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藻是晚清重臣同治帝師,兒子李石曾卻成為推翻晚清的民國元勳

李石曾這個名字不曾在歷史書上出現過,但是在很多關於近代史,尤其是民國曆史的書中經常出現這樣的一個歷史人物,我認為他對於歷史的進程還是有一定推動作用的。李石曾到底是什麼樣的歷史人物?

李鴻藻是晚清重臣同治帝師,兒子李石曾卻成為推翻晚清的民國元勳

李石曾的本名為煜瀛,石曾其實是他的表字,祖籍是河北高陽縣,1881年生於北京,是“青牛頭”李鴻藻的第3子。什麼是“青牛頭”呢,在這裡略微解釋一下,將青牛二字讀快一些,會發現青牛諧音清流,青牛頭即清流領袖。李鴻藻和李鴻章只差一字,雖然他們的地位其實在晚清是不分伯仲的,但是李鴻章卻被國人熟知,有人甚至認為李鴻藻是李鴻章的兄弟。其實,這兩人並沒有血緣關係,甚至在政見上還處於對立雙方。李鴻藻為官正直,是晚清一大名臣,自然他的兒子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李鴻藻是晚清重臣同治帝師,兒子李石曾卻成為推翻晚清的民國元勳

李石曾也是十分爭氣,他天資聰穎,十分擅長讀書,我們平時讀書背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抓耳撓腮就是背不出,可於他卻是不在話下,人家在六歲就對詩書十分熟悉了。傳說李石曾三歲時被李鴻藻領進宮裡,大殿上,光緒出上聯:“高陽縣童子三歲”,沒有想到,李石曾以“紫禁城天子萬年”來應答。

李鴻藻是晚清重臣同治帝師,兒子李石曾卻成為推翻晚清的民國元勳

他父親是清朝重臣,位高權重,尚且屏氣凝神,低頭彎腰,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李石曾行禮對答卻十分自如,讓人挑不出半點差錯。慈禧摸著他的頭,大加讚賞,說是此子日後必成大器。按理說,李石曾出生在一個這樣有權勢的家裡,他的父親又在清朝擔任這麼重要的職位,他本人讀書又是如此的用功,如果李石曾老老實實按照世家子的道路,就算不考個狀元探花什麼的,即使捐官,在家世的庇佑下,一樣能混的風生水起。

李鴻藻是晚清重臣同治帝師,兒子李石曾卻成為推翻晚清的民國元勳

但是李石曾有自己的考量,沒有去走科舉之路,也不捐班,進了同文館,學了讓人大跌眼鏡的法語。並且,他還在北京跟齊如山一起,開起了買賣。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不僅李石曾的父親是清朝重臣,其實李石曾的祖上都是為官的,而且還都是說一不二的大官,這樣一個官宦之家,家教自然也離不開胸懷天下。可以說李石曾在這樣的教育下,學會了以社稷大局為重,時時心繫蒼生。

清末時,西方國家的入侵,讓李石曾見識了長槍大炮,艦隊戰船,深知只有學習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國家才能夠變得強大。這時候,李鴻章出場了,雖然李鴻章和李鴻藻政見不合,但是李鴻章卻是洋務派的帶頭人。於是在李鴻章的支持下,李石曾隨派駐法公使孫寶琦赴法,開始了留學生活。他在法國留學到底都學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看後來的發展,不知怎地他卻做起了豆腐生意。

李鴻藻是晚清重臣同治帝師,兒子李石曾卻成為推翻晚清的民國元勳

這豆腐可是個好東西,不僅蛋白質優良,低脂肪,低膽固醇,而且口感軟糯香滑。可謂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甚至與其他四個比起來,這也算最有益於人類身體健康的一大發明瞭。但是作為一個公子哥兒,李石曾也沒有三頭六臂,也就只是吃過豆腐而已,肯定是不會做的。但是他肯學呀,甚至還請教了老家的農民,李石曾學成之後,便開始向法國人推薦豆製品。

起初,法國人並不喜歡豆製品那種特有的味道,也不瞭解豆腐有那麼多的營養。但是後來因為戰爭的爆發,出現了牛奶供給不足,許多喝不上牛奶的法國人把目光投向了李石曾的豆腐公司。後來的豆腐廠經營得非常的好,已經不再侷限於只生產豆腐了,還生產包括豆製品其他的一些衍生物。

李鴻藻是晚清重臣同治帝師,兒子李石曾卻成為推翻晚清的民國元勳

有的食品由於做的好,竟然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食品展覽會,這次豆製品的成功,也開始讓李石曾開始在歐洲市場上有了一定的影響。李石曾的豆製品受到了法國人的青睞,成為了法國人都鍾愛的食物,公司發展得愈加好了起來。這其實奠定了李石曾後來支持革命的經濟基礎。

1907年對於李石曾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年,他出版了法文版著作,更重要的是,他結識了孫中山,並且還請孫中山到他的豆腐廠參觀,孫中山對他的豆腐廠讚美不絕。他和另一個浙江的富家子張靜江一道,經常與孫中山談天說地,直到後來對孫中山的革命有了興趣。張靜江這人也十分的坦誠實在,他對孫中山說,你需要錢了只管找我。張,李二人前前後後給了孫中山不少的錢,這些都為辛亥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而李石曾在北京的買賣,也沒少給革命黨打掩護,辛亥革命的時候,北方革命黨人就在他的莊子裡試驗炸彈。

其實,說起李石曾,除了他的豆腐,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就是李石曾提倡的勤工儉學活動。說起來李石曾豆腐工廠的第一批工人才是勤工儉學的首例,李石曾就引用這個成功的例子,在1915年6月,和蔡元培等一起組織勤工儉學會,號召留學生勤於工作,儉以求學,用自己的勞動收入來維持生活和學業,後來毛澤東也曾對此大加讚賞。

李鴻藻是晚清重臣同治帝師,兒子李石曾卻成為推翻晚清的民國元勳

1917至1920年間,李石曾還和其他人成立的一些組織,開展了一些促進中法文化交流的活動,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國內越來越多的人都願意到法國留學。甚至毛澤東在1918年畢業後,離開長沙去北京找了李石曾等人,為的就是希望他們的社團成員也可以去法國見習。後來這件事情辦成後,毛澤東和其他朋友也多次到北京送社團成員們留學。

李鴻藻是晚清重臣同治帝師,兒子李石曾卻成為推翻晚清的民國元勳

不僅如此,劉少奇在1919的時候也離開湖南到了北京,找到了李石曾等人,打算組織一些青年分批赴法學習,後來還去了俄國學習,並參加了革命運動。建國之初中共的許多領導人都曾在李石曾的資助下,赴法留學,在1920年的時候,毛澤東還寫過一封信,明確的表達了對李石曾的感激之情。

李石曾80歲時,作詩說:八十年來瑣記中,不曾言利與功名。自由新世相輝映,互助前編雜夜鳴。空陸航行遍湖海,晨昏靜坐豈階評。君知我志十年事,不為私圖共鬥爭。

李鴻藻是晚清重臣同治帝師,兒子李石曾卻成為推翻晚清的民國元勳

我們知道,傳奇的李石曾一生多幕後操作政治活動,這首詩也形象的展示出他淡泊名利的高風亮節。作為當時的著名教育家,同時也是故宮博物院創建人之一,國民黨的四大元老之一(其他三位分別是蔡元培、吳稚暉、張靜江),也是私立南通大學首席校董的李石曾,在1973年9月,病逝於臺北,長眠於陽明山下,終年93歲。走完了他的傳奇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