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略顯沉重難有熱血

《寶貝兒》略顯沉重難有熱血

海報裡楊冪飾演的女主,一張營養不良的臉龐,睜著一雙凝望無辜的眼睛,確實讓人產生買張影票的衝動。可是,可是觀眾一直看,一直到結束,情緒起伏不大,眼眶也是乾的。故事好像還沒拍完,但後續情節觀眾們也沒有臆想的興趣。

電影大家都看明白了,就是成年女孩江萌偏執地試圖解救與她毫無關係的無肛症新生兒,因為她也曾是無肛症的孩子,她的信條是缺陷新生兒有生存的權利,跟她一樣可以手術後長大成年自食其力。但新生兒的父母卻要放棄,因為他們不能忍受這樣先天缺陷還有其他併發症的孩子長大後過一個毫無質量的生活。同時江萌也面臨困擾,根據寄養規定,她無法繼續跟收養她的年邁養母繼續生活在一起,她的身體狀況也是不容樂觀,有一堆後遺症,還不能生育,面對同甘共苦的追求者(一個啞巴、走路有點瘸的小君)的現實告白不敢接受。

《寶貝兒》略顯沉重難有熱血

很多演員通過演繹現實主義題材讓大家刷新演技,比如,不久前徐崢的《我不是藥神》,正在熱映的馬伊琍姚晨《找到你》還有幾年前趙薇的《親愛的》都大獲成功。楊冪這次失算了,雖然扮相上貼近人設,但演技沒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比不上之前盲人角色《我不是證人》出彩,劇情設置從電影觀賞美學的角度上也是有些乏味,只是一味敘事寫實,過分突出壓抑氣氛,無奈和無力感在影院安靜的映襯下,要將人催眠了,要說波瀾,也只有楊冪偷抱新生兒的那一幕,稍微營造了一點緊張,但對整部影片沒起到啥作用,依然沉悶,電影中女主和其他演員努力使用方言,但呈現的張力不如啞巴小君的手語加上喉嚨的支吾。

《寶貝兒》略顯沉重難有熱血

影片中弱勢群體的努力掙扎,更多地被刻板規條所限制,好像生活只能這樣繼續無奈下去,向上掙脫和樂觀希望的力量在哪兒?也許導演要的就是這種徹骨的現實,有些類紀錄片。但結果是觀眾無法貢獻足夠的熱血和情緒。

《寶貝兒》略顯沉重難有熱血
《寶貝兒》略顯沉重難有熱血

影片在女主辦理殘疾證中結束。要說意義還是有的,就是啟發社會去關注先天缺陷的新生兒,還有福利院關懷長大的成年弱勢群體。

評分和票房的走低,真是有些遺憾。畢竟《無雙》《影》《找到你》三部風格迥異的佳作熱映在先,《寶貝兒》實力相對單薄。希望以後的現實主義的題材能夠更加別出心裁的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