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擊瞬間 康熙出生地現身一神祕寶盒

故宮曾經是帝王們千挑萬選的一塊建都風水寶地,然而這塊寶地並不像帝王們祈求的那樣安然無恙,故宮剛建成的第二年就發生了雷擊著火事件,三大殿均被燒燬,嚇得朱棣趕緊擺祭壇祭祀。而隨後的幾十年,故宮並沒有得到上天的庇護,宮內幾乎年年失火。

故宮的景仁宮是康熙的出生地,一個黑夜,電閃雷鳴,一道閃電,雷電擊毀景仁宮正脊,人們在查看破損程度時,意外發現脊上存放著一個不大的寶匣。一時間引發了人們的猜測:這個寶匣是用來幹什麼的呢?裡面又裝了哪些貴重物品?是不是跟什麼靈異事件有關?

雷擊瞬間 康熙出生地現身一神秘寶盒

原來紫禁城的各個宮殿屋頂的最高處都有一條梁脊,叫做正脊,正中間的地方就是放置寶匣的地方。在古代,每一座宮殿修好後,皇帝都會下令在修好的正脊裡面放一個寶匣。寶匣裡所裝物品大多是祈福辟邪之用,避免水災、火災,祈求入住人員平安長壽,所建宮殿安全結實,不會坍塌。

雷擊瞬間 康熙出生地現身一神秘寶盒

寶匣內所裝物品也會根據當時的財政情況有所不同,據《太和殿紀事》記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太和殿,寶匣內放有金錁、銀錁、銅錁、鐵錁、錫錁,還有寶石、經卷、五色線、五色緞、五香、五藥、五穀。無彩色代表著五行屬性,也寓意著五穀豐登,健康長壽,不生病。

雷擊瞬間 康熙出生地現身一神秘寶盒

古代宮殿正脊脊筒的正中位置叫龍門,在龍門裡放置寶匣也是為了順從天意,祈求庇護。正因為這些寶匣承載著歷代帝王的心願和使命,除了材質珍貴、紋飾精美外,放置流程也是非常隆重繁瑣。

雷擊瞬間 康熙出生地現身一神秘寶盒

首先在修建宮殿挑大脊的時候,工匠分別從兩端向中間壘砌筒脊,並預留出正中一塊不封口。由欽天監選擇黃道吉日舉行祭祀儀式,工部官員行三跪九叩禮後,把寶匣放進正脊筒,再蓋上脊瓦密封起來,這個過程叫合龍門,也標誌著這座建築物大功告成。

遵循古例,故宮宮殿每次進行修繕的時候,首先要取出寶匣,修復完成後再放回去,這個過程也叫“請龍口”。比如現在正在進行的養心殿修繕工作,在施工之前,正脊內的寶匣就是由故宮博物院院長親自取出。然後送到故宮文物醫院,進行測定、分析、研究、修復。

雷擊瞬間 康熙出生地現身一神秘寶盒

工作人員不僅發現了經卷、五穀、五石、五藥等傳統物品,還意外地發現了24塊“天下太平”漢、滿文金幣。以往的宮殿最多有8塊金幣,24塊金幣也說明了養心殿作為清代政治中心的重要性。養心殿的修繕工作預計2020年完成,到時候取出的這個寶匣還會被請回到原來的位置存放。

據資料介紹,在故宮博物院的修繕過程中取出的寶匣及清宮遺留寶匣共有50多件,最大的有42、5釐米長,最小的只有12、6釐米長。除了體元殿修繕時沒有見到寶匣,其餘包括太和殿、坤寧宮、儲秀宮、漱芳齋在內的幾十處殿宇都發現了材質不一的大小寶匣。

由此可見,景仁宮正脊裡的寶匣也不是什麼靈異事件,而是人為放進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