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出現,教育行業要重新洗牌

就在今年的暑假,三家公司耗資40億打廣告,目標就是為了爭奪學生用戶,很多課程的費用僅僅為幾元錢,而獲得這些用戶的平均成本在1300 以上,聽上去是不是很瘋狂? 這種商業大戰在前幾年的打的行業,外賣行業以及團購行業 也都發生過。

還沒有互聯網公司參與教育行業以前,新東方和學而思就已經在暑期招生方面打的你死我活了,新東方曾率先推出過0元暑假班,通過這種方式搶佔了大量的用戶,隨後,學而思跟上,大家的邏輯都是先用試聽課把用戶拉進來,然後再進行多次付費轉換。 兩家巨頭公司採用這種方式打了好幾年,當招數用盡之後,每年的招生各有勝負,原來的線下招生雖然也有投入,但其實廣告費用並沒有那麼多,依然主要依賴於線下推廣和老學員的轉介紹等方式。

當互聯網公司參與到教育行業之後,情況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挑起這次戰爭的是猿輔導,它從寒假班開始,以低廉的試聽課作為引流產品,每天以幾十萬的廣告費用投入,據說,一個假期狂掃了互聯網上百萬的學生。這是非常厲害的,你能想象嗎? 如果一家機構有上百萬的學生,而每個學生的客單價又在千元以上,這個體量有多大? 新東方和學而思在線下經營多年,按照每家門店有1000 人左右的培訓學生計算(這個數量對於線下門店來說,已經很大了),新東方也才剛達到100 萬的規模,學而思是60 多萬的規模。 但互聯網公司,通過這種網上招生的方式,竟然在一兩年的時間內就達到了這個規模的體量。

猿輔導首先走通了這個模式,通過互聯網廣告方式吸引學生,採用大班課模式降低邊際成本,通過提升學生復購率實現盈利,於是,猿輔導在互聯網上大肆蒐集用戶,這個動作引起了學而思的注意,對於從來不缺現金流的行業霸主來說,當然是果斷跟進,同時,作業幫也加入戰局,於是,在線直播教育行業形成了新的三足鼎立,三家公司一個暑假就燒了40個億的廣告費用,目的就是為了增加用戶數,形成用戶在線學習的習慣。 如果這種商業模式確實能夠成立的話,那麼教育行業很快就會有超級大佬出現了,而在過去的20年時間中,K12教育雖然持續發展,雖然行業也有新東方和學而思這樣的巨頭,但這兩家巨頭加起來的份額也只有5% 左右。

那麼這三傢俱體是如何操作的呢? 首先,它們用便宜的試聽課程吸引家長,這種課程一般是9.9,29.9的價格。這種引流課的價格一般都設置的非常低,9.9 的課程,不僅在線能夠學習課程,而且還郵寄一個課程對應的大禮包,僅這個大禮包就遠超過9.9元了,所以家長會感覺非常超值。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用戶只要第一次購買後,後續的持續購買概率就會增加。當用戶付費購買課程後,接下來就是進一步的正式課程的轉換了,正式課程的價格也都在千元以上,據說這個轉換率能夠達到25% 以上,這個比例還是非常高的,並且一旦成為正式課程的用戶,說明用戶非常認可這個線上教育平臺了,後續的持續復購就順理成章了。 並且,現在很多的用戶都是小學的用戶,從小學到高中有12年的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內,用戶持續復購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即使開始的 廣告 投入 回報率不高,但從長期來看,也是很值得的。

通過這個模式,猿輔導成功的進入了K12 在線教育第一梯隊,雖然現在看起來燒錢,但是這種擴張模式也非常受到投資人的認可,相信教育行業在這種互聯網思維下會受到不小的衝擊和改變,但最終受益的都是廣大的群眾,期待這種變革來的更猛烈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