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2處古蹟遺址,代表泉州申遺!

這22處古蹟遺址,代表泉州申遺!

這22處古蹟遺址,代表泉州申遺!

更多法院資訊、立案查案小程序,敬請關注!

關注

泉州曾是10-14世紀世界海洋貿易網絡中高度繁榮的商貿中心之一,它作為宋元中國與世界的對話窗口,展現了中國完備的海洋貿易制度體系、發達的經濟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態度。本次泉州申遺項目的遺產整體由22處代表性古蹟遺址及其關聯環境構成,分佈在自海港經江口平原並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區的廣闊空間內,它們完整地體現了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貿易體系與多元社會結構,多維度地支撐了“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這一價值主題。

22處代表性古蹟遺址包括:九日山祈風石刻、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天后宮、真武廟、南外宗正司遺址、泉州府文廟、開元寺、老君巖造像、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草菴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窯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遺址、江口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萬壽塔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宋元泉州多元繁榮盛景圖;引自: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編制《泉州申遺文本(2020版)》

22處遺產點簡介

1 九日山祈風石刻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西峰石刻

九日山祈風石刻是一組記載了宋代在泉州負責海外貿易管理的國家專員、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員等為海外貿易商舶舉行祈風儀式的摩崖石刻,它與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等共同體現了宋代市舶制度下國家力量對海洋貿易的倡導和管控。這些珍貴的石刻歷史檔案真實記錄了宋代海洋貿易與季風密切關聯的運行週期等歷史信息,反映出海神信仰對貿易活動的精神促進。九日山上現存宋代以來的石刻共78方,其中涉及宋代航海祈風的石刻共計10方,分佈於九日山東、西兩峰的崖壁上,東峰2方,西峰8方,最早的為1174年,最晚的為1266年。其中記載冬季啟航祈風的石刻有6方,記載夏季回航祈風的有3方,還有1方同時記載了一年兩季的祈風。10方碑文中記載的歷次參與祈風活動的市舶司官員共9人,泉州地方軍政要員共58 人,有18人為皇族。

2 市舶司遺址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建築地面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遺址出土的宋元時期青瓷、白瓷、醬釉瓷

泉州市舶司設置於1087年,是宋元國家政權設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貿易事務的行政機構,其設置標誌著泉州正式成為開放的國家對外貿易口岸,對宋元泉州的經濟繁榮、文化交流以及海洋貿易各參與方的共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反映出泉州港口依託於龐大帝國的獨特屬性。市舶司遺址地處泉州城南部的晉江江畔,位於泉州古城羅城的鎮南門外、翼城的南薰門內。根據已開展的考古工作,該遺址中部兩處考古探溝內發現了宋元時期的地面遺蹟,屬於同一座屬官方所有的較大型建築的地面。遺址出土物既有出自本地的德化窯、磁灶窯、東門窯、南安窯的產品,又有來自外地的龍泉窯、越窯、景德鎮窯、吉州窯等地的產品。其中元代卵白釉飾有龍紋、花卉紋的瓷器殘件為高等級瓷器,佐證了該組建築群的高規制。遺址西北部的水溝兩側分佈有寬約10-20米的地下淤泥層,顯示出歷史水系的規模。

3 德濟門遺址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德濟門遺址

德濟門遺址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門遺址,記錄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歷史。它是城市南部商業性城區的重要地標,體現了官方對海洋貿易和城市商業發展的行政保障。遺址位於泉州古城南端的天后宮外,門外遙對晉江及順濟橋遺址。德濟門及與之相連的翼城始建於1230年,這裡成為進入城市南部商業區的交通要道。門址在元代1352年進行了拓建,明代增建甕城,清代重修加固,沿用至20世紀中期,歷時七百餘年。2001年經過考古發掘,完整揭露出13世紀以來多次營建遺蹟。遺址坐北面南,面積近2000平方米,由花崗岩條石、廢舊石建築構件等砌築而成,局部以白灰灌漿加固。

