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北园“大卧龙”莲藕只剩“独苗”,市民盼公园水塘“认领”

“离省堂,到家乡,正荷花烂开云锦香。”约700年前的盛夏,张养浩辞官归家,提笔写下家乡北园荷花盛开的景象。文中的荷花,正是济南北园具有1800多年历史的“大卧龙”莲藕的洁白花朵。

30多年前,北园还遍布藕池,四季在藕池中忙于生计几乎是所有老一辈北园人的共同记忆。如今的北园高楼林立,“大卧龙”莲藕藕池仅剩柳云社区的两片池塘,老人们搜寻记忆的同时希望发出“征集令”,希望本地的公园池塘“认领”传承“大卧龙”藕。

济南北园“大卧龙”莲藕只剩“独苗”,市民盼公园水塘“认领”

采藕勾起“老北园”的回忆

27日,张养浩故居云庄旧址的云锦池畔,几名散步的市民正驻足观看两名师傅在池塘中采出节节莲藕。干枯的荷叶杆折在水面上,几片巴掌大的嫩绿荷叶悄悄探出了头,有的还没来得及展开卷曲的身子。两名采藕师傅穿着连体防水服,踩在池底的淤泥里寻找着莲藕,然后俯身取出,把整根的莲藕在池水中一荡,黄白色的藕身便褪去淤泥显露出来。没多久,池塘上的小船里便满载莲藕。

池塘边,65岁的赵传亮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遍地藕池”的老北园。赵传亮是柳云社区居民,曾经当过生产队长,是个“采藕能手”。“原来的时候北园到处都是藕池,现在北园大街两边的商场高楼曾经都是藕池。夏天的时候水池里盖着荷叶,荷花都是白色的,非常漂亮。我从20多岁就开始采藕,一年四季基本都在藕池里干活。”赵传亮回忆说。

济南北园“大卧龙”莲藕只剩“独苗”,市民盼公园水塘“认领”

北园的莲藕品种名为“大卧龙”,因藕体粗长形似卧龙而得名。“这种藕的藕节长,藕眼有手指粗细,生吃口感清脆,煮着吃就又面又糯。小时候我们就在藕池里摸鱼采藕,掰下藕的嫩尖儿,用荷叶包起来砸碎撒点白糖吃起来又脆又甜。煮藕还当干粮吃,可以说北园藕养育了我们几代北园人。”

北园人藕池里的“奋斗”

对于“老北园”来说,曾经辛劳的采藕生活练就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性。如今北园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人在藕池中为了生计埋头苦干的经历。清河社区75岁的李春圃在198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采藕便是他年轻时主要从事的劳动。“现在想想那时候采藕真是很辛苦,不过那时候大家都比着干,我最多的时候一天能采六七百斤。”李春圃回忆说。

济南北园“大卧龙”莲藕只剩“独苗”,市民盼公园水塘“认领”

丰富的采藕经验让李春圃总结出一套诀窍,使得他的采藕效率奇高。“荷叶杆不长刺叶小发黄的荷叶连着藕的‘肚脐眼’的位置,这片荷叶凹的位置冲着藕头的方向。所以看荷叶我就能分出藕的位置和走向,用脚踩下去一确定马上就能下手把整根藕扒出来。”即使有诀窍,李春圃同样在藕池里“受了不少罪”。“天热的时候都是光着脚下藕池,被玻璃渣或者石头划伤是经常的事,我们这个年纪的北园人腿上基本都有那时候留下的疤。”

到了冬天,采藕人下水前要砸开厚厚的冰层,然后脚上包着干草穿上用牛皮缝制的“皮袜”踩在淤泥里采藕。“中午就在岸边吃口饭继续下藕池,我有的时候凌晨起来就开始干活,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那个时候人的劳动热情都特别高。”尽管随着城市的发展,北园的藕池变得越来越少,但是当年人们在藕池中的那股“干劲儿”依然伴随着他们的奋斗。

“大卧龙”莲藕待“认领”

随着城市的发展,种植北园“大卧龙”莲藕的池塘渐渐变得越来越少,如今北园地区仅剩柳云社区内张养浩文忠园以及云庄旧址水塘内的“独苗”。为了保留北园莲藕这一地方文化名片,柳云社区连续两年在池畔举行荷花节,在为周围居民献上一份欢乐的同时也为人们传承一段记忆。

“现在我们北园发展得越来越好了,还保留大片的藕池也不现实,这种‘大卧龙’开的白色荷花也很漂亮,我们想着咱们的公园水塘里可不可以种点咱们这个本地传承了1800多年的特殊藕种,不然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济南曾经有这个特产了。”赵传亮说。

与柳云社区相距不远的云锦湖公园(北湖公园)是不少北园居民心中的理想选择。“北湖正好就在北园,荷花也可以点缀湖面。我们也提过这个建议,不过还得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研究决定。”赵传亮建议说,“咱们其他的公园水塘如果适合种植‘大卧龙’莲藕,我们也欢迎有人来‘认领’。”

新时报记者:卢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