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复兴的几点思考?

汉服复兴自提出至今,已逾十个年头,期间无数同袍的激情与奔波使汉服绝处逢生,为这一文化的复活培植了社会土壤。十年对于历史,或许只是一瞬,但对同袍们来说,显得格外长久,是因为我们承担了过于沉重的历史思考。

汉服复兴的几点思考?

如今汉服复兴背负的意识形态枷锁一层层蜕化殆尽,属于自己的生命悄然回归,它将在下一个十年开垦新的园地

今天汉服这一概念及文化不再存在是否成立的质疑,而是人们认可程度及接受程度的问题;国人对自己文化的信心增强,汉服遭受的古装偏见逐渐弱化,改以适用场合和款式的争执;

汉服复兴已成为中华文化复兴潮流的构成部分,“衣冠先行”的自负与自娱自乐的青涩明显消退。这些变化可以让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再像往常那样压抑,规划一些新的课题作为目标会更加顺利。

现在,汉服概念广为人知,至少对认同传统文化的群体来说,认知度已经较为可观。因此,它不再完全依赖同袍们苦头婆心的说教,开始以自身的文化魅力扩大认知度。同袍且不可在此时抱以“功成名就”或“元老“的心态,放弃我们当初的梦想。汉服复兴途中承受的意识形态束缚,是近代西方文化强势和民族自信心不足所致,以各种主义的角度解释自己,我们失去了文化自我意识。

汉服复兴的几点思考?


汉服复兴的过程,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驱散一层层的意识形态迷雾,汉服文化应当以阳光的心态面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未来。

借此,敝人提出几方面的思考,以期有助于各地同袍的发展探索。

传统价值观的回归是汉服复兴立足于社会的根基


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必然要在服饰礼制方面有相应的要求。中华王道文化的再度复兴,必然有服饰风尚的变化,而汉服做为中华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正统服饰,沉寂于外族高压数百年后,再度归来,恰是这一历史潮流的外在体现。经过满清入关汉人被迫接受满服、民国鼎革接受中山装,改革开放后接受西装三波历史变局,华夏衣冠到了回归国人的时代了。

汉服复兴的几点思考?

文化复兴之本在于价值观的确立,价值观立,则国人之心灵可安顿,道德礼仪随之而生,国本可固。汉服复兴不只是宣传汉服文化,更是创造新的生活。有质之文,有情之礼,就不再是搞一场活动,而是让文化创造生活,让生活有价值皈依。

这些年来,中华文化的基本面回暖,让人们有了汉服意识,礼服的恢复其实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审美,新的服饰风尚,常服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常服的研究和发展历来被汉服圈忽视,而这一领域恰是大有可为之处。

汉服复兴的几点思考?

提出三个向度的思路:

1、款式尊古,面料尊今。常服是日常所用之服,无论同袍们有多么浓郁的古典社会情结,不能绕开当今社会的性质,采用现代常服惯用的面料,保留传统服制,就能较为容易的融入日常穿着。

2、款式不变,重新组合。发展常服,会面对常服款式较少,历史记载不如礼服详细的问题。我们不妨把历史上各种常服或其构成要素重新搭配,甚至不同历史时期的常服重新搭配,这就会产生常服新变的思路,而又不越出汉服藩篱。

3、减省礼服元素,改为常服。有很多礼服,寄托着我们的华夏之思,追古之情,然而平日穿礼服一来不隆重,二来辱没斯文。不妨在礼服的基础上进行减省,比如袖子缩小,可以略带垂胡袖、广袖或琵琶袖元素,缩短衣长,颜色对比淡化,改为常服用于日常穿着。

汉服复兴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也深刻的改变了同袍们自己。希望同袍们继续满怀当初的梦想,不忘曾经的激动,曾经的深夜不眠,希望经过十年坎坷的汉服复兴能够洗尽虚浮,脚踏实地的开始新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