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華:他曾是「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掌門人

2009年12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人物傳記——《李書華自述》,傳主記錄了自己一生幾個重要階段的經歷,這本書既是研究中國現代科學文化史和教育史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李書華其人重要的參考資料。

李書華:他曾是“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掌門人

《李書華自述》封面

李書華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國最早涉足生物物理研究領域的學者,這位曾經長期執掌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主持人,也還曾擔任過國立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但李書華其人已經很早就淡出了現代人的視野之中。

在李書華之前,中國獲得西方物理學博士學位的只有3人,分別是1907年獲得波恩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的李復幾、1914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的李耀邦和1918年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的胡剛復。

而李書華是1922年獲得巴黎大學法國國家理學博士,與李書華同一年獲得物理學博士的還有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的饒毓泰,而在中國物理學領域發揮了巨大開拓和奠基作用的是胡剛復、李書華和饒毓泰。

1948年3月,李書華與葉企孫、饒毓泰、吳有訓、吳大猷、趙忠堯、嚴濟慈等7人一起榮膺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學領域院士,當年共有81位學者獲得第一屆院士稱號,而上述7人也都是中國物理學領域裡的翹楚。

李書華:他曾是“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掌門人

李書華

李書華是這7位物理學院士中最年長者,時年已經58歲,與最年輕的吳大猷相差了17歲,他們可以算作是兩代人,李書華之所以能夠當選院士,完全不是因為他有出色的學術研究成果,因為李書華自從法國留學回國後,就再也沒有從事具體的物理學研究工作,甚至也沒有學術著作發表,而他當選院士時提交的著述,都還是他的博士期間發表的論文。

而李書華之所以能夠被遴選為院士,最大的可能是得益於他曾經長期主持北平研究院和擔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一職,胡適曾說李書華是一個留學歸國後不做科研的典型,甚至還被人戲稱為“政治科學家”,那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吧。

李書華(1890—1979)字潤章,河北昌黎人,1890年出生於河北省昌黎縣,在昌黎高等小學堂接受現代教育啟蒙,1908年考入保定直隸高等農業學堂第三班學習農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

李書華:他曾是“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掌門人

保定直隸高等農業學堂舊址

李書華有一個小他10歲的胞弟李書田,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和美國康奈爾大學,曾是一位卓越的高等教育專家、水利學家,也是中國近代水利科學的開拓者之一,而李書田的外孫子朱棣文,則是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李書華是留學法國出身,當時的法國仍然是世界科學的重鎮,李書華在獲得一筆官費資助之後,於1911年乘火車經滿洲里、西伯利亞大鐵路、莫斯科、華沙、柏林等地赴法國留學,最初在一所中學補習法文,1915年考入法國西南部的圖盧茲大學學習農科。

圖盧茲大學建校於1229年,距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李書華於1918年從圖盧茲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之後,繼續留校攻讀物理學博士研究生。

1919年暑假,李書華轉學巴黎大學,在大師薈萃的巴黎大學,師從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普曼教授學習電學,還師從居里夫人攻讀放射學,緊隨當時世界科學發展的前沿學科,他決心以物理學專業攻讀法國國家博士學位。

李書華在物理學家佩林教授研究室準備博士論文, 佩林教授後來於192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李書華在佩林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近兩年的時間,其研究方向為極化膜滲透性的研究,並取得許多研究成果,他將這些研究和實驗整理成博士論文,在法國《物理學報》上發表,引起學界的重視和好評,並榮獲法國國家理學博士學位。

李書華:他曾是“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掌門人

青年時期李書華

李書華在巴黎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所師承的導師有佩林、居里夫人、李普曼三人,這三位導師都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師級人物,可見李書華科研起點之高。

李書華回國之後,於1922年至1927年擔任北京大學教授,期間還擔任了一年多的物理系主任,與顏任光、丁西林、饒毓泰等教授一起,先後執掌北京大學物理系。

北京大學物理學科初設於1913年,當時被稱之為物理學門,也是中國大學最早開設物理學科的大學,北京大學直到1919年才正式成立了現代大學模式的物理系,李書華對北京大學物理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926年,曾留學法國的李書華臨危受命,接替遭段祺瑞通緝的李石曾出任中法大學代理校長,中法大學成立於1920年,是在留法儉學會、法文預備學校和孔德學校等基礎上組建的。

中法大學的創始人是民國初年著名的教育家李石曾,李石曾與張靜江、蔡元培、吳稚暉並稱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中法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李石曾擔任學校董事會董事長,聘任好友蔡元培擔任中法大學校長,由於蔡元培事務繁忙,中法大學的實際校務都有代理校長主持,李書華就在中法大學主持了兩年的校務。

李書華:他曾是“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掌門人

李石曾

1928年至1929年,李書華出任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不久又出任代理校長,當時國立北平大學與國立北京大學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統一全國之後,時任大學院院長的蔡元培模仿法國拿破崙時代的大學院制,將全國分為數個大學區,各設一所大學,先在北平、江蘇、浙江、廣州試辦。

