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前3種“節儉”行為,並不是好事,長大後很可能沒出息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長們從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得節儉,但是過度的灌輸“節儉”的思想,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記得小學的同桌就是一個很節儉的人,甚至可以說是過分節儉了,帶午飯來吃也捨不得吃菜,草稿紙寫得滿滿的也還要擠出位置來寫,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期中考試的那天,她早上來到學校很高興地向我炫耀著她在校門口小攤那裡買的5毛錢兩隻的黑色水筆,她在考語文的時候小心翼翼的拿出來,但是沒寫幾個字就聽到她的尖叫聲,原來是筆尖的圓球掉了出來,漏了她一整個試卷和褲子,那時候給我的感觸很深——千萬不要貪小便宜。

孩子6歲前3種“節儉”行為,並不是好事,長大後很可能沒出息

雖然隨意揮霍、鋪張浪費的習慣不好,但是孩子們在某些事情上過分節儉的話,家長們就要引起重視了。

1. 節儉飲食

之前聽一位超市工作的朋友說,那天她被安排了促銷酸奶的任務,有試吃的活動,為的就是讓顧客嚐嚐味道,喜歡的話再買回家,但她那天看到一個奶奶帶著來的五六歲小女孩,來來回回嚐了4遍,最後也沒買。雖然這種試吃為了體驗產品,沒有很大的問題,但是家長們不能自己帶著孩子來“蹭吃蹭喝”,長時間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對試吃產品“情有獨鍾”,在小的時候會被認為是貪吃,但長大之後就會被認為是“沒出息”的表現,所以家長們要杜絕孩子這種行為,不讓孩子養成佔小便宜的節儉。

孩子6歲前3種“節儉”行為,並不是好事,長大後很可能沒出息

2. 節儉生活用品

或許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們都會把親戚的舊衣服給孩子穿,因為小孩子長得快,買太多衣服的話也是浪費,雖然這是一種節儉的行為,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提前跟孩子說明為什麼要穿“舊衣服”,不是因為他不值得,而是因為這是一種環保、節儉的行為,當孩子長到一定年紀的時候,就要改掉這種行為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的自尊心也開始增長,如果他還是一直穿的別人的舊衣服的話,很容易會讓他產生自卑的心態,嚴重的還會影響他的價值觀。

3. 節儉出行

很多地方有“一米二以下兒童免票”的優惠政策,但我們也在地鐵、火車站經常能看到一些小孩子故意蹲著走路,甚至還有些是家長讓他們這樣做的,就只是為了省那幾塊錢的車票,損害的卻是孩子的自尊,他們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會感到緊張、不安,長期如此的話也會讓孩子養成說謊、不誠實的壞習慣,得不償失。

孩子6歲前3種“節儉”行為,並不是好事,長大後很可能沒出息

“過度節儉”的孩子會養成什麼樣的性格呢?

1. 斤斤計較、沒有同情心

“過度節儉”的孩子只會讓孩子變得斤斤計較,遇到事情喜歡鑽牛角尖,而且沒同情心,不能跟別人共情,不理解別人的的難處,這樣的孩子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都不能交到真心的朋友。

2. 自卑、被別人瞧不起

孩子經常做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節儉”的話,很容易讓別人瞧不起,進而感到自卑,不自信,這樣很不利於他們在日後的發展。

節儉是必要的,但是過度的節儉是不可取的,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節儉的時候也要把握好一個“度”,發現孩子有以上幾點過度節儉的表現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制止,及時糾正過來,不然影響孩子的可不是一時半會,而是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