4 天后宮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天后宮

天后宮是祭祀海神媽祖的廟宇,也是世界範圍媽祖信仰的重要傳播中心,見證了媽祖信仰伴隨海洋貿易的形成和發展歷程。它與真武廟、九日山祈風石刻等共同體現出民間信仰與國家意志相結合對海洋貿易發展的共同推動。它與泉州的商人群體密切關聯,見證了海洋貿易作用下泉州南部商業性城區的發展。天后宮位於泉州古城南端,南臨晉江及沿岸港口,創建於1196年,始稱順濟宮。伴隨歷代官方和民間對媽祖信仰的推崇,天后宮歷經營修、發展,現仍保存了16世紀之前形成的前殿後寢的佈局特徵。現存建築群坐北朝南,總體呈中軸對稱的院落式佈局。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佈局有山門、戲臺、拜庭、天后殿、寢殿、梳妝樓,兩側為東西廂房、軒房、齋館和涼亭等附屬建築將院落圍合,建築群用地面積約6800平米。

5 真武廟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真武廟山門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真武廟大殿基座上的“承信郞”題記

真武廟是宋元時期祭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廟宇,也是古法石港的重要地標,為宋元時期商人群體從事海洋貿易的重要精神寄託。這裡是泉州官員祭海的場所,體現了政府對海洋貿易的鼓勵與推動。真武廟位於泉州城東部石頭山麓的晉江北岸,是一組依山勢而築的院落式建築群,始建於宋代。建築群坐東朝西,現存建築自下而上有山門、石階、涼亭、真武大殿。山門後依山砌有24級石階,石階兩旁扶欄尚存有宋代欄杆及石獅。石階之上臺地有岩石狀如龜蛇,是真武大帝的象徵。岩石上立1533年晉江知縣韓嶽所立的“吞海”碑。真武大殿為閩南傳統風格的合院式建築,其殿內塑像基座上保存有宋代官職“承信郎”的題記。

6 南外宗正司遺址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南外宗正司遺址考古探方俯視圖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遺址出土文物

南外宗正司是1130年以來遷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體的管理機構。這一群體是泉州多元社群中具有影響力的組成部分之一,他們不僅提升了泉州的消費能力,還積極參與海洋貿易。南外宗正司的設置進一步強化了國家政權對泉州海洋貿易的推動,體現了強有力的官方管理保障。它與泉州文廟及學宮、開元寺、老君巖、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草菴摩尼光佛造像等共同反映出宋元泉州的世界性多元社群。遺址位於肅清門西南,即開元寺的南部。目前已考古發現兩處建築基址、一處水岸設施、一處沿岸道路,出土建築構件、瓷片等文物。建築構件包括瓦件、脊獸、磚塊等。瓦當紋樣包括蓮瓣、牡丹、芙蓉花等花卉圖案和少量獸面紋,磚塊上刻有“官”字,表明其與官方建築有關。一些瓷器殘片上有墨書,其內容與干支紀年、機構名稱或人名有關,是與皇族群體相關的重要線索。

7 泉州府文廟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文廟組群

泉州府文廟是儒家祭祀場所和泉州最高等級的教育機構,是泉州社會精英群體的象徵。這些社會精英在宋元海洋貿易的推動和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泉州文廟及學宮位於10世紀泉州城的東南部,始建於976年,主體格局形成於1137年。建築群坐北朝南,整體佈局為“左(東)學右(西)廟”。西側為儒家祭祀建築文廟組群,現存有欞星門遺址、露庭、大成門、泮池及橋、拜庭、大成殿、東西廡、東西廂等。東側為州級地方教育建築學宮組群,現存有育英門、學池及橋、露庭、明倫堂、東西齋等。兩組群之間設有祭祀孔子五世先祖的崇聖祠,組群周邊還分佈有明清以來祭祀泉州歷史名人的蔡文莊祠、李文節祠和莊際昌祠。大成殿是整組建築群的核心,面闊七間、重簷廡殿頂、黃琉璃瓦頂、龍紋柱身、殿內通飾彩繪等建築做法,顯示出非同尋常的建築規格,反映了海洋貿易給泉州帶來的經濟和文化繁榮。

