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爸爸忘了教我的事,它教了

我的父親是一名商人。在他年輕的時候,他本可以去做老師的。但他說不自由,選擇了做個體戶。在我成長的歲月裡,他開小店、收山貨、賣五金、榨油......好像是什麼來錢幹什麼。

我記得最深的是我高中畢業那會兒,他騎著摩托車去接我回家。看著我高中三年留下來的課本,他二話不說,打了個包裹,賣到了廢品店。具體多少錢不太記得了,只是他這個舉動讓我內心覺得有點點丟人。

拜託!我們家裡可是做生意的,至於這麼一點小錢都掙嗎?

直到現在,28歲的我有了生活的壓力,有了還貸的壓力,才開始明白父親。在看了幾本理財書後,尤其是《小狗錢錢》後,我猛然發現,我最好的老師就一直陪我長大啊。只是自己沒有好好學習,從28歲起才開始學理財。

當然,如果我是父親,一定不會僅僅旁敲側擊,靜靜地言傳身教,而是特別直白又顯眼地告訴自己的孩子:在乎錢、想賺錢,根本就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而是生活的必需能力。

《小狗錢錢》的作者是德國的博多·舍費爾,這本書被譽為“富爸爸窮爸爸”的童話版,故事的主人公有一天撿到了一隻小狗,由此開始了理財之路,並且促使自己的家庭脫離了經濟上的窘迫。

作者為什麼能寫出這樣一個故事,那是因為,他在26歲的時候曾陷入個人財產危機。而通過各種知識,最終得以翻身。那麼,幫他翻身的這些知識中,對28歲的我有哪些啟發?

做生意的爸爸忘了教我的事,它教了

01要有自己的願望清單

在故事的開篇,主人公撿到了一條小狗,因為家裡經濟情況窘迫,冷不丁地給小狗一個名字——錢錢。

錢錢開口說話後,給主人上的第一課就是列願望清單。10件自己有錢後想幹的事情,在裡面挑出最想幹的3件。然後製成小本,在上面貼一些宣傳畫來強化夢想。每天都要寫成功日記,也就是為達成夢想自己所做的5件事情。

其實,這種方法我們周圍很多人都在用,只是忽視了這件事情的本身的意義。我記得研究生複試的時候,跟我一屋住的一個研友,考了專業最高分。我們交流時才發現,自從決定考研的那一刻起,她的手機屏保就是目標學校的校徽。這個刺激跟錢錢教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很早就知道,沒有目標再忙也是抓瞎。在理財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在支付寶的應用裡,有心願儲蓄這個選項,以前沒有發現,前段時間集中精力看簡書上理財文章的時候,我發現了這個。

02仔細思考賺錢的路徑

在錢錢給主人的建議裡,有一個就是向身邊有錢的人學習。而主人公的表哥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還很小,但是卻已經賺了很多錢。表哥給出了這樣幾個建議:

第一,你有沒有花一整個下午的時間來考慮如何掙到錢的問題。是的,目標明確了,就是完成路徑和方法的問題。如果工作不太順利,掙得錢不是很多,那麼,是換工作,還是找兼職?如果換工作,哪些單位比較符合預期,如果是兼職,那麼又有哪些平臺可以利用?

第二,你最好想清楚你喜歡什麼,然後來考慮怎麼用它來掙錢。《投資最重要的事》裡面表達了同樣的觀點,面對瞬息萬變的資本市場,正確認識自身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你想自己掙很多錢,不就是投資自己嗎?而投資自己最重要的是要認識自己。錢錢的主人特別喜歡狗,於是她想到自己可以幫別人去遛狗,從而獲得報酬。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在思考賺錢路徑的時候,是不是隻考慮了錢,而忽略了自己呢?

第三,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把希望寄託在一份工作上,要立即尋找另一份替代工作。這個觀點在茅於軾《生活中的經濟學》中已經有了總體論述。茅於軾早在1986年就提到了“市場規律自身去配置”的高明。在通貨膨脹的社會中,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是那些工資固定的公務員。所以,鐵飯碗存在嗎?你手裡那僅有的一份工作靠得住嗎?醒醒吧!再也不是抱著鐵飯碗衣食無憂的時候了。

03從現在開始 擁有你的小金鵝

錢錢的原主人金先生,是一位有錢的大富翁。在新主人和老主人溝通的過程中,金先生教了這樣一個方法——擁有自己的小金鵝。

“鵝代表了金錢,如果你開始存錢,你就會得到利息,利息相當於金蛋。要把50%變成鵝。”更加直白地說,就是把錢分成三個部分,一部分是日常開銷(10%),還有一部分是夢想目標(40%),另外一部分就是金鵝賬戶(50%)。

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在!無論你手裡有多少錢,當你源源不斷地存下50%成為金鵝的時候,金鵝就越變越大,你得到的利息將會越來越多。

現在,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主人公掙錢的目的就是想去遊學,可是現在因為把50%的錢放入金鵝,去遊學的錢不夠了,怎麼辦?延遲享受!想想你到時候光靠利息就可以去遊學,多好呀!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想辦法去賺更多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