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煩惱,青春期心理

青春期,是人體生長髮育繼嬰兒期後出現的第二個高峰

,各組織器官由稚嫩走向成熟,由能力不足趨向功能健全,世界觀及信念逐步形成。


我們必須要意識到一點:青春期的心理特徵(如叛逆、情緒化、自戀、關注外在形象等)都有著相應的生理基礎,這是生理的急速生長髮育帶來的。


抽象思維和自我意識也在這個時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青少年開始更多地思考自我,他們急於向外探索、渴望掙脫束縛、獲得獨立,表現為我們所說的“叛逆”。


“被當做孩子看待”,可能是青少年最不能容忍的一件事,這是對他們自我和獨立意識的一種冒犯。

基於生理和心理特徵,和青少年溝通的第一要義,是把他們當作成年人去尊重、平等交往;


在理解的基礎上交流、加強引導,而不是強行管教。


高中階段,是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青少年思想品質、人生觀、自我意識、情緒情感、個性、人格等形成的關鍵時期。

處於這個時期的高中生,其心理的發展具有成熟和幼稚、獨立和依賴、自覺和盲動等諸多矛盾並存的特點。

成長的煩惱,青春期心理


高中三年是孩子人生的重要階段,從初中到高中,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都面臨著很多變化,家長在不同時期的角色也在發生著變化,逐漸從一個教育者、培養者、管理者,轉變成孩子的引導者、陪伴者、同行者,讓孩子從依賴走向獨立。

高中生很快就要面臨高考,面對挑戰何去何從,這對於涉世未深的高中生來說,實在是個難題。家長對子女過高的期望,社會多元化價值需求,也使得高中生掙扎在強烈的內心衝突和壓力之間,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一方面是處在生理心理發育期,一方面是家長、老師和同學的批評、指責、勸告,給這些學生帶來的感覺是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甚至自尊心嚴重受到傷害,因此,他們也不願意理解和尊重別人,甚至會做出過激行為。當然,過激行為的發生,不僅僅是外界的刺激這一方面因素所能引起的,還有學生本身的心理健康程度,需要家長和學校的關注。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有與別人不同的性格特徵,和不同的思維模式,也就有了不同的行為方式。家長該選擇合理的溝通方式,和孩子一起度過解決青春期困惑。

青春期是個體由童年向成人過渡的時期,年齡範圍大約為11,12歲至15,16歲,是一個人生理心理發育的轉折期,也是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學生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現象。我們的家長需要多一些耐心。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說:教育應走在發展的前面。所以家長對青春期孩子的知識應該提前有更多的學習和認識,以便做到防患於未然。當你的孩子青春期悄悄來臨的時候,那時你還能坦然面的孩子的叛逆,欣喜面對孩子的叛逆,以免遇到問題不知所措,影響孩子健康的心理發展。

總之,除了學習成績,老師和家長們還應更加關注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尤其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幫助他們度過“危險期”, 因材施教促進其個性發展。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形成一股協調一致的教育“合力”,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