8 開元寺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晨曦中的開元寺東西塔

開元寺是宋元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經濟及多元文化遺蹟反映出宋元海洋貿易帶給泉州的經濟繁榮和文化共存特徵,與寺院關聯的地方政權統治者、宋元官方、僧侶、地方大族等人群對宋元社會經濟和海洋貿易具有重要貢獻。泉州開元寺位於泉州子城西門外,南臨城內東西向主街,佔地約7萬平方米,是福建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建築組群。686年創寺,經歷代興擴,10世紀極盛,主體格局定型於13世紀。寺院現狀坐北朝南,由中路主體建築群、東西石塔及東西兩路附屬組群等組成。

大殿為殿堂構造,九進九開間,供奉五方佛。殿內鬥拱飾二十四尊妙音鳥式飛天樂伎,與建築結構精巧結合。殿前月臺的須彌座上飾有印度教獅身人面像石雕,殿後簷明間兩柱為輝綠岩雕刻的印度教石柱。甘露戒壇為重簷八角攢尖頂,是中國現存三大戒壇之一,殿內設五級戒壇,斗拱飾有手持南音樂器的飛天樂伎。東塔鎮國塔、西塔仁壽塔均為五層八角石構樓閣式塔。東塔高48米,西塔45 米,兩塔結構均為塔心柱式,塔身各面浮雕佛教主題造像2方,每塔計有80方。域外題材完美融入塔身雕刻中,呈現了宋元時期因多種族人群聚集和開放包容文化氛圍而形成的多種宗教藝術發達和繁榮的景象。

9 老君巖造像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老君巖造像

老君巖造像是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的巨型石雕像,是宋代泉州官方主流意識形態的象徵,體現了泉州港口依託農業帝國的獨特歷史文脈,反映出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多元、活躍的文化特徵和港口的繁榮成就。老君巖造像位於泉州城北3公里的清源山南麓,坐北面南,以清源山為背屏巍然端坐,俯瞰泉州城市及港口。造像鑿刻於宋代,系以一塊天然巨石人工雕鑿而成。造像高5.63米,寬8.01米,厚6.85米。老君席地而坐,右手憑几,左手扶膝,雙腿盤屈,體態安閒。扶幾雕刻精緻,飾捲雲紋樣。造像面目和藹慈祥,臉含笑意,雙目有神,靜觀眾生,獨具神韻,更顯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大道至簡的莊嚴境意。

10 清淨寺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清淨寺

清淨寺是泉州古城商業性城區中的伊斯蘭教寺院,是宋元時期跨越重洋來泉州營商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的珍稀物證。它與伊斯蘭教聖墓共同見證了活躍在泉州的外國族群的文化、宗教和生活傳統,也見證了宋元泉州的人群匯聚、商貿往來和文化繁榮。清淨寺原名“艾蘇哈卜寺"(Masjidal-Ashab),始建於1009年,是泉州最早建立的伊斯蘭教寺院。該寺選址於五代以來泉州古城的南牆外,北臨南護城河(八卦溝)。這一區域是宋元泉州城中外國人的主要聚居區。寺院在1310年由穆斯林主導的修繕奠定了現存建築群的主體格局。寺院整體為伊斯蘭建築風格,寺內現存建築包括門樓、禮拜堂、明善堂,一處古井,以及多方與寺院歷史有關的碑刻。

