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最前線的錚錚鐵“骨”

對於所有中國人,尤其是醫務人員,疫情是一場人生大考。無論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還是非典、新冠,中山三院骨科這支優秀的隊伍一如既往,從未缺席,在抗災抗疫的最前線,總能看到三院骨科人鐵骨錚錚的身影。醫療隊以“多學科、立體化、個體化”治療原則為先導,從各專科選派隊員,骨科派出了三位技術過硬的高年資主治醫師及兩名經驗豐富的護士加入到第三批以重症及傳染病為主力軍的133人特戰隊中,馳援武漢挺進抗疫最前線,整建制接管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一個重症病區。在光谷院區E1-2重症病房,五十天的鏖戰,他們出色地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也用自己突出的表現告訴大家“骨科人在抗新冠的戰場上一樣大有可為”。他們分別是侯剛、馮豐、陳鬱鮮醫生和鄧夢迪、翟春傑護士。

戰“疫”最前線的錚錚鐵“骨”

從左向右依次為侯剛,馮豐,陳鬱鮮醫生和鄧夢迪,翟春傑護士於同濟光谷院區留影

勤勉盡責的侯剛醫生

元宵節當晚,科室接到醫院準備組建醫療隊赴漢支援的通知時,侯剛積極響應號召,最終入選醫療隊馳援武漢。抵鄂翌日,他積極參加防護培訓,當天晚上參與第一批值班並進入隔離病房收治病人。在快速熟悉操作系統之後,侯醫生連值三個夜班,理順病人收治流程,配合上級醫生制定診療規範。日常工作中,他與患者深入溝通,解答患者疑慮,緩解患者恐懼,瞭解患者需求,盡最大努力滿足患者醫療和生活需要。得知患者食慾差,他將自己的奶粉、營養食品贈予患者,還冒雨護送高危病人做CT檢查。他積極完成其他病區發出的骨科會診,在武漢的50天裡,會診十餘人次,並完成膝關節穿刺注射,超聲引導下肩關節封閉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手法復位石膏固定等治療。在醫療隊執行救治任務的最後一天,他所在的治療小組被安排站最後一班崗,小組四人完善文書及做好出院前交代,將最後一個患者平安送出院。勤勉盡責,這就是侯剛留給抗疫最前線病人及同事最深的印象。

戰“疫”最前線的錚錚鐵“骨”

侯剛在給橈骨遠端骨折的患者進行石膏外固定操作

氣宇軒昂的馮豐醫生

馮豐作為中山三院新冠疫情防控培訓團教官,在疫情初期便加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擔任醫院四千名員工的職業防護培訓工作並參與纂寫了《中山三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院工作人員防控培訓方案》。到達駐地,接到醫療隊第一天夜晚就要接收病人的命令,馮豐和教官團高效地完成了當晚值班醫生和護士的崗前強化培訓。針對同濟院區防控設備、物資以及穿脫防護服方法和三院有所不同的突發情況,他和教官團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迅速制定出了一套綜合兩者優點又行之有效的防護方法。

臨床一線,馮豐以他標準的湖北話為患者帶去暖暖的溫情,處處為病人著想的舉動給患者帶來了信心與希望。病區中有一位曹姓阿姨既往因脊髓壓迫導致雙下肢不全癱,並身患多種疾病,悲觀情緒溢於言表,他反覆交代護理人員注意壓瘡的預防,並用熟悉的湖北話給阿姨打氣加油。阿姨的病情日漸好轉,人也樂觀了許多,出院前用心地給醫療隊寫了感謝信、製作了錦旗,這也是醫療隊收到的第一封感謝信。

除了診治病人,馮豐還兼任隊裡骨科疾病的保健工作,熱心為同事和駐紮酒店的工作人員會診。大家都喜歡這位氣宇軒昂、宅心仁厚的骨科大夫!

