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当背锅侠,财务经理面对不合理的签字项目,如何说NO?

财务人员平时在什么时候下会说不,说不后的效果如何,还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业务人员绕过财务直接找总经理或老板审批,财务有时也很无奈,想挡也挡不住。但我们面对不合规情况又不能不说,不说显得自己不够专业职业,说了又没有什么效果,让人进退两难,是否都有这种感觉呢?

对不合理项目说NO,这是一项核心能力,需要融合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社会成熟度、公司经营参与程度等,要修炼到一定段位才可以说NO。说不,主要发生在参与征询会、审批等情况下 ,说不,最重要的是观念问题,其次才是方法问题,有的是不会说,有的是不知道该不该说,有的是说了也没用

首先来看第一方面,该不该说不,这是财务立场问题

我们得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要说不,一般来说包括这些方面:不合规合法的,有风险的(担保,抵押,应收款等),和资金相关的,决策相关的,预算相关的

这些方面是需要财务主动去说NO的,虽然很多时候财务说了也没什么用,但不代表就不用去说了,去说了至少让别人知道你很在乎这件事情,让他人知道你说NO的原因是什么,至于结果是如何,有时也确实不是财务能掌控的。有的时候财务也要充当被人当枪使的角色。

那为什么要说不呢,目的和动机又是什么,这点不光是自己要清楚,更需要让别人清楚,说不是为了企业创造价值,减少损失,不是为了推脱责任,要有价值,要平衡,最好是说NO能达到调整的效果。

那什么事情不适合说不呢

1.避免官僚,说不就显示你教条、不严谨、形式上站不住脚的

2.如员工为公司加班,老板决定给他们付2万元来报销,你该怎么办?没有发票,扣不扣个税?

3.简单的说不就会把好事变坏,不要本位主义,要注重公司价值。

第二、要不要说不--财务的角色与观念

财务的解决问题之道

财务以履行职责、流程为天职,这也很容易形式思想的禁锢,有些需要作出判断的。

解决问题之道是做判断,很多人把判断的依据都给忘了,不知怎么解决问题。

没有观点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说“不”与不说“不”的结局

貌似不一样,长远看是一样的,说不,马上面临问题,不说不,出事后依然面临问题。

如应收账款,公司的信用政策,时间长了可能过时,某一单需要临时放大金额,从价值角度判断该批,但制度规定不行,如何办?

遵守制度是可以的,但制度不合理为什么不早改呢?

要判断此事的动态发展,判断是现在说no还是将来说。

敢于说No的核心是什么?

是有道理吗?不是,不是因为你说yes或No,而是你说的动机是什么?

如果为了公司考虑,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责任,是不可取的。

关键是你的立场在哪里!

三、如何说不--原则与技巧

先给大家看下案例,大家可以思考下,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又当背锅侠,财务经理面对不合理的签字项目,如何说NO?

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

摆事实

什么叫事实

这个销售员以前签的合同怎么样?公司毛利怎么样?公司以前和该公司的合作怎么样?影响公司的预算吗?公司在黑龙江的销售如何?

你有义务搞清楚事实,别人也有义务提供事实

角色定位

为什么让财务签字?搞清楚签字的目的。

财务检查是为了利润,发票,报价、发货?

财务本身在公司还有很多角色,是领导助手(领导可能不想签字,你配合领导扮演AB角色,你可以和领导沟通一下)是高管同事,是下属的领导,代表公司和外部打交道等,明确不同角色该做什么

把握程序

事先看看手续是否齐全,相关部门是否已经看过,有利于说NO里有更充分。

找出关键

销售部门领导为什么同意。

那说不的技巧有什么呢,要用数据说话,就事论事,不要去延伸到其他方面,比如这个人如何如何,还要注意措辞的艺术,尽量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去陈述,同时也要做好后续发展的铺设,如和领导打好招呼等。

说不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不是简单的说句NO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在上面也提到了,需要融合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社会成熟度、公司经营参与程度等。

基本原则是

1.平衡之道:总说NO不行,总不说NO也没有原则

2.公司治理: 企业委任你的时候给你的资源、地位、责任都不够,就要特别小心了

3.企业文化:在外企说NO是很受人尊重的,在内资企业说NO是不可的

4.说NO也要留有一点余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