11 伊斯蘭教聖墓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伊斯蘭教聖墓

伊斯蘭教聖墓是泉州伊斯蘭教的重要史蹟,與清淨寺共同見證了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在泉州的活動,反映了宋元泉州多元文化的交往與融合。伊斯蘭教聖墓位於泉州城東門外2公里的靈山南麓,相傳是7世紀來到泉州的兩位伊斯蘭教聖徒的墓地。墓地坐北面南,依山而築,主體佈局由一圏半月形的迴廊環抱兩座石墓。石墓居中,為泉州典型的穆斯林石墓形式。地表現存兩方形式相近的墓蓋石,均以花崗岩雕成,東西並列排布。兩方墓蓋石上方建有一石亭遮蔽。石墓的西、北、東三面背倚山體建一圈半月形石質擋牆,並依擋牆建石質迴廊將石墓環抱。石廊為仿木樑柱結構,外觀為九開間,以石雕為礎、柱、鬥、梁、枋等構件。迴廊下及擋牆壁中存有7方歷代碑刻,其中一方記載了1322年泉州穆斯林集體重修聖墓之舉,另一方為1417年鄭和下西洋期間來此的行香碑。

12 草菴摩尼光佛造像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草菴摩尼光佛造像

草菴摩尼光佛造像是宋元泉州摩尼教傳播的重要史蹟,顯現出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強大的文化包容力,其蘊含的文化融合特徵為宋元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間廣泛的價值觀交流奠定了基礎。草菴位於泉州城以南15公里的華表山東麓,依山而築,是宋元時期泉州城遠郊的一處摩尼教(又稱明教)寺院。庵中現存一方雕鑿於1339年的該教創始人摩尼的石雕造像,是世界現存唯一的摩尼光佛石像。草菴至晚創建於10-11世紀的北宋初期,初為草構,因名“草菴”,於1339年改建為石室並雕鑿光佛造像。1979年曾於草菴前20米處發掘出土一件刻有“明教會”三字的褐釉碗,其形制與磁灶窯北宋時期的器物相符,佐證了北宋時期摩尼教在華表山麓的活動。

13 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金交椅山窯址龍窯Y2

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是宋元時期泉州城郊外銷瓷窯址的傑出代表,反映了泉州以外貿手工業為顯著特點的產業結構,其生產體系和生產規模展現了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強大的基礎產業能力和貿易輸出能力。它與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等共同反映了宋元時期海洋貿易對泉州地方產業發展的積極促進。磁灶窯位於泉州城西南16公里磁灶鎮,是泉州城郊規模最大的一組古窯址。這裡是紫帽山南麓的丘陵地帶,瓷土資源豐富。考古工作共發現南朝至清代(6-20世紀)窯址26處,其中宋元時期(10-14世紀)窯址12處,均分佈於晉江支流九十九溪兩岸的小山坡上。金交椅山窯址始建於10世紀,興盛於10-13世紀。2002年至2003年對窯址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揭露出4條龍窯遺址(Y1-Y4)和1處作坊遺址(F1)。

磁灶窯出土的陶瓷多為青瓷、醬釉瓷,釉色豐富。胎質呈灰色,夾砂。器型多以執壺、罐、瓶、水注、盒、碗、盤、碟、燈等日用器為主。磁灶窯目前在東亞、 東南亞、南亞和東非等國多有出土,並發現於南海一號、華光礁一號、韓國新安沉船、印尼爪哇沉船、菲律賓呂宋沉船、哲帕拉沉船等沉船中。其軍持等器物是典型的外銷器物。

14 德化窯址(尾林-內坂窯址、屈鬥宮窯址)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內坂瓷土加工作坊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尾林窯

