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尔新材2020年一季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开尔新材(300234)2020年一季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回顾和展望

(一)业务回顾

报告期,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按照年度经营计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三大主营业务(内立面装饰搪瓷材料、工业保护搪瓷材料以及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稳步推进,实现营业收入3,497.3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6.29%;实现营业利润5,372.3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25.00%;实现利润总额5,376.75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10.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8.3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13.75%。

报告期整体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其一,2018年下半年以来,主营业务市场空间加速释放,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主营业务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总体来说,本期受疫情影响,下游客户复工延迟,项目执行进度停滞或放缓,导致收入确认较少,经济效益受到较大影响。后期随着疫情的缓解,各项复工复产回归正常,公司收入、效益将逐步体现,预计疫情对全年经营业绩影响不会太大;其二,公司通过外延式拓展取得的投资收益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上市公司股票产生的投资收益。

(二)未来发展展望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以“推动绿色建筑,构建环保中国”为己任,以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需求多样性”及“功能多样化”的优异特性为载体,抓住轨道交通行业、节能环保行业、绿色建材行业领域的良好发展势头,在着力打造内立面装饰搪瓷材料、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及工业保护搪瓷材料三大主营业务“并驾齐驱”的业务模式的基础上,深度挖潜“搪瓷”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加快实现公司由单一生产制造商向综合制造服务商的转变,建立涵盖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全产业链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平台;同时,以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并重方式,寻求更多创新经营模式,推进投资并购的整合升级,优化改善公司的业务组合和盈利能力,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

重大已签订单及进展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向单一供应商采购比例超过总额的30%或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情况;前5大供应商中不存在与公司有关联关系的情况。总体上,公司前5大供应商的变化对未来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向单一客户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30%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况;前5大客户中不存在与公司有关联关系的情况。总体上,公司前5大客户的变化对未来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

年度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执行情况报告期,按照未来发展战略及全年经营计划,以“推动绿色建筑,构建环保中国”为己任,以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需求多样性”及“功能多样化”的优异特性为载体,围绕“持续创新、创量增效”的发展主题,顺应国家政策导向,抓住行业市场空间加速释放的机遇,从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生产运营、综合管理等各个职能全面提升,坚定立足主业并大力推动新业务的突破性发展;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挖掘利润增长点;利用上市公司资本平台,寻求更多创新经营模式,推进投资并购的整合升级,优化改善公司的业务组合和盈利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年度经营计划执行情况正常,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1、国家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公司起家于釉料研发制造,发展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后积极向火电及非电行业节能环保、新型绿色建筑幕墙等领域延伸和探索,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但主营业务的市场需求与国家行业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大型基础设施一般与政府的投资力度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也将影响到公司的市场需求,进而影响收入和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对策: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加快多元化品种方向发展,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因政策变化及行业竞争而造成利润下滑;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寻求更多盈利增长点,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2、新产品开发及实现产业化不达预期风险

公司致力于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的前瞻性研发和市场化推广,是我国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产业化应用的市场引领者和行业领航者,一贯坚持以搪瓷(珐琅)“需求创造性”及“功能多样化”的优异特性为载体,实现了搪瓷在众多领域的应用。但科技发展进步迅速,市场竞争激烈,更多新产品的研发到投入生产并产生经济效益需要一定周期,在向新业务领域探索和实现更多产品产业化的过程中,公司将面临人才短缺、营销渠道拓展难等方面的挑战,其效果能否达到预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对策: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适时灵活应对,不断提高市场判断和应变能力,继续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强化过程控制与管理,提高研发效率;引进高端管理、营销、技术等复合型人才,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积极稳妥地引导和推进搪瓷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以防范和控制业务拓展中的风险。

3、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市政部门或为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项目多数为政府或五大能源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采购项目。但因其一,受政府采购计划和招标项目付款进度的影响;其二,公司所处行业具有建设周期长、产品验收环节多、结算程序复杂、分期结算货款等特点,故此,尽管客户具有良好的信用和资金支付能力,工程项目付款有保障,仍存在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对策:公司将根据政府项目采购和建设在年度时间内的规律和特点,合理配置和使用资金,合理规划项目实施进度,加强项目应收账款的回收和管理。同时,公司将应收账款回款率纳入相关人员的KPI考核指标,与个人绩效紧密结合,明确责任,强化责任意识,结合多种途径,努力降低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4、对外投资收益不达预期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以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并重方式,整体规模不断扩张,子公司、参股公司陆续增加,但投资并购存在对标的企业所处行业、行业周期、市场环境、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团队稳定性等方面靶向不准等问题,容易导致对外投资收益不达预期,从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对策:公司将结合整体发展战略和自身实际制定投资并购战略规划,严格把关项目是否符合长远规划,通过履行尽职调查义务,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参与尽调,设计交易方案并进行价值评估,作出谨慎投资决策并密切关注投后整合与管理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以稳定提升公司业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