而國立北平大學就是一個大學組合體,分別由醫學院、農學院、工學院、法商學院、女子文理學院組成,但這五個學院,各有各的校址,各有各的歷史。

1929年7月,李書華參與籌建的北平研究院成立,該院為院、部、所三級結構,共設天算部、理化部、出版部、海外部等10個部,設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生物學研究所等17個研究所,由李石曾出任院長,李書華出任副院長並主持院務。

1930年12月,北平研究院理化大樓建成並投入使用,當時物理、化學、鐳學、藥學4個研究所均在理化大樓內辦公,而二十世紀30年代是中國物理快速發展時期,北平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實力也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物理學的研究。

李書華:他曾是“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掌門人

原北平研究院舊址

李書華曾在其《敬告留學生與教育當局》一文中,倡議中國政府仿效西方國家科學院模式,創立中國的科學研究院體制,他是這樣陳述的:“外國有科學院之設置,聚一國之大學問家,使之研求新學理,從事新發明,有左右一國學術之力與輔助世界進化之功……吾國極宜仿此制設立中央學院。”完全可以這樣說,國立中央研究院和國立北平研究院的設立,與李書華的倡議是分不開的。

北平研究院與南京的中央研究院都是中華民國最高研究機構,他們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科學研究體系的建立,其重要歷史作用和歷史貢獻可謂並駕齊驅且不分伯仲,而李書華的歷史作用和歷史貢獻更是不可磨滅或被遺忘。

三十年代,曾有郎之萬、朗繆爾、迪勒克、玻爾等世界物理大師造訪北平研究院,如此頻繁的國際物理界的交流,也表明中國物理學研究在世界物理學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李書華:他曾是“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掌門人

諾貝化學獎得主朗繆爾於1934年訪問北平研究院

1929年,李書華又重返北京大學出任物理系主任,1930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蔣夢麟被免職,由高魯接任教育部部長職務,但高魯並未到任履職,期間教育部長一職由蔣介石親自兼任,實際主持教育部工作的是教育部政務次長李書華。

李書華是於1930年12月15日出任這一職務的,1931年6月19日,李書華正式出任教育部部長,但李書華擔任這一職務僅半年,就於1931年底被免,由朱家驊接任教育部部長一職。

“盧溝橋事變”前後,為保留國家科學命脈,李書華在組織北平研究院疏散及內遷時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並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維持北平研究院的正常運作,他以責任和擔當確保了北平研究院得以存在和發展,歷史應該記住李書華的卓越貢獻。

李書華:他曾是“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掌門人

李書華(前左三)與物理所同仁合影

抗戰爆發之後,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國立北洋大學、北平研究院等高校遷往西安,組成國立西北聯合大學,但抗戰勝利之後,國立北平大學未能覆校,由於這所學校的歷史只有十幾年,很少有人知道其歷史,李書華也只是主政了一年多的時間。

1943年9月,李書華接替葉企孫出任國立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中央研究院自1928年成立以來到1949年國共兩黨政權更迭之間,中央研究院院長只有蔡元培和朱家驊兩人出任,而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則共有七位,出任先後順序為:楊銓、丁文江、朱家驊、傅斯年、葉企孫、李書華、薩本棟。

李書華的任期是1943年9月至1946年,正是抗日戰爭比較艱難的時期,李書華負責中央研究院的日常行政事務,組織修訂了《中央研究院組織法》和《中央研究院評議會條例》,主持制定了《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組織規程》,是一個比較稱職的總幹事。

李書華:他曾是“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掌門人

李書華(左一)與同事在昆明合影

而李書華還同時主持北平研究院的日常管理事務,身兼兩個國家級科學研究院的日常行政事務,這不是一般人所能辦到的,在學界沒有崇高威望者確實難以勝任,因為他所領導的都是國家精英科學家。

李書華在中國學界具有相當的資歷和威望,儘管他在學術上乏善可陳,但他所具有的組織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讓他在學界馳騁而遊刃有餘,因此能夠在當時的學界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影響力。

李書華還是中國物理學會的創建者之一,曾擔任中國物理學會第一屆和第二屆會長,從這就可以看出李書華中國物理學界的地位,而李書華能夠在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並不是因為其學術成就,而是因其出色的科學組織能力和管理才幹,他是一個功勳卓著的科學領導者。

李書華:他曾是“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實際掌門人

李書華(右三)與大學委員會北平成員合影

1946年11月,李書華前往闊別24年的法國,出席總部設在巴黎的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成立大會,期間他曾到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東京大學等著名大學訪問和考察,拜會了愛因斯坦、勞潤斯等諾貝爾獎獲得者,與世界頂尖級科學家進行接觸和交流。

1949年夏,李書華與梅貽琦、熊慶來、陳源等人赴巴黎再次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這次離開大陸,他再也沒有回到大陸,也沒有去臺灣,而是選擇了流亡海外,他先後僑居法國、德國,並曾在巴黎大學擔任研究員、在漢堡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1952年,李書華定居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他還一度出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中國代表,李書華的晚年是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度過的,並在此寫下了《碣廬集》和《李書華遊記》兩本自傳體著作。

李書華在晚年還撰寫了中國的指南針、中國紙的起源與傳播、中國的印刷術等論文或專著,對於傳播中國傳統科學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979年7月5日,89歲高齡的李書華在美國紐約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