德化窯址(尾林-內坂窯址、屈鬥宮窯址)是宋元時期泉州內陸地區外銷瓷窯址的傑出代表,其興起受益於宋元泉州海洋貿易的繁榮,在發展過程中創燒出獨特的白瓷產品,顯示出海洋貿易推動下泉州本地制瓷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德化窯位於泉州城西北約70公里的德化縣,始於晚唐,在宋元海洋貿易發展的背景下獲得重大發展,窯址遍佈全縣。其中德化縣城周邊的窯址分佈最為集中,已調查發現宋元時期(10-14世紀)窯址29處。這一帶生產的陶瓷可由陸路運輸至南部永春縣,再經晉江支流東溪運往泉州港口。尾林-內坂窯址位於德化縣三班鎮西北,窯址分佈於上寮溪的南北兩岸,面積約12200平方米。考古工作已發現7座窯爐及部分作坊、廢品堆積等窯業遺存。屈鬥宮窯址位於德化縣城潯中鎮寶美山破寨山的南坡上,1976年經考古發掘揭露出一處元代窯爐遺址。該窯為分室龍窯,是龍窯向階級窯轉化的過渡形式,反映了宋元時期窯爐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宋元時期德化窯的產品以青白瓷、白瓷為主。器型多以碗、盤、盒、洗、執壺、軍持、瓶等日用器為主。在製作過程中流行刻花、劃花、模印等多種裝飾手法。德化窯的高足杯、粉盒、軍持、壺、花瓶、碗等產品目前在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等地區多有出土,並大量發現於華光礁一號、南海一號、爪哇沉船、馬來西亞丹戎新邦沉船、惹巴拉沉船等沉船遺址中,證實德化窯瓷器是海外貿易的重要外銷產品。

15 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冶鐵遺址

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是宋元時期泉州冶鐵手工業的珍貴見證,與泉州的陶瓷生產基地共同顯示出宋元泉州強大的產業能力和貿易輸出能力。遺址位於泉州西北約70公里的戴雲山區。安溪縣青陽村曾是宋代官方設立的專職鐵場之一,是泉州內陸腹地的重要鐵礦分佈區,文獻記載其冶鐵業在11世紀時極為興盛。安溪青陽下草埔遺址位於青陽村南部的山坡上,面積約一萬多平方米,包括一處冶煉遺址、分佈於礦山上的一組古礦洞、一處冶鐵生產者餘氏家族的祖屋遺址、一段古道,以及為冶煉提供薪材的山地。經初步的考古調查、勘探和實驗分析,冶煉遺址使用小高爐進行塊鍊鐵冶煉,並以木炭為主要燃料。生產的海綿鐵經過初鍛形成鐵塊、鐵片等初加工產品後,再加工或運輸至其他地區進行鍛造再成型,製成鐵器。根據對遺址上提取的10餘處炭樣的C14年代測定,其年代集中在10-11世紀前後。結合遺址出土錢幣、瓷器殘片的年代特徵,可確定遺址為宋代的塊鍊鐵遺址。

16 洛陽橋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洛陽橋

洛陽橋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內陸腹地的交通樞紐,它與安平橋、順濟橋遺址等共同連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幹線,在泉州水陸複合運輸網絡的發展中具有開拓性的里程碑意義。它是官方主導、全民合力建造大型交通設施的典範,體現了官方、僧侶等社會各界對商貿活動的推動和貢獻。洛陽橋位於泉州城東北方向約10公里的洛陽江入海口處,原稱萬安橋,始建於1053年,1059年落成。橋體為東北一西南走向,現存全長約731米,橋寬約4.5米,主體橋段為47孔,有45座石墩,依託橋中部一自然小島(中洲)而建。石橋樑板系巨型條石,橋面左右翼以望柱、扶欄。洛陽橋的建造使用 “筏形基礎”、“養蠣固基”、“浮運架樑”等技術手段,為宋元時期泉州造橋浪潮積累了寶貴的技術經驗。

洛陽橋橋身兩側設置宋以來各形制石塔7座,護橋石將軍4尊。中洲上有中亭和西川甘雨碑亭。橋南有蔡襄祠,奉祀洛陽橋的主持建造者北宋泉州郡守蔡襄;橋北有始建於宋代的昭惠廟,祀通遠王,曾為蔡襄建橋的指揮所。

