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引言:

公元193年,陶谦举兵犯兖,取泰山华、费,略任城。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在乱世三国里这样的互相攻伐很正常,为什么要重点说陶谦攻打曹操兖州这一次呢?

因为陶谦此举实在是不明智。

192年,曹操迫降了三十万黄巾军,编入自己麾下,是为青州兵,这只队伍骁勇善战;

193年,曹操大破袁术,从匡亭追击袁术六百多里,一时间士气大振;

此时的曹操既有实力,又有士气,陶谦却偏偏在这会儿主动侵扰兖州,结果被曹操大败,一战损失十余城。

那么就要问了,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招惹势头正盛的曹操呢?

今天咱们就从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1】陶谦和曹操是对立派

公元190年,讨董联盟成立,袁绍凭借着四世三公的出身被推举为盟主,曹操隶属于袁绍讨董一派。

陶谦此时盘踞徐州,并没有起兵响应,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跟袁绍不是一派

陶谦不想讨伐董卓吗?不是的,他也有着匡扶汉室的决心,只不过因为自己是公孙瓒一派,所以并没有加入袁绍一派的讨董联盟。

公元192年,董卓被杀,李傕、郭汜把持朝政。朱儁(jùn)屯兵在中牟一带,大有攻伐李傕、郭汜的意图。此时陶谦有了行动:

《奏记朱儁》载:陶谦一度联合前扬州刺史周干、琅邪国相阴德、东海国相刘馗、彭城国相汲廉、北海相国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人,准备支持朱儁平定长安。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当然最后因为朱儁中计,陶谦的计划也就随之泡汤。从这里咱们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 其一:陶谦势力范围很大,轻易便可以联合起黄淮一带的大部分势力,这也是他有信心攻打曹操的一个重要原因。
  • 其二:陶谦并不是不想参与乱世争斗,只是因为立场关系,没有参加袁绍的联盟。当朱儁有意平定长安时,他也快速起兵响应。

【2】陶、曹双方有过过节

如果单单是对立关系,陶谦大可不必冒险主动招惹势头正劲的曹操。

公元192年,袁绍一派跟公孙瓒一派,因为袁术的关系在冀州界桥发生冲突:

《三国志·武帝纪》: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於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曹操和陶谦两人同处战场以南。虽然史籍没有曹操、陶谦具体的冲突记载,但只要双方向界桥发兵,就有极大可能在半路相遇,即使没有直接交锋,到了战场也避免不了相互对攻。

所以说,192年曹操和陶谦就开始有了过节。

【3】对曹、袁形成了包围之势

曹操属于袁绍一派,而陶谦则属于公孙瓒一派,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袁绍和曹操处在几方势力的包围之中。

西有雍州的李傕、郭汜,东边是公孙瓒、孔融、陶谦。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这样的合围之势让曹操和袁绍就如同“瓮中之鳖”一般,有公孙瓒和孔融做后盾,陶谦就有了足够的勇气对兖州下手。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这里所说的徐州并不是今天的江苏徐州市。三国时的徐州是指一个特定的区域,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徐州便是其中之一。

【1】北邻青州

公元192年,陶谦准备支持朱儁攻伐长安的时候,所联合的势力中就有青州北海的孔融,所以两人是同乘一船的关系。

徐州地处兖州东南,如果曹操自兖州濮阳发兵,直奔东南的徐州,那么夹在兖、徐中间的豫州可以对曹操形成有效阻击。

如果曹操选择向西发兵,进入徐州北部,那么地处徐州东北的孔融便可以随时出兵,轻松阻击曹操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青州对于徐州的重要性,从《吴书》中曹操第二次入徐州的一段记载就可以看出:

曹公得谦上事,知不罢兵。乃进攻彭城,多杀人民。谦引兵击之,青州刺史田楷亦以兵救谦。

有着青州这般北面的给力盟友,陶谦自然就有充足勇气去直面曹操,胜败且不论,但至少给了他很大勇气。

【2】南邻寿春

陶谦敢于主动挑战曹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徐州南面紧邻着扬州寿春

寿春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92年曹操大破袁术,袁术一路逃到寿春,袁术跟公孙瓒是同盟,所以有他在寿春做后盾,陶谦自然有胆量挑战曹操。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如果曹操大军一路奔东南而来,陶谦就有两条路可选:

