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睢阳区“老信访户”送锦旗

“张秀玲,好久没见你了,今天又来镇里干啥呢?”“我今天是专门来给党委、政府送锦旗的,感谢党委、政府解决了我多年来的信访问题,让我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是1月18日记者新春走基层时,在闫集镇政府听到的洪庄村原信访群众张秀玲和镇政府工作人员的一番对话。

张秀玲是洪庄村十八里庙村村民,因与邻居宅基地权属纠纷长期上访。经区、镇两级政府多次处理和区、市两级法院几度裁决,都没有消除其心中的疑虑,一直坚持信访之路。在闫集镇政府,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张秀玲,因为长期上访,她成了“知名人士”。

2018年以来,闫集镇党委提出了“直面信访问题,开门解决矛盾”的信访工作思路,变群众反映问题为一线走访解决问题,信访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特别是2019年,全镇对信访问题集中开展了自查自纠专项活动,对积压多年的信访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梳理,以信访联席会议机制为平台,设立若干问题处理工作组,主动深入一线,积极征求群众意见,妥善处理问题。通过上述工作思路和机制,全年解决信访积案旧案9起,全面解决了延续多年的疑难杂症,彻底扭转了过去该镇信访问题突出的被动局面,全年无赴京赴省信访,维护了全镇大局稳定。

张秀玲多年来的信访问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以解决的。多年来的信访问题解决了,压在张秀玲心头的石头落地了。

“邻居都说我看起来年轻了十来岁,和以前相比简直是两个人。”张秀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现在在产业集聚区内衣厂打工,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上个月拿到了6000块钱。下班回家能照顾孙女,日子过得可有劲!”

“群众信访问题的解决凸显的不仅是信访机制的健全,更是凸显了执政者的主动担当作为。”闫集镇党委书记刘伟告诉记者,信访群众也并非完全不通情理,在解决群众问题时关键是要有耐心、有感情、有担当,要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去分析问题、考虑思路、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