17 安平橋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安平橋

安平橋是泉州與國家廣闊的南部沿海地區的陸運節點,體現出海洋貿易推動下泉州水陸轉運系統的發展。其建成是泉州官方、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參與的結果,既體現了宋元時期泉州多元社會結構對海洋貿易的貢獻,又反映了海洋貿易給泉州社會帶來的經濟繁榮和財富積累。安平橋位於泉州城西南方向30公里的晉江安海鎮與南安水頭鎮交界的海灣上,這裡是泉州與其南側的漳州、廣州等地區聯繫的要道。因橋長五華里,俗稱“五里橋”,為中國現存最長的跨海梁式石橋。它始建於1138年,建成於1152 年,由僧侶、商人、政府官員和當地民眾等合力建造。橋體為東西走向,橋長約 2255米,橋面寬2.9-4米,條石鋪就,兩側護以花崗岩欄杆。共有石砌橋墩360 座,有長方形、單尖船形、雙尖船形等式樣。橋墩之間橫架巨型石板作為橋面,石板長5-11米。

安平橋的建造吸取了洛陽橋的建橋方法,又有所創新,運用“睡木沉基”的方法,並因地制宜設置不同形式的橋墩,這是在海洋貿易帶動的大量橋樑建造實踐中積累、發展出的先進技術。橋上及周邊建有瑞光塔、橋頭亭、水心亭、海潮庵、鎮風塔、雨亭、望高樓、聽潮樓等附屬建築。水心亭周圍保存有歷代修橋碑記16方,亭前柱旁立有兩尊護橋石將軍雕像,系宋代石雕作品。

18 順濟橋遺址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順濟橋遺址

順濟橋是泉州古城與晉江南岸的陸運節點,是伴隨海洋貿易發展而建設的出入古城商業區的主要通道,完善了泉州的水陸轉運系統。它與德濟門遺址、天后宮共同體現了海洋貿易推動下古城南部商業性城區的發展,見證了商業拓展對交通系統的促進。順濟橋遺址位於泉州古城南門德濟門外,橫跨晉江兩岸,以近順濟宮(天后宮)而得名。順濟橋由南宋泉州郡守鄒應龍主持建造於1211年,沿用至20世紀,14世紀以來多次修繕,現以遺址狀態保存。順濟橋的建造吸取了洛陽橋的建橋方法,採用“筏形基礎”法,全河床拋填石塊形成結構基礎,其上幹砌條石形成橋墩,上部為石樑結構。史載長約150餘丈,寬1.4丈,現存船形橋墩及橋墩遺址約30處。

19 江口碼頭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文興碼頭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美山碼頭

江口碼頭位於泉州古城東南的晉江北岸,是連接古城的水陸轉運節點,與真武廟同為泉州城郊的重要內港“法石港”的遺存,反映了內港碼頭的功能構成和使用方式。它與石湖碼頭、六勝塔、萬壽塔等共同體現了宋元泉州由內港碼頭、外港碼頭、航標塔等共同構成的河海運輸網絡。江口碼頭現保存有文興碼頭和美山碼頭兩處碼頭及一處宋代古船遺址。兩處碼頭始建於宋元時期並沿用至20世紀。兩者相距約1.1公里,均以條石砌築。文興碼頭位於上游,整體造型為一平緩的斜坡狀臺階。此處水深較淺,碼頭直伸入晉江中以便低潮位時小船停靠。碼頭現存南北長約30餘米,寬約3.5米。美山碼頭位於下游,較文興碼頭處水深,碼頭造型為邊坡較陡的墩臺,便於高潮位時大船停靠。最下層墩臺南北長約20米,寬約15米。1982年在文興碼頭以東發掘了一處南宋時期廢棄於江岸邊的古船遺址,發現竹帆及其繩索等遺物,佐證了宋元泉州的造船技術。

