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幹不動,70後不敢用,80後不穩定,90後看不上,他們未來在哪

城裡有一個龐大的工作群體,人們習慣了稱之為“農民工”,他們對於城市建設付出了很多血汗,一些工廠年輕農民工朋友也揹負著為企業添磚加瓦的角色,在城市裡他們經歷多個無數日日夜夜。有時候對於家鄉的思想也會留下眼淚,遠在他鄉孤獨和辛苦時刻伴隨他們左右,很多農民工沒有很大的學問也沒有太多的一技之長,只有依靠勞動力從事著城市中簡單又苦力的基礎工作,有些工作可能是髒活累活,但是為了生計他們毫無怨言。

60後幹不動,70後不敢用,80後不穩定,90後看不上,他們未來在哪

從最早的一代農民工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很多年,給他們留下了皺紋和生活的滄桑。60年代後仍然是城市努力工作的主力軍,對於80後和90後農民工來說,這可能只是個開始。每年,源源不斷的外來務工人員進入城市,為城市的發展和建設做出貢獻。目前農民工中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現象,60後,他們幹不動,70後不敢用,80後不穩定,90後看不上。我不禁在想他們的未來在哪裡?那未來咋呢?

60後幹不動,70後不敢用,80後不穩定,90後看不上,他們未來在哪

60後,農村的農民工都經歷了艱難困苦,他們辛勤工作,抱怨不斷,給人以“紮實”的印象。現在,60後最小的也是59歲了。從古至今,這是一個家子。這也是退休年齡。他們應該安全地在家裡度過晚年,但他們在城裡工作。從目前的就業條件來看,60歲的人還沒有達到單位的要求,畢竟,年齡在那裡,身體的耐力可能不如以前。在村裡,筆者還聽到一些60後的叔叔表示力不同心,他們現在真的不能努力工作了,他們註定要在未來的農民工隊伍中被淘汰。

60後幹不動,70後不敢用,80後不穩定,90後看不上,他們未來在哪

70後的農民工不敢用,聽起來可能產生莫大疑問,其實70後年紀也不小了,但相對60後來說,在城市還有他們一席之地,也是目前打工人群中比較多的一代人,那麼為什麼說不敢用了呢?因為70後的人子女也都老大不小了,生活負擔比較大,甚至用錢的地方比較多,可能身負債務,除了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兩人的生活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他們這代人也是一個農民家庭的經濟頂樑柱,是一個家庭的精神支柱,一旦出現什麼問題身為包工頭來說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另外70後這代人比較有主見,在工作中不用心,並且會指使年輕人多幹活,所以70後打工並不受歡迎,很多用工單位因此也不敢用。

60後幹不動,70後不敢用,80後不穩定,90後看不上,他們未來在哪

80年代最早的一代人希望80後的許多人也是最早的享受,因為改革開放始於這一代兒童,當時也被稱為祖國的花朵,現在大多數80年代已經建立了一個家庭,但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農民工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許多人用“高不成低不就”來描述80年代的農民工的生成。有些人曾擔任裝配工,也做過銷售,並做過其他服務每個人的月累都比較多,頻繁的更換工作,無法立足於固定崗位,這是現代80後農民工現狀,有夢想、有衝勁是好事,但是工作不能穩定可能對於有家室的他們來說也是不利。

60後幹不動,70後不敢用,80後不穩定,90後看不上,他們未來在哪

村子裡的人們經常在聊天時評論90後。這一代人是一個在蜜罐里長大的孩子。他沒有種地,沒有吃苦,有學上,有吃的,現在結婚有車有房子更普遍了。根據目前對農民工的城市調查,超過80%的90後農民工認為4000的月工資不願意工作,因此就業單位不喜歡在這些蜜罐里長大的孩子。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似乎用父母辛苦掙來的錢來打扮自己,而現在他們這一代又老,不要等到後來才發現你後悔沒有努力工作。

上述60後幹不動,70後不敢用,80後不穩定,90後看不上,從目前更深層的社會綜合來看,農民工的觀念也和以前發生不小改變,而對於未來,可能很多人不會想太多更多的是或許是擔憂,城市建設和企業發展還是依靠他們來完成,也希望用工單位能真心提高農民工的物質條件。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