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爸爸》:每个儿子都看自己的老子不爽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还不过二十岁。王朔的语言特点,就像一个叼着烟壶,操着满口京味的大爷,不停地在你耳边叭叭叭叭,还不允许你回嘴的唠叨与强势。毛躁心急性子的我,每每撑不过书本的前三分之一。直到,这次疫情让我与父母强迫式相处超过2个多月,彼此折磨、亲情消殆。

重拾这本书,让我又有了新的感悟---“每个儿子都看自己的老子不爽!”


《我是你爸爸》:每个儿子都看自己的老子不爽

《我是你爸爸》封面

《我是你爸爸》是王朔创作的长篇小说,1991年发表于《收获》第三期。作品讲述有知识、有头脑的书店营业员马林生离婚后独自带着儿子马锐生活。他有时浪漫新潮,却不切实际,和儿子的关系令他头痛不已。从传统的父子关系到构建新的家庭关系秩序再到崩坏,父子之间的拉锯战层出不穷,始终没有结果。这部小说的命题不常见,甚至有些细碎;其内容却渗透着丰富思想内涵,充斥着灵气盎然的生活画面,诠释了对现实的深切体验以及普罗大众心灵深处共同的亲子命题。

本片,我们就将以【中国式父子关系】为视角,诠释本片为我们所带来的现实思考与价值。

  • 一、大家长式权威,要面子也要里子。

“所有儿女都在等父母的道歉,而所有父母在等儿女的感谢。”

主人公马林生是一个骄傲、讲究但也空虚、懦弱的书店员工,人到中年和妻子离婚,带着儿子生活。他一方面暗恋常常去书店的少女,一边又不得不和同学儿子的单亲妈妈保持关系,一方面想树立自己在儿子心中的高大形象,一边又为了缓和和儿子的紧张关系开始和儿子称兄道弟,相处过程中问题重重。一日,马锐实在忍受不了自己的语文老师经常读错字,而直接指出了问题,却遭到了老师的反咬。马锐情急之下怒骂老师“泼妇”,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推向了高潮。马锐闯了祸,面临着学校处分。马林生意识到,这正是他教育儿子彰显父亲职责的绝佳机会。其实,在这件事上,马林生并不认为马锐是错误,他生气的是马锐竟在众人前无视自己的教导和吩咐,失了面子。当校方指责他并未履行好父亲责任时,他低头哈腰,卑躬屈膝,失了里子。于是他对马锐大打出手。事后,马林生发现自己处理这件事的方式并不太知识分子,于是他决定改变自己与马锐的关系,重建新的家庭关系秩序。

《我是你爸爸》:每个儿子都看自己的老子不爽

《我是你爸爸》电影海报

有时候,儿子眼里的父亲,是大家长式的权威形象。马锐对于马林生的态度便是如此。他选择跟随马林生生活不过是为了成全母亲后半生的生活。马林生心里明白,马锐的选择是对自己的不满,是对自己父亲身份的最大质疑。但他不允许这样,即使走不进儿子的内心,他也会用权威压制马锐的一切苗头。例如,即使马锐按时做完了作业,也要在他的眼皮底下重新做一遍时的沾沾自喜。“我是你爸爸”,就像一道紧箍咒,比刀枪好使,比魔法好用。

《我是你爸爸》:每个儿子都看自己的老子不爽

电影剧照

其实“大家长式权威”是中国最常见的一种父子关系。“平时互不搭理、基本没有交流、一旦沟通就上纲上线”,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的写照。不知道这种心理是根植于基因里的父系社会的潜在延续,还是长幼有序、父子有亲,儒家文化的强势影响。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深刻地忌惮“父亲”。很多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了与父亲的沉默、对抗、和解,也许最后的对抗有幸能够促成沟通而达成和解,但在这其中,孩子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抗争是无法磨灭的。而且长期缺乏与父亲沟通的孩子,长大会容易出现缺乏自信心、沉默寡言、冲动易怒、自律性极差、缺乏规则意识等行为表现,亦如马锐时而幼稚,时而超乎年龄的成熟老成。

  • 二、临时工父亲,角色缺席或缺失

即使马锐在马林生的抚养下长大,马锐的独立清醒远超常人。马锐不需要马林生,这让马林生感到十分的恐慌。看着儿子和小朋友推心置腹地聊天,马林生又羡慕又嫉妒,竟试图加入孩子们的谈话,只弄得十分尴尬。马林生几乎没有察觉到,儿子这样便拥有了朋友和自己的世界。青春期遇上中年期的无奈,中年期遇上青春期的无力,这是常见的忽视与缺席。

“你现在想起了管我了?”

