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当代职场的的谋略智慧

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官职极品,为人低调、勤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服人,在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都做到了“不朽”,比肩圣人孔子和王阳明。所以他被后世尊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当代职场的的谋略智慧

曾国藩

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意思就是说,近代的这些人中,我只佩服曾国藩。

而老对手蒋介石也说:“足为吾人之师资!”

梁启超对曾氏也倾心推崇:“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去世后,弟子们送了一副挽联: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曾国藩救过中国几十年,在非常难做事的晚清,持续做了很多很大的实事,提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法论和修炼法门。

曾国藩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当下,很多人都在寻找成功的机会,他们一次次鼓足勇气尝试,又一次次否定自己,上下求索,百思而不得其解,直到最后精疲力尽。

人们一直苦苦探索:如何才能做成一件事?

其实,古人先贤早已揭示了答案。

曾国藩一生屡遭坎坷,却立下不世之功,被后人称为“千古完人”。

他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世人,任何人都要懂得这三大处事智慧,哪怕做到一点,都能在职场中成大事。


曾国藩:当代职场的的谋略智慧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忍经·劝忍百箴》中说:“志不慑者,得于预备;胆易夺者,惊于猝至。”

那些意志坚定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被突发的事故所吓倒,因为事先早有准备;在职场中任何场合我们遇事不慌,最好要做好B计划以不变应万变。

意志不坚定、胆量不够且无准备的人,在突发的变故前只会手足无措。

曾国藩就属前者,他曾两次陷入险境,却都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第一次,是他初任两江总督时,太平军兵分三路包围祁门,其兵力是湘军的十倍以上,在地势上则湘军占优势。

幕僚们眼看情况危急,就互相串通,偷偷买通了二十条小船。收拾细软后,准备逃往城南。

曾国藩知道后亲拟告示:在此危急之机,若非朝廷命官而欲离祁门者,本督秉来去自愿之原则,发放本月全薪和途费,拨船相送;事后愿来者,一律欢迎。

告示贴出后,幕僚们反而不好意思走了,又偷偷把行李搬回。

曾国藩照旧批文、发函,稳如泰山。很快在援军的支持下,祁门化险为夷。

第二次,同治三年,曾国藩率湘军追击捻军,指挥部突遭围袭,士兵们惊慌失措,无心应战。

曾国藩考虑到双方力量悬殊,采用力战和突围均不能取胜。于是,就洋装不知敌情,按兵不动。每日看书、下棋,一切照常。

护兵见此,都静了下来,各守岗位。不明内情的捻军见状,不敢冒失行动,只好无功而返。

曾国藩临危不乱,稳定了人心,也是谋得胜利的关键。


曾国藩:当代职场的的谋略智慧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当很多事情让我们左右为难时,适当地退一步,才能以缓冲之势寻找到机会,更进一步。在职场中遇到对自己不利的境况时,需要审时度势,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硬攻不成时,就以退后一步的姿态为更进一步准备。

官吏中有人认为曾氏兄弟掌握重兵对朝廷不利;有人嫉妒曾氏兄弟的爵位和朝廷的倚重。所以,两股势力结合起来,一起弹劾曾国藩兄弟。

面对弹劾,曾国藩清醒地认识到,此时据理力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于是他以病重难愈为由,三次向朝廷请辞。

朝廷经过再三考虑,最后保留他两江总督之职,由二品大员晋升到一品大员。

曾国藩采用以退为进之计,为自己争取了主动。

李白曾写:“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曾国藩:当代职场的的谋略智慧

做事不疏忽,待人要真诚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

做事要能敬,待人要能恕。敬就是小心翼翼,事无巨细全都不敢疏忽;恕就是凡事留有余地,功劳不独占,过错不推诿。常常记住这两个字,就能长期担当大任,福气享用不尽。

做事要较真,待人不能较真。一个敬字,一个恕字,道理平实简单,以一个平常心坚持做好,就会有一个顺利、顺心的职场生活。

很多人都容易在敬和恕这两个字上出问题。层次低一点的问题出在敬字上,做事潜不下心,吃不了苦,敷衍应付;层次高一点的做事能力很强,但却在恕字上出了问题;因为过于看重与他人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勾心斗角、互相倾轧、抢功邀功、文过饰非,这样也许可能会取得一时显赫,但很可能带来无尽祸患。

明代文人陈继儒说:“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做事留一点余地就会变得圆满,日用留一点余地就会富裕,感情留一点余地就会意味深远,说话留一点余地就会余味犹存,兴致留一点余地就会增加情趣,才华留一点余地就会神韵饱满。做人做事懂得敬与恕,自可游刃有余,绵绵不尽。

结语:

《旧唐书·魏徵传》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职场中,顺境与逆境总是相伴而行的,无论是艳阳之天还是雷雨交加之夜,唯有我们学会临危不乱,才能顺应而为,掌控事态发展;

曾国藩说:“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的处事智慧,警醒了无数世人,历尽千帆后,我们终究会明白所有的好运皆有迹可循。

学前人处事智慧,愿你我处事有方法,为人有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