20 石湖碼頭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石湖碼頭

石湖碼頭是泉州外港碼頭的珍稀物證,實證了宋元泉州優良的建港條件,它與江口碼頭共同呈現了宋元泉州港的水陸轉運系統。石湖碼頭位於泉州城東南17公里的石湖半島西岸,是一處利用天然礁石建造的碼頭,與六勝塔同屬石湖港的歷史遺存。石湖半島三面臨海,其西側為一半月形海灣,形成天然的避風良港。半島突兀於泉州灣中部,正當晉江和洛陽江交匯出海口,對內可直通雙江,對外扼守泉州灣主航道。石湖碼頭主體由一組近岸礁石和通濟棧橋共同組成,據傳始建於8世紀初期的唐開元年間,海商林鑾在此創建林鑾渡,借用天然礁石為靠岸設施。歷史文獻記載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4),官員傅璉在礁石與岸線之間加築通濟棧橋,使碼頭功能更為完備。根據棧橋基部的考古工作,棧橋最下層仍保留了宋代的石質橋基,其上部可見後代對棧橋的多次修補痕跡。橋基周邊出土了宋元時期的瓷器殘件,主要為磁灶窯的產品,並有少量龍泉窯等外地瓷器。

21 六勝塔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六勝塔

六勝塔是石湖港的重要歷史遺存,是商舶由泉州灣主航道駛向內河港口的地標,並有護佑商旅的作用。其建造是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參與的結果,體現了宋元時期泉州多元社會結構對海洋貿易的貢獻。六勝塔位於泉州灣中部石湖半島北端的金釵山(又稱煙墩山)上,是一座仿木樓閣式石塔,始建於宋政和年間 (1111-1118),由僧人祖慧、宗什和施主薛公素募資建造,現存石塔由本地海商凌恢甫重建於1336-1339年。石湖半島距泉州古城約17公里,兀立於泉州灣中部。塔與其東側大、小墜島之間的岱嶼門主航道遙遙相對,文獻記載“舟入泉港必經岱嶼”,是商船經泉州灣駛入晉江、洛陽江沿岸內河港口的重要地標。六勝塔塔身用花崗岩砌築,為五層八角樓閣式塔,通高約36米。塔基做雙層須彌座,塔身結構由外壁、迴廊及塔心三部分組成, 各面門、龕兩旁浮雕金剛、力神等佛教形象,簷下用石雕作斗拱,“壯麗幾擬開元鎮國、仁壽二塔”。

22 萬壽塔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萬壽塔

萬壽塔是商船抵達泉州港的地標,也是鎮守海口、護佑商旅的精神寄託,其望夫成石的傳說承載了泉州民眾對海洋貿易的歷史記憶。萬壽塔位於泉州城東南方向20公里的寶蓋山山頂,是一座仿木樓閣式石塔,由僧人介殊建造於泉州海洋貿易鼎盛的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寶蓋山矗立於泉州灣與深滬灣之間的平原丘陵,海拔210米,是泉州灣一帶的最高峰。這裡控扼泉州灣與外海交界處,古人風水思想認為這裡是泉州的“水口”,在此建塔可以鎖住水口以保平安。萬壽塔建於寶蓋山的制高點,故又稱關鎖塔。因承載有商人婦登塔望夫成石的傳說,又稱姑嫂塔。明代《八閩通志》稱“商船自海還者,指為抵岸之期”,可作為商船抵達泉州港的地標。萬壽塔用花崗岩砌築,為五層八角空心樓閣式塔,佔地面積325平方米,通高約22米。塔身為空心筒構造,首層外有環廊一週,西側接石構抱廈,第三至五層設有平坐、勾欄。

大家

在看

離職後的尷尬,未籤合同怎麼索賠工資?

3個月瘋狂攬金1400萬!

速轉!一公司批量仿冒品牌尿布,快看看你家有沒有!

久等了!泉州知識產權兩大白皮書重磅來襲!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这22处古迹遗址,代表泉州申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