中心,擁兵10餘萬人,轄領南、江夏、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南陽7郡,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兩省全部,河南省一部,控地數千裡的地域。此後十多年間,劉表靜觀時變,自保一方平安。由此以來,襄陽城歷史地位上升,歷為州、郡、道、路、府、專(公)署、市等地級及其以上行政中心駐地。


襄陽荊州街 劉表遷荊州治所於斯

襄陽 荊州街


荊州街呈南北走向,與襄陽城內南北向主要街道,北街、南街平行,為南北向副軸線。由北向南,自襄陽城拱宸門(大北門)起,首穿濱江大道,再穿“荊州古治”城牆券門,三穿內環路(街東段為新城灣路),四穿東街,南止運動場路,兩側分別與新街、縣街、衛場子巷、鼓樓巷、中山巷、宜賓路垂直相交。

(朱家紅 楊立武 李德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