戰“疫”最前線的錚錚鐵“骨”

即將進入隔離病房的馮豐醫生

膽大心細的陳鬱鮮醫生

骨科馳援小分隊還有一名骨科女醫生,來到這裡,抗擊新冠病毒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同樣是她的主要工作。每次上班,她嚴格執行院感要求,把自己武裝成堅不可摧的“大白戰士”。同事們口中內外兼修的“大師姐”事事躬親,清潔病區電腦前,她認真地翻閱每一位病人的檢查指標和醫囑,記錄著病人每天的點點變化;隔離病房裡,她耐心給每一位患者解釋病情,安撫鼓勵;危重病人床前,她謹慎地執行各項操作;剛下過雪的夜晚,她奮力將死亡邊緣的病人成功轉運,只為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救治;陽光普照的下午,她大汗淋漓推著重獲新生的病人前往CT室……

除了抗擊新冠肺炎,作為一名骨科大夫,一進入臨床她就查看了病區裡所有病人的檢查指標,發現潛在骨質疏鬆的患者,及時添加鈣劑等預防性治療;針對病房裡股骨頭壞死的病人,骨性關節炎的患者和慢性勞損性骨病的患者,她不失時機給予通俗易懂的宣教。

在進駐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17支隊伍中,只有中山三院團隊配備了骨科醫生,他們勇敢地承擔起院內所有骨科疾病的會診工作。陳鬱鮮嫻熟的操作、患者立竿見影的療效總能贏得所有人的好評。膽大心細、果敢周密,這就是隊員們樂於稱頌的骨科花木蘭!

戰“疫”最前線的錚錚鐵“骨”

陳鬱鮮醫生在杭州二隊給患者做關節腔穿刺

“中國好同事”鄧夢迪護士

鄧夢迪是一名有著紮實操作功底的骨科護士,她有著湖北人特有的熱情和豪爽。多年來,無論大小假期,都是科裡一隻勤勞的小蜜蜂。在武漢支援期間,她話不多,手上的活從不停,做事嚴謹認真。為了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她自覺擔任藥療一職,將混亂的藥療室收拾得有條不紊。碰到隊員不適時,她主動接手兼任電腦員一職,積極查看患者當天的血壓、出入量、中心靜脈壓等情況並一一錄入,發現異常及時彙報醫生並跟進處理意見……結合醫療隊倡導的多學科、立體化、個體化綜合救治模式,為幫助患者儘快恢復,醫療組要求為每個患者上午10點、下午4點、下午8點添加營養素。任務下達後,她主動執行,為同事減輕工作量。她做事麻利,除了每班快速完成本職工作外,還經常幫助同組的小夥伴完成還沒完成的工作,被同事稱為“中國好同事”。

戰“疫”最前線的錚錚鐵“骨”

鄧夢迪在隔離病區藥療室工作

樂觀向上的翟春傑護士

翟春傑是關節外科創傷骨科的一名年輕護士,元宵夜,她入選中山三院第三批隊員,馳援武漢,面對家人的擔憂,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好工作,做好防護,平安歸來。是2月10號凌晨2:00,病區迎來第一批病人,一位六十多歲的阿姨握著她的手傾訴對遠在廣州女兒的惦念及對逆行護士姑娘們的擔心,這讓她倍感溫暖。凌晨5:00,當她坐在往來醫院和駐地的公交車上,看著蕭瑟寂寥的城市,想著半年前遊玩時武漢的繁華與熱鬧,當時有多開心此刻就有多難過,她一心只想為武漢做得更多。50天的激戰,武漢的櫻花香襲來,一座座停擺的城市漸漸重新啟動。疫情面前,黨和政府堅持走好防控工作群眾路線,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科學調度,全面部署;身邊一個個踏實肯幹、甘於奉獻的黨員光輝形象讓翟春傑備受鼓舞,積極地提交了入黨申請書,並被光榮地吸收為一名預備黨員。

戰“疫”最前線的錚錚鐵“骨”

翟春傑工作照

初來時,武漢在暫停鍵下顯得十分孤獨,在4.2萬名馳援醫護人員以及當地近千萬民眾的共同努力下,這座英雄的城市已經重啟。大病痊癒、歷經磨難的武漢,必將更加繁華美麗!在武漢的50天裡,所有的一切告訴我們無論看過多少苦難,聽到多少悲痛,都要保持飽滿的生活熱情並以此去影響你身邊的人,更要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和專業積累從一件件小事做起用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骨科馳援小分隊在整個救援過程中都踐行著這一理念。中山三院骨科小分隊——鐵骨錚錚救危難,白衣執甲援武漢,仁心仁術顯風骨,終破樓蘭把家還!


通訊員:周晉安 甄曉洲 葉張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