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吃“生态饭”走致富路

华池:吃“生态饭”走致富路

华池:吃“生态饭”走致富路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张蕊娜

天刚蒙蒙亮,整个大山和村庄都还在沉睡中,李俊祥简单吃了早餐后,便佩戴上袖章,骑着摩托车,驶向山林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自从当上了护林员,摘掉了穷帽子,李俊祥家的生活就得到了一定改善。

李俊祥是华池县山庄乡尚湾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长期患病,家庭生活拮据,随着生态护林员政策的落实,他除了种植玉米、小杂粮外,又做了护林员工作。如今,家里打了小电井,盖了新房子,近几年的生活水平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作为一名生态护林员,李俊祥每天除了巡山外,还负责打扫自己管护区域的卫生,每年获得管护补助8000元。任职期间,李俊祥尽心尽力,忠于职守,连续3年被续聘。“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让我有了这份工作,增加了收入。”李俊祥一脸感激地说。

华池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全县森林覆盖率30.5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以上分布在大山之中。近年来,华池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聘用护林员等一系列林业惠农政策,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参与林业生产,充分利用山林资源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实现“在山上就业、在家门口增收”。

“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老人小孩,一年有8000元的稳定收入。”和李俊祥同村的村民赵守金告诉笔者,“在担任生态护林员之前,我一直在外务工,随着父母年老,孩子又在上学,家庭需要照顾,我便回到了家乡。被聘为生态护林员后,在各种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我种植全膜玉米12亩,2018年,享受了国家10000元补贴,家里还养了8只湖羊,一年下来收入比外出打工还要高”。

近年来,华池县围绕“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总目标,把生态护林员项目作为生态扶贫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实施生态护林员项目,把生态资源管护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以贫困家庭为单元,规范选聘续聘条件程序,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既保护好了森林资源,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

全县1693名生态护林员恪尽职守,不仅守护着全县林地的生态安全,还通过学习宣传林业和草原法律、法规、政策,加强了生态保护意识。华池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护林员自己的学习和宣传,群众爱林护林意识明显增强,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牧草原、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据了解,今年,华池县进一步增加全县生态护林员名额及资金,年内计划在1693名生态护林员的基础上,争取新增生态护林(草)员指标300名和240万元补助资金,使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管护林草资源实现精准脱贫。

华池:吃“生态饭”走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