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拔窮根 基礎設施換新顏

佛岡縣龍山鎮從化圍村,58歲的貧困戶何汝蘭在家忙活了一上午,她的任務是組裝玩具零部件,“這份活兒我在家就能幹,同時還能照顧孫子。”

16公里外,湯塘鎮石門村的20畝蘭花種植基地滿目翠綠,鄧建華對今秋的豐收滿懷期待,這些蘭花有望每年為村集體帶來6萬元的收益……

近年來,清遠市佛岡縣從化圍村、石門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上精準發力,積極發展扶貧產業,助力群眾就業增收。從化圍村投產建成的3個村級統籌項目,創造了超400個就業崗位;2019年石門村村集體收入達36萬餘元,較精準扶貧工作開始前增長10倍以上。

日前,清遠市“決戰決勝·小康百村行”媒體採訪團走進從化圍村、石門村,圍繞當地脫貧奔康的做法經驗展開調研。

●南方日報記者 蘇晨

▶▷夯基礎

加快產業多元化發展

何汝蘭的兒子、兒媳常年在外務工,留下一雙還在上學的孩子。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何汝蘭從佛岡萬興電子塑膠製品有限公司(下稱“萬興電子”)找了份外帶加工玩具零部件的工作,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

距離何汝蘭家不遠,便是萬興電子扶貧車間。作為佛岡縣玩具製造龍頭企業,萬興電子年產玩具1500萬個以上,不僅吸納了周邊數百名村民就業,同時還通過分發玩具零件進行手工作業等形式,幫助弱勞動力、低勞動技能人口解決就業需求。

“我們扶貧產業項目的一大特點是效益可觀。”廣州市越秀區財政局駐從化圍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黃坤星介紹,目前從化圍村建成投產扶貧產業項目6個,產業類型涵蓋玩具製造、種植養殖、糧油加工等。2020年該村扶貧產業項目預計可獲投資收益超40萬元,貧困戶可獲分紅約3000元。

石門村同樣在產業扶貧的道路上探索前進。2018年6月,返鄉創業的鄧建華帶頭開啟了蘭花種植大棚的籌建工作,“作為一名黨員,我有責任帶領村民致富。”該種植基地由村合作社承包運營,吸納了近10名貧困戶就業。此外,石門村還投產建成肉鴿養殖、光伏發電等扶貧產業項目。

廣州市審計局駐石門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李旭表示,2015年石門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約3.1萬元,主要收入來源是小型水電站出租,而如今該村產業更加多元化、現代化,村集體收入較精準扶貧工作開始前翻了10倍。

▶▷重教育

完善公共服務保障

“現在小學成了村裡風景獨好的新地標。”黃坤星介紹,在當地黨委政府、幫扶單位以及社會力量的支持下,從化圍村對村小學的教學樓、圖書館進行翻新,大力提升辦學質量和村民子女就學積極性,讓教育成為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的有效途徑。

類似的故事也在石門村上演。駐村扶貧工作隊籌資7萬元,對石門村小學圖書室進行升級改造,並添置書籍、電腦等物品,使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李旭表示,石門村共有21名義務教育階段在讀的貧困戶子女,扶貧幹部幫助他們申請了教育補貼,同時對11名近年來考上全日制大專院校、高職院校的貧困戶子女提供一定獎勵金。

新變化在石門村不斷出現。在一支貧困戶保潔隊的“守護”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兩條長約350米的灌溉水渠於2018年建成使用,200多畝農田從中受益;89盞太陽能路燈照亮村民集中居住區域,極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生產。

“石門村村容風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大家對我們的工作也很支持。”李旭表示,幫扶單位接下來會利用好政策、資金、信息等資源,幫助石門村加快脫貧攻堅的步伐。黃坤星同樣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充滿信心和決心,“經過幾年努力,從化圍村已經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我們有信心在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