在中国,许多的父亲都只能称得上“临时工”。其根源在于“以为努力赚钱,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就是合格的父亲。”有权威调查表明,74%的父亲认为自己为了家庭忙于工作,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任务,孩子教育较有母亲一人承担。闲暇时,横插一脚的管教总是冠以“父亲”的名义,让许多孩子心生反感。

《我是你爸爸》:每个儿子都看自己的老子不爽

电影剧照

或许是出于东方人的内敛和自持,我们从未认真审视过这段极其亲密又相当疏远的关系—父与子。在《一路成年》的亲子综艺里,信是五个爸爸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跟孩子关系最疏远陌生的一个。在被问到和爸爸的关系时,孩子说“我们不熟,所以没有矛盾”,不禁让人心疼。亦如儿童心理学家杜布森在《养育女儿》一书中说:“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信,都和他与父亲的关系直接相关”,而在我们的家庭中,父亲的教育地位却被忽略了。

  • 三、如何寻求正确的中国式父子关系?

崇拜、对抗、重建、和解……在中国,父与子的难题贯穿着每个男性的一生。书中,马林生对儿子管教的种种尝试,从传统的严加管教到做朋友相互谈心再到放任自流,但是每一次的尝试好像都是失败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给我们处理父子关系提供了一些合理的经验借鉴。

1、父子要有界限

小说开篇,叛逆的儿子马锐冲撞老师,坚持不写检查。面对儿子的执拗,马林生亲自操刀,替儿子写了一篇检查要求儿子抄一遍,但是儿子觉得检查把自己写的太不是人了,也许马林生写的过于深刻,因为检查越把自己写的不是人,越深刻,越能得到原谅。于是马锐将检查摔在地上,马林生怒不可遏,这不仅是对他劳动成果(类知识分子情节)的不认可,更是对父亲权威的挑战。马林生对马锐进行了“全武行”教育。被打后的马锐从此低眉顺眼、小心翼翼。马林生看到马锐性情转变,到也不像自己想象中的儿子那般,心生悔意和怜悯。于是,马林生开始与儿子交朋友,爸爸变成了“老马”,一起喝酒玩牌,抽烟。马林生以这种新潮的教育方式而自豪。

《我是你爸爸》:每个儿子都看自己的老子不爽

电影剧照

父不父,子不子,儿子伤害父亲的自尊心而不自知,父亲纵容儿子而无所谓,最终矛盾爆发了。在激烈的争吵中结束了这种父子之间的朋友关系。

我们总是批判三纲五常,认为这是文化的糟粕,但是父子之间一定要有边界,做父亲就要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做儿子的就要履行做儿子的义务,父慈子孝,做父亲的可以和儿子真心交谈,但是不可以和儿子做超越父子关系的朋友,朋友之间是一种人格成熟、地位平等的人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父亲已经经过岁月的摧残,已经熟透了,但是儿子还涉世未深、心智尚未成熟,父亲和儿子建立朋友关系只是刻意的做作。

2、放羊不等于放任

朋友关系结束后,马林生开始了放养模式,放弃了对儿子的管教。醉心于喝酒谈恋爱,对马锐不管不问,甚至拿儿子的女同学夏青和儿子的关系开起了不羞不臊地成人玩笑。他开始琢磨,儿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谁的附庸。与其憋屈地伺候儿子、讨儿子欢心,还不如好好地过自己的生活,享受人生。马林生的放任,让马锐在面对地痞流氓的欺凌时选择了忍气吞声。在第四次欺凌后,马锐终于忍无可忍进行了反击,一把改锥扎了混混,却遭到了混混的疯狂报复,最后重伤住院。

