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讀懂“區塊鏈”

區塊鏈理解起來並沒有那麼深奧,簡單的說,就是一種讓買家和賣家可以直接交易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今天抽個3分鐘,我們通過詳細的例子來說明區塊鏈的概念。

在一個公司中,員工A向員工B借出了100元,但員工A怕員工B不守信用,於是想找職位最高的董事長來做公證人,保證這筆賬的存在性。

這就叫中心化,而董事長就是充當中心化的第三方中介。

然後員工A在去找董事長的過程中,忽然想起員工B下個月就要做董事長的助理了,雖然董事長職位最高,但如果員工B就是不還錢,誰能保證董事長一定會公平公正處理這件事。

這就是中心化的侷限性,畢竟村長也開始變得不可信了。

於是員工A改變策略,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個大喇叭,在公司裡大喊“xx年xx月xx日我借給了員工B100元”,然後讓員工B也跟著說:“對,在xx年xx月xx日員工A借給了我100元。”這樣,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並在腦海中記下員工A借給了員工B100元這件事。

這樣就是去中心化了,因為數據已經分佈式存儲在每個員工的腦海中,不再由董事長一個人判定。

看到這裡,你肯定已經明白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的意義所在。

如果有一天,員工A找員工B還錢,但員工B說我根本沒借過錢。這時候公司員工們都會紛紛說:“你撒謊,你在xx年xx月xx日向員工A借了1000元。”

這在員工中已經產生了一種共識,在區塊鏈中,這就是一種共識機制。

即使員工B撒謊或董事長不在,都沒問題,因為還有其他的員工知道這件事。

講到這裡,你也明白區塊鏈技術分佈式存儲的優勢了。

有一天員工C在村子裡用廣播大喊,我借給了員工D100元,然後員工們都默默記住了員工C向員工D借出了100元。但如果員工C根本就沒有借錢給員工D,遇到這樣情況要怎麼辦,這不是作假嗎?

所以公司裡定了一個規矩,只要有員工驗證了一條信息的真假,就能得到公司的一些獎勵,這樣就能鼓勵每個員工都去挖掘信息的真假,預防有人作假。

所以當員工C用廣播大喊自己借給員工D100元的時候,最先聽到的員工E就會去確認這件事的真假,如果確定為真實,員工E也會用廣播大喊我知道員工C借給了員工D100元是真的。

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得到公司的獎勵,也是告訴其他員工,這條信息我已經驗證過了,你們還是驗證別的信息獲得獎勵吧。

所以當員工F聽到員工E的廣播後,為了拿到公司的獎勵,他馬上去確認員工E說話的真假。如果沒問題,立即通過廣播喊道:“我知道員工E知道員工C借給了員工D100元是真的。”

然後員工G聽到後也馬上去確定這件事的真實,一直這樣傳遞下去。假設員工C說得話是真實的,最終廣播信息就會變成,

我知道××知道××知道××知道.....員工C借給了員工D100元是真的(全部公司廣播記錄)

然後公司才終於承認存在有這個交易。

經過這麼多的認證,你覺得要作假,這難度到底有多大,你總不能把全部員工都收買了吧。要是能收買全部的員工,成本也肯定超過100元。

在區塊鏈中,也存在一個這樣的協議,通過給與每個節點一定的獎勵方式,來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唯一性。

而員工C和員工D所在位置產生的交易內容,就是一個區塊。而一個公司相互之間傳遞和驗證信息,就形成了一個信息鏈,這就是區塊鏈的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