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一揉,推一推,寶寶睡得好

良好的睡眠是孩子身體生長髮育的必要條件,特別是一歲以內的嬰兒。很多孩子貧血、生長髮育遲緩,都跟睡眠時間少、質量差密不可分。簡單來說,排除生理性因素,嬰幼兒常見的睡眠問題多由心熱內擾、驚恐、乳食積滯等引起。

心熱內擾

常見症狀:

睡覺時喜歡仰臥,哭聲響亮。如果見到燈光啼哭會加劇,煩躁不安,同時還可能伴有口舌容易生潰瘍、舌尖紅、小便黃等表現。

①揉小天心:家長用中指或食指尖揉寶寶手掌根大小魚際交接處(小天心穴),以100次/分鐘的頻率,操作100~500次(1歲寶寶揉100次;2歲寶寶揉200次,3歲寶寶揉300次,以此類推,大於5歲的寶寶均500次)。

②清小腸:讓寶寶拇指在上、小指在下,立掌。家長左拇指及餘4指捏拿住寶寶小指,使小指外側暴露。家長右拇指或餘4指指面由寶寶小指根向小指尖推,以100次/分鐘的頻率操作100~500次(操作次數同上)。

③清天河水:家長用左手托住寶寶左手背使掌心向上,右手拇指面或食中二指併攏。用指面從寶寶前臂掌側正中由腕橫紋推向肘橫紋,以100次/分鐘的頻率操作100~500次(操作次數同上)。

2

驚恐

常見症狀:

睡覺過程中驚惕不安,容易受到刺激,稍聞聲響就會驚醒啼哭,或有受驚嚇病史,喜歡依偎在媽媽懷裡等。

①揉小天心:家長用中指或食指尖揉寶寶手掌根大小魚際交接處(小天心穴),以100次/分鐘的頻率操作100~500次(操作次數同上)。

②分手陰陽:令寶寶掌心朝上,家長用雙手握寶寶大小魚際,從大小魚際交界處向兩側分推,以100次/分鐘的頻率操作100~500次(操作次數同上)。

③摩囟門:家長用掌心輕柔的在孩子前髮際線正中直上2寸(孩子自己3指的距離)百會穴前骨頭凹陷處(囟門)摩動,以100次/分鐘的頻率操作100~500次(操作次數同上)。

3

乳食積滯

常見症狀:

夜間陣發性哭鬧,常翹著屁股趴著睡,或睡時輾轉不寧,面色偏黃,鼻根處可見橫著的青筋,可伴有便秘或拉肚子,舌苔厚,有口臭等表現。

①揉板門:家長用左手拿寶寶左手使大魚際暴露,用右手大拇指揉大魚際中點(板門穴),以100次/分鐘的頻率操作100~500次(操作次數同上)。

②清補脾經:寶寶左手大拇指伸直,家長在寶寶大拇指末節橈側(脾經穴)來回推,以100次/分鐘的頻率操作100~500次(操作次數同上)。

③推四橫紋:家長用左手托住寶寶左手背使穴位暴露,右手拇指在寶寶掌面第2~5指根部橫紋處來回推為1次,以50次/分鐘的頻率操作100~500次(操作次數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