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反對君主制的由來:美法革命的歷史社會比較

為什麼孫中山反對君主制?君主制包括君主專制和君主立憲制,君主專制政體就是君主獨裁,一個人說了算;君主立憲制就是憲法在君主之上,君主並沒有實權,而是憲法說了算,真正的權力在於議會,議會權力來自人民的授權,比如英國,虛權在君,實權在民。梁啟超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中說道:“只問國體,不問政體”,也就是說長久起來,人們經常將國體與政體混為一談,認為國體就決定了政體。梁啟超對國體與政體進行了區分:國體是國家權力的歸屬,顯示國家的性質,如君主制的國家姓“君”,國體就是君主制,民主制的國家姓“民”,國體就是民主制,但政體不問權力是誰所有,它只問權力如何運行,如何進行統治。政體就是國家權力的運作形式,如分權、限權、獨權,分權即共和,限權即憲政、獨權是專制。因此,國體並不是決定政體,君主國家並不一定就是專制,而民主國家也不一定就不會專制(民主政體到寡頭政體演變到僭主政體),而可以相互交叉,君主也可以立憲,君主也可以共和。

孫中山反對君主制的由來:美法革命的歷史社會比較

康有為和梁啟超

康有為和梁啟超維新派,反對革命的,他們認為中國的政治改革是:從君主專制到君主立憲,再到民主這樣一個進化的階段,而挽救晚清政權就應該實行君主立憲,就像日本明治維新和英國革命一樣。不過他們失敗了,因為晚清政權並不願意進行政治改革,清末新政也只行政改革,而人民並無憲政、民主意識。那君主立憲到底可不可能?從理論上是說得通的,這種政體下君主並沒有實權,實權可以在人民,也可以用共和制來融合兩者,實現虛君共和,共和乃所有人的利益,保證所有人的權利,是為公意的政體。君主與共和也不衝突呀?孫中山其實並不反對君主立憲,他比較欣賞日本民治維新和英國革命,他甚至說“英是君主立憲,政體已是極美的了。”

孫中山反對君主制的由來:美法革命的歷史社會比較

孫中山主張共和憲政,可他為什麼一定要端掉君主呢?君主立憲或虛君共和不也可以嗎?筆者認為孫氏還是將國體和政體糅合在一起理解了,即君主與專制是在一起的,有君主就必定會專制。他是極為討厭君主的,如在1906年《在東京創刊週年慶祝大會的演說》提到:“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不願君主一人專利,故要政治革命”。在1912年《在南京同盟會員餞別會的演說》中說到:“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後仍不免為專制,此革命不算成功。”從這些話理解,孫氏還是將君主與專制綁在一起的。

孫中山反對君主制的由來:美法革命的歷史社會比較

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不過,還需要理解為什麼孫中山認為會將君主與專制綁在一起。粗略的看,可能是中國人民幾千年都受君主專制毒害,也就是這種國體與政體不分的慣性作用。但是,對孫氏來說,美國和法國革命的歷史社會比較,使得他對君主更無好感,覺得君主與共和是存在激烈衝突的。孫中山是崇美抑法的,欣賞美國革命,不看好法國革命,在美國革命中他看到民主政治的基礎是地方自治,正如偉大的法國政治學家托克維爾指出的那樣,地方自治是美國民主的靈魂。而法國革命則因缺乏地方自治遺產導致國體五更、兩帝三共和。兩國的民情有重大差異,自治與不自治決定了政體的性質,法國革命從君主專制直接跳躍到大民主是不可取的,因為人民的政治能力、民主意識低下。法國真正的傳統是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這種歷史延續性和社會自治缺乏性導致君主專制容易復辟。中國也是一樣,孫氏看到中國沒有地方自治,人民的民主能力、政治能力極為薄弱。中國沒民主但不缺自由,人民像一盤散沙,有家族沒有國族,人民是野蠻混沌的自由,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個體自由。因此,在比較了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後,孫氏看到法國的情形與中國類似,所以求美國式的共和憲政,但不再要君主了。

至於孫中山如何實現共和憲政理想?那就是後話了。

孫中山反對君主制的由來:美法革命的歷史社會比較

孫中山寫作《建國方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