  • 一是求救于寿春的袁术,让袁术引兵北上,共同抗曹。
  • 二是直接南下,退守徐州以南,再和袁术联合抵御曹操。

【3】物阜民康

三国时的徐州,占据着今日山东省以南和江苏省以北的大片区域,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紧邻黄海,气候温和,还坐落于江淮平原的东端,自古就是富庶之地。再加上陶谦的屯田经营,这里自然物阜民康。

《后汉书》:徐方百姓殷盛,谷实甚丰,流民多归之。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物阜民康是个什么概念呢?无论在那个时代,那都意味着拥有了强大的军备后援支持。

有这样的风水宝地做根据地,陶谦自然是春风得意,敢于攻打曹操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1】强化了琅琊郡

《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刺史,击黄巾,破走之。

从平定黄巾一事来看,陶谦确实不孬,他也自此开始占据徐州发展势力。陶谦一战平定徐州黄巾,主要是依靠的是臧霸和孙观两位大将。

黄巾平定后,陶谦上表朝廷,拜臧霸、孙观为骑都尉,令二人率军屯驻到琅玡郡。

这里就要说说琅琊郡的特殊位置,琅琊郡地处徐州北端,西邻兖州,东接青州,算是个瓶颈地段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陶谦安排最得意的两员大将去镇守琅琊郡,这样不管兖州的曹操从哪里进攻徐州,琅琊郡的守军都能做出快速反应,给予曹操进入徐州很大的阻力。

【2】徐州兴佛教

陶谦坐上徐州刺史后,笮(zé)融前来投奔,陶谦任命他做了下邳国国相,笮融这个人咱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用现在话说就是双重人格,他喜好杀戮,但又笃信佛教。

笮融当了下邳的国相后开始在徐州大兴佛教,一时间引得周边各州郡的信徒纷纷聚集到徐州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佛教跟陶谦攻打曹操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各地民众不断涌入下邳,徐州就有了更大的民众基础,有了民众的力量做依靠,陶谦自然胆量倍增,挑战曹操就成了小意思。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1】优越感十足

陶谦自幼外貌不凡,甘公第一次见到就称赞他“彼有奇表,长必大成”,而后还把女儿许配给了他。

自少年时期就能得到岳父的这般肯定和抬爱,陶谦自然是优越感十足。

从一次事件中就能看出陶谦的优越感:

陶谦素来轻蔑自己的上级张温,公元185年,张温率军平叛羌胡,凯旋回朝后,陶谦竟然在百官宴会上公然羞辱张温。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三国演义陶谦形象

陶谦这般的人物,对自己的领导都嗤之以鼻,又怎么会把曹操这样跟自己对立的后辈放在眼里呢?别说你收服了三十万青州军,就是你有五十万青州军,老子照样敢打你!

【2】鄙视曹操

陶谦敢主动攻打兖州,跟曹操的官职来源也有很大关系。

《三国志》里面的两段话:

《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谦遣使间行致贡献,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三国志·武帝纪》: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陶谦的徐州牧是正牌朝廷五星认证,而曹操的兖州牧呢?则是济北相鲍信和一众兖州官吏所推举的,也有人说是袁绍给曹操封的兖州牧。

当然无论是谁封的,在陶谦眼里曹操的兖州牧不过是地方的三星认证。

陶谦本就有着十足的优越感,再加上曹操又不是朝廷认证的正统官吏,自然会鄙视于他,敢于向他发起挑战。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时逢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加之曹操的兖州牧“来路不正”,让陶谦认为拥有了【天时】;

徐州本就物阜民康,再加上用心经营和精心布置防守,让陶谦自认为占尽了【地利】;

跟公孙瓒的联盟,再加上北有孔融、南有袁术,让陶谦自认为也牢牢抓住了【人和】;

同时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陶谦就是再怂,此时此刻也敢跟曹操较量一下。

但是话说回来,陶谦挑战势头正劲的曹操,此举无异于老虎嘴上拔毛,曹操怎能轻易善罢甘休。

《三国志·武帝纪》: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

曹操连下十余城,打得陶谦毫无还手之力,陶谦此刻或许才明白,什么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切在曹操的铁蹄面前根本不堪一击,三国乱世,实力为王!

三国:陶谦凭什么敢主动挑战曹操?只因被“天地人和”蒙蔽了双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