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國寶文物迴歸之路

春秋國寶文物迴歸之路

最近文物界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流失在日本的一組青銅器被找回來了!

2019年9月10日,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佈會: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 ”青銅組器被成功追回。這次文物追索行動只用了短短 5個月時間,是我國成功追回盜掘文物的一次重大勝利

春秋国宝文物回归之路

追回“曾伯克父 ”青銅組器的新聞報道

根據新聞報道,2019年3月初,我國流失文物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現身東京文物拍賣市場,立馬引發各方的強烈關注。國家文物局立即組織相關部門開展了文物真假鑑定、考古資料比對、核查文物出入境記錄等工作,迅速斷定該組文物出自湖北隨州春秋高級墓葬,並掌握了文物為近年遭盜掘、走私出境的重要證據。

我國公安機關馬上與日本拍賣機構進行交涉,在外交努力與刑事偵查合力推動下,日本拍賣機構公開聲明中止文物拍賣。此後國家文物局在我國駐日本使館全力支持下,以最快速度完成文物出入境手續,8月23日攜運文物抵達北京,8月24日凌晨安全入庫。

春秋国宝文物回归之路

曾伯克父青銅組器

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出土於湖北隨州,為春秋時期曾國國君鑄造並且隨葬在曾國高級墓葬中。曾國這個國家對於大部分人都很陌生,也少見於文獻。但是根據史書記載,曾國又被稱為隨國,大約存在於西周成康時期至戰國末期,共七百多年。

春秋国宝文物回归之路

曾國的地理位置

這個國家是封給周文王幼子毛叔鄭第三子南宮氏,又被稱為南公之封地,受封建國於漢水隨地,即現在的湖北隨州附近。我國考古在湖北隨州先後發現了

“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 京山市蘇家壟文化遺址曾國墓地”,“ 襄陽郭家廟擂鼓墩曾侯墓”,“隨州棗樹林曾侯墓地”,“ 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等遺址,證明了曾國是一個一脈相承的國家。

春秋国宝文物回归之路

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編鐘,震驚世人

文峰塔M1所出的編鐘銘文“唯王五月,吉日甲午,曾侯與曰:伯適上諤,左右文武,達殷之命,撫定天下。王遣命南公,營宅汭土,君此淮夷,臨有江夏。

證實了南宮氏是受命去隨州之地,實現了周王對此地區的政治統治。

春秋国宝文物回归之路

編鐘銘文

而這次追回的青銅器物群為目前考古發現所未見,整組青銅器有鼎、簋、盨、壺、甗、霝6類8件器物,鑄造精緻、保存完整,銘文多達330字。除這次追回的器物之外,我國還發現過同樣的曾伯克父甘婁簠兩件。

相信這次追回對於研究春秋時期歷史文化、曾國宗法世系以及青銅器斷代與鑄造工藝具有重要的意義。

9月17日,國家文物局舉辦了名為“ 迴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流失文物迴歸成果展”,曾伯克父青銅組器作為今年最新的工作成果作為壓軸出現,為公眾獻上回歸後的“ 首秀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春秋国宝文物回归之路春秋国宝文物回归之路

展覽海報

這次追索成功案例向大眾展示了自1949年以來我國在追索海外流失文物路上的決心,從文化層面體現了中華民族不但站了起來、富了起來還強了起來。每一件流失文物的迴歸都意味著中國國力的強大,中國物質文化一件也不能少的雄心壯志

春秋国宝文物回归之路春秋国宝文物回归之路

更多關於流失文物與追索的討論請見

《美成在久》海外流失專刊

“讓您從外而內瞭解中國”

春秋国宝文物回归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