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泡菜:用母愛醃製出的親情


韓國泡菜:用母愛醃製出的親情

有人說,從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中,就可以窺探出他們背後的文化。如果真是如此,要了解韓國文化,那我們不得不說說韓國泡菜。

韓國泡菜作為韓國民族文化品牌,隨著韓國影視文化的輸出,海外民眾都可以輕易地從電視上看到。在影視中,不管是富貴人家,還是鄉村家庭,每個人吃起泡菜,都顯得津津有味。這給外國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家也總想嘗上一口。

那麼,泡菜為什麼會如此深受韓國民眾的喜愛?這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歷史故事呢?


韓國泡菜:用母愛醃製出的親情

一、韓國泡菜的起源

關於韓國泡菜的起源有著不同的說法,但每種說法都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裡主要簡介兩種比較廣泛的說辭。

1. 韓國泡菜起源於三國時代

泡菜類食品早已從3000年前開始在中國以“菹”為名出現,三國時代傳至韓國,經過統一新羅時代、高麗時代,其製作方法不斷改變。據《三國史記》記載,新羅第三十一代君主神文王於683年娶王妃時下令準備的聘禮中就包括醬油、大醬、醬汁類等食品,說明發酵食品當時已非常普及。然而,白菜作為主要原料直到朝鮮末期才出現。此時傳進韓國的辣椒使泡菜的製作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因為辣椒可以去除魚類製作泡菜時產生的腥味,並讓色彩鮮豔,看起來就讓人有食慾。


韓國泡菜:用母愛醃製出的親情

2. 韓國泡菜起源於唐朝

相傳,唐朝將軍薛仁貴被政府發配到高麗(今韓國),在高麗安家。他的隨從有多位是重慶市江北縣人,會做家鄉泡菜,就從這時起重慶泡菜就進入了韓國了,韓國幾次戰亂,就讓這種菜進入了韓國平民家庭。

泡菜能夠成為韓國人民日常生活中廣受追捧的食品也深受其地理因素的影響。在地理位置上,韓國的緯度較高,每年冬季大概持續3-4個月時間。歷史上,韓國屬於農業國,一旦到了冬季,大部分農作物無法耕種和存活,韓國百姓面臨著物資短缺的威脅。為生存下來,他們便開始醃製鹹菜。最開始的食材包括蕨類等,但吃辣泡菜歷史是自從1700年代引進了辣椒之後開始的。冬季吃辣椒還可起到禦寒作用,因此,辣泡菜越來越受韓國百姓的歡迎。


韓國泡菜:用母愛醃製出的親情

二、韓國泡菜的當代發展

過去,由於韓國也屬於小農經濟,泡菜的製作主要依靠單家獨戶。但隨著韓國經濟發展,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泡菜製作進入工業化。自20世紀80年代,泡菜打入國際市場。當然,這主要受益於1988年在韓國首都漢城(現首爾)舉辦的奧運會。

作為世界體育界第一大賽事,一個國家舉辦奧運會的意義遠超於體育競技,它更是一個向外界推廣與傳播本國文化的良好契機。韓國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絕佳時機。在舉辦奧運會時,韓國政府就為運動員以及到訪的各國領導人提供了泡菜。海外人士吃完泡菜後,大讚其口。有些運動員,甚至是官員在回國時,還帶走一些饋贈親友。

韓國泡菜協會主席樸君永曾這樣說:“韓國泡菜是100%依靠漢城奧運會走向世界的。”


韓國泡菜:用母愛醃製出的親情

1992年,韓國著名的“宗家”牌泡菜成為當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指定泡菜。現在,韓國泡菜已被推廣至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每年都能為韓國帶來數千萬美元的外匯。

據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統計顯示,2018年泡菜出口額為9750萬美元,相較於去年8139萬美元增長了20%。這是自2006年政府統計泡菜出口業績以來出現的最高出口增長率。

泡菜出口國家和地區數也從2017年的63個增加到2018年的68個。尤其是泡菜出口額居首位的日本(5600萬美元)同比增長23%,帶動了整體出口量的增加。其次以美國(900萬美元,增加24%),臺灣(500萬美元,增加15%),香港(450萬美元,增加3%),澳洲(300萬美元,增加22%)的順序排列,泡菜出口量極高。


韓國泡菜:用母愛醃製出的親情

三、韓國泡菜的文化意義

泡菜作為韓國家家戶戶的菜餚,它不僅僅是傳承了數百年的一道小菜,更是造就韓國民族本性的重要文化資產。

2013年12月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韓國"醃製越冬泡菜文化"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日,韓國政府在首爾景福宮舉辦了大韓國泡菜文化節。


韓國泡菜:用母愛醃製出的親情

在韓國的許多傳統家庭中,一罈泡菜的原味滷汁甚至可以傳承九代人,真正的韓國泡菜被稱為“用母愛醃製出的親情”。由此可見,泡菜文化已然成為了他們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紐帶,展現了韓國民眾之間互相幫助,相互分享的精神。這種精神是韓國人自我認同感和歸屬感形成的重要原因。

泡菜慶典的舉行以及越冬泡菜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讓我們看到一個積極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韓國,他們向世界推廣泡菜,讓泡菜也成為了韓流的一部分,讓自己的優良文化得以發揚光大。尊重保護傳統文化的韓國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參考文獻:1.黃飛. 淺談韓國泡菜及泡菜文化[J]. 科技視界, 2014(5):241-241.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