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但是有很多家長談到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就眉頭緊皺,說自己的孩子太難管教了,非但不聽話,還喜歡和父母頂嘴。

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有的時候家長氣不打一處來,看到孩子頂嘴之後,就會對孩子拳打腳踢。原本以為這樣孩子之後就會聽話,但是卻起到了反效果。不但開始頂嘴,甚至開始嘗試反抗父母。

李玫瑾:家長管教,打罵孩子,有的時候會是適得其反,反而會造成負面情緒影響孩子,家長試試說三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一開始父母可能會選擇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可事後又非常後悔,慢慢的家長精疲力盡,怎麼孩子那麼不讓人省心呢?怎麼自己又忍不住發脾氣了呢?為什麼你明明說的是對的,也是為他好,就是說了1000遍,可他怎麼就不聽呢?

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學會這三句話就讓孩子不在頂嘴;

1. 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但這樣說話是不對的,你先安靜一會,待會咱們再說

這種情況下,父母也是很無奈的,不能用武力來打孩子,我們可以先冷靜一下,仔細想孩子為什麼頂嘴,頂嘴的源頭在哪。等到孩子和父母都冷靜下來的時候,心平氣和的好好說說話。用平常心去解決問題,"衝動是魔鬼"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2. 媽媽希望你生氣的時候說,媽媽我不開心了,我不高興了,而不是說,你是個壞媽媽,我討厭你

這句話是希望父母生氣的時候,這兩句話可以緩和氣氛。讓自己冷靜下來。這兩句話就像是剎車一樣,在自己快要氣炸的時候,孩子說出這話,可以讓自己慢慢的冷靜下來。做到和孩子平靜的對話。自己冷靜,不在兇孩子,孩子也就沒有什麼可以頂嘴的。

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3. 當我們外出,而孩子卻賴著不走的時候,可以這樣說,寶貝,再過三分鐘我們就出發了,你準備一下。你是想穿紅色的鞋子,還是藍色的鞋子。

這句是在尊重孩子的意見,多給孩子一點選擇的權利。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少的和父母頂嘴。

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可是,面對孩子五花八門的頂嘴,尤其是有習慣頂嘴的孩子,父母除了生氣,還能做點什麼呢?

當孩子和家長頂嘴的時候,就是孩子建立邏輯關係的最佳時期。正確的引導,猶如一場精彩的辯論比賽,也許有勝負,但雙方都收穫很多。心理學家做過一個研究:將2歲至5歲的孩子分為兩組,一組平時喜歡頂嘴,反抗性較強;另一組平時乖順,反抗性較弱。

研究結果表明,反抗性較強的孩子,80%長大後具有較強的獨立判斷能力;反抗性較弱的孩子,只有24%的孩子長大後能夠自我行事,但是依然喜歡依賴他人。

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頂嘴並不全是壞處。這種性格的孩子,更懂得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之所以頂嘴,是因為孩子的心理發展到了一個獨立的階段,有了自我意識,希望能夠自己對一些事情做主。當這些願望遭到父母的反對後,自然容易發生頂嘴。

如果孩子的這種行為總是被家長打壓、控制,那麼孩子的這些情緒就會內化到他的意識中,認為表達反對意見是一件讓人不高興的事,是一件錯事。

所以父母們,在孩子頂嘴的時候,做到心平氣和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多學習學習繪本,裡面主要是針對3-6歲孩子,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

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裡面包括我國傳統的禮儀、思想、自信心等教育方式,孩子天生對圖畫感興趣,家長在旁邊引導,孩子自然養成了好習慣,也為幼兒園打下良好的基礎!

孩子敢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家長 不要錯過孩子學習的關鍵期,給孩子一個好的基礎,提升孩子今後的社會適應能力。感興趣的家長不妨給孩子一套繪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