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則關於面子的故事,原來這就是面子定律

幾則關於面子的故事,原來這就是面子定律

林語堂曾說:“中國人的面子這個東西,無法為之下定義。它像榮譽,又不是榮譽。它比任何世俗的財產都寶貴。它比命運和恩惠還有力量,比法律還受人尊敬。”由此可見,面子對我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陳叔跟我說過這麼一件事。

當年他剛建廠時,資金短缺,特別艱難,就去找同樣開工廠的朋友談合作。

陳叔對朋友說:“訂單接了很多,但是資金目前沒有那麼充裕。如果你能跟我合作,我這邊工廠就等於有了一個緩解期,對我這個新廠來說,就等於是救命了。”

誰知道他朋友連坐都沒請他坐一下,茶水都沒喝一口,就直接送陳叔走人了。因為那時朋友的工廠在當地數一數二,人家的生意根本不用擔心。何況陳叔的工廠只是一個剛開的小工廠,人家更加看不上了。

陳叔說,當時他真的是一路擠著笑臉求人,到處看人臉色。最後才找到了一家工廠願意跟他合作,幫他渡過了那段難關。

陳叔因做生意比較穩重,工廠發展一年比一年好。結果十年後,那個大工廠的朋友突然來找陳叔,說廠裡經營不善,最近倒閉了,他還是想做老本行,希望陳叔能給他一個合作的機會。

陳叔想到曾經他那麼看不起自己,那麼無情的打擊自己,內心早已拒絕了跟他合作。但是,陳叔還是客客氣氣的送走了他。

陳叔跟我說了一句,如果那時候他肯多給我留點情面,哪怕是不跟我合作,我都不會這麼不講人情,今天肯定也會幫他。可他那時候多麼盛氣凌人啊。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事事難預算。人生在世,面子對我們來說是真的很重要。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曾提到:“人有受尊重、得到認可的需求。”意思就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別人面前能有尊嚴。凡事為人留情面,這就是“面子定律”的表現。


與人交往,即使你再優秀也別忘了給他人留點尊嚴、留點面子,這也是給自己留條後路。

幾則關於面子的故事,原來這就是面子定律

朋友小林是一個項目的負責人,平時加班到很晚,很努力也很優秀。

有一天,老闆來部門檢查工作。大家都收拾的整整齊齊的,可整個部門只有他一個人蓬頭垢面,像是沒睡醒一樣。桌子上的文件還亂得一塌糊塗,看起來就不像是在認真工作的人。

其他的同事都在一旁偷笑,心想著小林這次註定要挨批。小林當時也很慌張,自己都覺得自己丟人,啥也不敢說的傻杵在那了。

不出意外,老闆朝著他的工位走來了。對他說:“都說細節是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你看看你這個樣子,還有你這辦公桌上的文件。我看得出來,你是很想去人事部走一趟啊!”

小林正想解釋,自己只是因為昨晚通宵趕項目才這個模樣的,可還沒來得及開口。老闆就拍拍手,讓同事們都過來看一下。

老闆笑著說:“你看看人家小林,對工作是多麼的認真,看看這憔悴的樣子,一看就沒少為項目費心血。還有這辦公桌的狀態,前一秒肯定還在認真工作,是個不做表面功夫的優秀員工啊,這次項目要是搞好了,你得去人事部提一下升職!”

小林對此很意外,老闆居然沒有在整個部門面前指責他,還給他保全了面子。

在之後的工作中,認真工作幾乎成了小林的標籤,在後期的項目中,他的表現也給部門爭足了面子。

其實老闆只是給了員工一個臺階下,卻收穫了一個員工真誠的心。

如果一個人看到別人犯錯誤時,要懂得照顧別人,選擇委婉表達,這是給人留有面子。

托爾斯泰說:“能給別人臺階自己也有臺階,能給別人面子,自己越有面子。”

願意給人留情面,比直截了當說別人,更令人敬佩。

很多時候,即使你發現了別人的錯誤,也需要恰當的方式告訴別人。

這樣別人不會覺得你是故意為難,也能減少矛盾的產生,更能讓人虛心接受指正。

一個聰明的人,會懂得在恰當的時機給人“面子”,讓彼此心裡都舒服。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話不能說盡,把握分寸,讓自己能夠進退自如。事不能做盡,留有餘地,讓對方都能留有退路。情不能斷盡,尚有餘溫,讓你我日後才好相見。往後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凡事給人留情面,便可皆大歡喜。

幾則關於面子的故事,原來這就是面子定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