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年上映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影片讲述了中共地下工作者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故事,而与电影不同,真实事件中的主人公不叫李侠,而叫李白。

他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永不消逝的电波

李白夫妇和孩子合影

每一天他行走在刀锋之上

每一晚他传递出秘密情报

他深入虎穴,成为党中央的千里眼、顺风耳

是什么原因让他面对危险却仍然用生命发出永不消逝的电波?

早在李白学习无线电参加训练班的时候,毛泽东主席给他们上过一堂政治课,课上,毛主席说:“无线电通信是千里眼、顺风耳,无线电可以帮助我们侦查千里以外的敌人情况,打仗时,我们可以互通情报,调动部队消灭敌人。”这番话,李白一直牢记在心,并从那时起,李白就把“电台重于生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始终用行动践行着这一神圣使命。

1937年7月抗战全民爆发,设在上海的中共地下电台被日军破坏,没有了电台,上海的地下党组织一下子就和党中央失去了联系,为了掌握战局情报,架设党在上海的千里眼、顺风耳,中共中央决定在上海重新设立秘密电台,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当时年仅27岁的李白。

李白,原名李华初,湖南浏阳人。15岁就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毛泽东发动的秋收起义,随后参加了工农红军,负责毛泽东、朱德等人的通信工作。而后又跟随共产党的无线电专家专门学习了无线电技术,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任红五军团电台台长兼政治委员。在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的眼中李白忠诚可靠,业务精湛,是前往上海重建秘密电台的最佳人选。

1937年10月,淞沪战役炮火正浓,李白肩负着党中央的重要使命抵达上海,考虑到秘密组建电台的隐蔽性,李白看来很多出租的房子,经过反复的对比,最终将贝勒路(现在的黄陂南路)148号3楼的一间小阁楼租了下来。

他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永不消逝的电波

李白工作场景素描

然后,他马上又发现了问题,在日军的严密监控下,组建电台绝非容易的事,完整的电台根本不可能运进去,只能靠自己购买零件组装了,然而,电信材料商店供应的器材零部件如果大量购买必然引起怀疑,没有办法,组装电台的零部件只能一点点的积累。

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划下,李白重于完成了第一台电台的组装。

1938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李白向着千里之外的延安发出了呼号,当电波传回延安的信号时,在延安和上海之间的秘密电台宣告建成。

凭借着秘密电台,党中央的指示及时传递给上海和华东的党组织,上海和华东的情报也源源不断地传回延安,从此,在上海和延安之间,一道道往返的红色电波架设了一座无形而牢固的“空中桥梁”。

当时的上海,日寇进占租界,大肆搜捕共产党人,镇压抗日活动,频繁的搜查让紧张恐怖的气氛笼罩着整个上海,为了掩护身份,更是为了能在上海生活下去,李白就白天出去工作,晚上才把情报发出去。

时间久了,问题也随之来了,由于李白总是独来独往,身边没有家人和朋友来往,时常遭到房东的盘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白觉得是极不安全的。

1938年四月,中共党组织派来一名青年女工,到李白身边为了掩护李白的工作,与李白组成“家庭”,她的名字叫裘慧英,她的到来极大的消除了李白的后顾之忧。

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和生活,李白和裘慧英渐渐产生了感情。

1940年,经党组织批准,他们结为了革命伴侣。

他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永不消逝的电波

李白用过的电台

为了安全起见,李白用所学知识想方设法降低电台的功率,从75瓦降到了15瓦。但是,很快还是被日军的特务机关侦测到了。

1942年的一个晚上,裘慧英带回来几件重要的情报,李白像往常一样给延安发报,正当李白发报结束时,外面突然传来警报声,裘慧英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日本宪兵正在翻越围墙,她快步上楼提醒李白。李白顾不了那么多,以最快的速度发完了最后一条电文,迅速拆散发报机,拉开卧室一块活动的地板,将发报机藏了起来,然后把收音机放归原处。裘慧英也匆忙收拾现场,铺好被子假装睡觉。

狡猾的日本宪兵进来后首先把手伸进被窝,发现是凉的,再摸收音机发现是热的,立马警觉起来,问李白收音机为什么是热的?李白说:“我正在听收音机,当然是热的了。”敌人搜查没发现什么就准备走了。

这时,一个日本宪兵一脚踩到了藏发报机的地板上,由于是镂空的,一下就把木板踩断了,发报机就是证据,李白被抓了起来。

在大牢中,李白宁死不屈,受尽了各种酷刑就是不说一字,在日本人的反复询问中,李白发现敌人对自己不是很了解,当敌人再次问他电报是发给延安还是发给重庆时,李白就说是帮一个朋友发的电报,他是做生意的,来无影去无踪,他给我钱我就只管发电报。就这样,对人也拿不出别的证据来,李白在被关了八个月后释放。

敌人当然不会轻易相信李白说的话,日本请来了日本的无线电专家对李白的发报机反复检查,给出的结论是这么小的功率,信号是根本传不到延安那么远的。而收音机又没有收报的功能,这不能当做一台完整的发报机,倒是挺符合商用的发报机。所以才相信了李白说的话。

他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永不消逝的电波

李白生前使用的发报机

原来,收音机的收报功能和发报机的低功率都是经过李白改装过的。这个绝活是他跟无线电专家涂作潮那里学来的,当日本宪兵来的时候,李白把收音机里一个装置给拆了下来,而低功率发报需要波长和天线角度相互配合才能实现长距离传送。

出狱后,李白和裘慧英来到了党组织开设的糖果店当店员。并一直等待机会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

1944年,潘汉年领导的中央华中局情报部和李白取得了联系,为了安全起见,在1944年到1949年间,李白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静安。

红色电波就这样又从上海传向了党中央,从后来解密的电报来看,皖南事变的真相、上海吴淞设防等重要的情报都是李白通过秘密电台发往党中央的。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为了做垂死挣扎,国民党在国统区实行了更为残酷的镇压。

中共设在上海的秘密电台也被盯上了,为了破获电台,国民党不惜重金从美国进口来当时最先进的无线电监测仪器,抽调老牌特务昼夜不停地在上海监听侦测。

随着情报的增多,李白的电台发报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长,电台暴露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

1948年年底,国民党军警依靠最新的无线电侦测技术,采用分区停电的方法侦查到了李白的电台。

1948年12月29日,李白接到一份重要的情报,需要在30日凌晨发给党中央,当时的李白可以按照上级的要求不发电报,先安全撤离。但是李白认为,不发电报,情报就无法及时送达,于是,李白没有丝毫犹豫在和党中央约定的时间发报。也就在李白发报的同时,国民党的军警已经把李白住处的周围封锁。当李白发完电报没一会儿,军警就已经撞开了李白的房门。

他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国民党军警随后对李白进行了长达30个小时的连续审问,使用各种酷刑严刑拷打,李白始终没有吐露半个字。

就在上海被解放20天前的1949年5月7日晚,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根据蒋介石的“坚不吐实,处以极刑”的批令将李白秘密杀害。李白牺牲时年仅39岁。

李白,誓死守护党的秘密电台的电台英雄,从1937年派往上海到壮烈牺牲默默奉献了12年,他的名字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1958年以他的光荣事迹拍摄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上映,李白的故事才第一次向世人公开。

2009年9月14日,李白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他的事迹正如电影的名字一样---永不消逝!

『品读历史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