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之源——河图洛书

(一)河图洛书来源

河洛这一词语,最早出现于《尚书》中的《顾命》篇;在《论语》 的《子罕》篇中提到。《周易•系辞上》中则认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所以河图洛书可以说是历史久远,后来的许多易学都是由河洛推演出来的。

(1)河图来源传说

据传,上古的伏羲氏时期,在洛阳东北部的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了一只龙马,它的背部负着一种图示,并献给伏羲。图案表现为:后面分别有一个和六个圆点,前面分别有二个和七个圆点,左边分别是三个和八个圆点,右边分别是四个和九个圆点,中间是五个和十个圆点。这些圆点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所以叫做图,又因为它出现于黄河中(古时将黄河称为河)所以称为“河图”。古圣人将它的奇偶与阴阳相互配合,并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以用于卦著。

(2)洛书来源传说

大禹时期,在洛河中出现一只神龟,在它的背上画有神奇的图案,这个图案就是“洛书”。洛书中,前方的数字为九,在后方为一,在左侧为三,在右侧为七,在中部为五,在前方的左侧为数字二,右侧为数字四,在后方的左侧为数字六,在后方右侧为数八。大禹将这九个数加以阐发,用来改造自然和管理社会,并且据此而作《洪范九畴》。

河图洛书的来由,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千古之谜。2014年11月11日,河图洛书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易学之源——河图洛书
易学之源——河图洛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