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新乡到底适不适合买房?房价会不会下降?

购房话题一直都是国人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话题,尤其是今年,因为新冠肺炎所造成的影响,楼市与购房再度成了国民热议话题。不少人的购房心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重新开始思考“买房”这件事情。

疫情之下,到底适不适合买房?估计是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大难题。买吧,怕降价,不买吧,怕涨价,思前想后始终拿不定个注意。

上周五4月10日,优房网&新浪乐居新乡站推出的小优聊房第二期“疫情之下,是买房的好时机吗?”隆重上线,上线以来众多购房网友的热议,针对网友疑惑问题主播房小优也进行了详细分析,下面请随着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01

7000-8000是较为安全房价区间

疫情之下,新乡到底适不适合买房?房价会不会下降?

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统计的新乡数据来看,3月与2月房价持平为7448元,较1月相比下降10元,环比 -0.13%。

疫情之下,新乡到底适不适合买房?房价会不会下降?

根据优房乐居后台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到,新乡各区域整体房价相差不算太大,其中东区均价最高为8290元,西区房价最低为6304元。

疫情之下,新乡到底适不适合买房?房价会不会下降?

其实对新乡市区来说,7000-8000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房价区间,高于或者低于这个范围的,就需要谨慎考虑。高于这个区间的,如果你能承受的话,你可能要为这个项目某个闪光点买单,如果在同一片区,这个项目都比别人低,而且还低于7000-8000,那你就需要谨慎考虑了,第一凭什么?第二为什么?

02

楼盘开发成本高

低价销售需谨慎

疫情之下,新乡到底适不适合买房?房价会不会下降?

图源网络

众所周知,房价由以上10种费用累加而成。其中土地费用作为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所占比例最大。

据推算,土地成本占房地产开发成本比例在40%左右

按目前的行情来看,当前楼盘开发成本都比较高,拿地楼面价在2500元以上的楼盘,成本价每平米就已经高达6000多元,而新乡目前大多楼盘的均价却在7000多,根据房价组成来看,这个价格算是比较合理,换言之,就算降价也不会(不能)低于成本价。

除了这个,还有另一种情况是开发商资金出了问题急需回本则会低于成本价销售,但是这种楼盘如果真的买了,估计也会砸在手里。

03

促销优惠≠降价

价格≠价值

不管是觉得合适入手还是不合适,有一个核心概念我们需要分清楚,那就是房价的价格是否等于价值。答案当然是不。上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价格不等于价值”这个理论,那么在楼市上依然如此。如果过多的纠结于买价格低廉的房子,那么其他方面必然折损。很容易陷入低价陷阱里。

什么是低价陷阱呢?通过不少营销案例发现,在甲方眼里价格就是一个数字,在营销上对于“数字”有很多玩法。例如,我抬高表单价,然后对外喊出我打了75折,实际折扣过后的成交价才是开发商原本想卖给你的价格。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可以看出目前新乡市场上的特价房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楼层稍差、户型不佳、难以去化的房源,这类房源只能通过特价房的方式卖出。

另一类是原本就不愁卖,只是因为市场行情不佳,开发商通过特价房吸引购房者下定的促销方式,从而实现年度冲业绩,这种房源和普通在售房源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可以单纯的理解为降价。

同样是便宜,房源却有着天壤之别,这就需要你看清特价房背后开发商的定价支撑。

04

刚需、改善一族按需购买

投资一族需冷静

新乡作为四线城市,这个市场注定了房价不会上涨的太快,尤其是在经历过2017年和2018年的一轮房价新上涨以后。这波上涨已经透支了未来至少5年的涨幅空间,这个涨幅已经很饱和了。再加上新乡是个人口净流出城市,那么,如果你买房的动机就是“单纯的投资”,那么我肯定不建议你在新乡买房。

如果长期观察楼市,会看到一个非常有规律的现象,市场预感房价会因为现阶段的调控放松而上涨的时候,各级政府和各个管理部门都会出面,重申楼市“房住不炒”以及“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就拿同省的驻马店来说吧,因为把首付公积金比例从百分之三十调到了二十被约谈了!这些都说明,大规模的房地产刺激或者救市是不会出现的,房价上涨过快的地方大概率是会被约谈的。

可见,大幅下跌,大幅上涨,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小编个人认为,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还是那句老话,需求点到了,经济条件允许了,该买还得买;至于那些盼望放水刺激楼市,希望抄底大赚一笔的投机客,还是清醒些为好

05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房价不会大涨大降

对于房价的预测,我们可以从大政策方面来看,国家对房地产的定调就是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0年楼市,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继续“因城施策”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简单来说,就是各地政府会有一定空间让开发商进行房价的调控,调控不是一刀切,而是灵活多变,房价可以有涨有落但不能大涨大跌,所以近期新乡房价不会大幅度增长或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