《我是你爸爸》:每个儿子都看自己的老子不爽

电影剧照

而此时的马林生还正陶醉在爱情中,徜徉着与齐怀远的甜蜜生活中。晚上,马林生见马锐没回家仍旧不慌不忙地泡脚。直到邻居告知,他才匆忙赶到派出所、赶往医院。邻居、经常、前妻及岳母的反应,无不是在无形地指责马林生的不负责。

放养能够缓和与儿子的关系,激发儿子的天性。但一味的不管不问,让处于青春期的儿子无所适从。尤其是面对关键性问题时,缺乏判断力,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所谓的放养绝不是放任自流,是不盲目的干涉、是不蛮横的干预,是合理地劝导,是科学地引领。

3、成为孩子的榜样

马林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loser,没有自己的交际圈,没有朋友,唯一的爱好就是坐在书桌前漫想,在漫想中建立了自己清高、独一无二的盲目自信,一个典型的市民小人物形象。离婚的他无聊空虚,没朋友,除了幻想自己的“丁香姑娘”就是折腾自己的儿子,让自己死水般的生活掀起一点涟漪。他望子成龙的心不像我们现在家长这样迫切,但是好面子,在儿子身上找回面子却和我们现在的家长并无二致。

但马锐打心眼里瞧不起父亲的眼高手低,于是,父子间爆发了一场舌战——马林生为保尊严,先是敷衍,可儿子硬不给面子,马林生恨得咬牙切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转守为攻,言下大有自比项羽之意。马锐见父亲还敢大言不惭,立刻甩过去一句野话,在“别以成败论英雄”的反衬下,“小鸡孵不出来那只是卵子”显得既干脆又形象。

《我是你爸爸》:每个儿子都看自己的老子不爽

电影剧照

马锐身上无疑是有着马林生的影子,一样爱面子,懂点道理。幸运地是,马锐是个孩子。他拥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在马林生的影响下,马锐可能注定会成为第二个“马林生”。作为一个父亲,自身人格的健全和教育方法上的完善的重要性,足以影响儿子的一生。

  • 四、伦理关系的进一步探索

《我是你爸爸》也绝不仅仅是一部亲情故事,它还提供了一个新的文化思考空间和纬度。

1、“我是你爸爸”的强权伦理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基本场景是北京普通市民阶层生活水平的由父子二人组成的家。“我是你爸爸”呈示了一种最平常不过的伦理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被用来试图抓住对象性的“你”,另一方面是自我角色的确认。马锐从马林生那里感受到的压抑,像所有其它同类例子的紧张的父子关系一样,具体性的冲突背后都蕴含一个超越性的伦理结构,超越性结构使“父亲”从个人性的具体形象普泛化为一个抽象的象征符号,源远流长的文化一直在不断强化和巩固这个符号一开始就有的压抑性,使之变本加厉,直至这个向度上的特征遮蔽了符号更该突出的其它特征。

2、亲情之间的需求与被需求

马林生无法对自己进行清晰认知,而一味地陶醉在自我权威中。儿子不需要他,他就“闲得发慌,闲得整夜整夜失眠,人都闲得憔悴了”。在不知不觉中,需要和依赖性的关系在父子之间发生了颠倒:儿子在对抗压抑的同时也拒绝了父母的好心,他要求自我成长;反倒是父母需要孩子,因为当他们丧失了自己的个人生活之后,当他们被符号化之后,他们唯一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的方式只能通过与孩子的关联产生,其他的发展向度和替代选择的可能性早被排挤在父母角色狭隘的伦理和文化功能之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父亲”是自我捆绑的人,某种意义上他比“儿子”更可怜。

总结

“王朔用一贯幽默调侃的语气刻画着一对父与子,他们的矛盾我们也常常在生活中遇到,少有的煽情片段也是父亲和儿子之间真实的相处状态,让人在看的时候想笑但也为这位父亲感到少许的心酸。当我们领悟全篇后,我们会发现,他们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两人关系形式上的选择和变化,就像结尾时马马锐所述,

“你是我爸爸,我是你儿子,别的想是什么也是不成”

“世界上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