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筆記 第二十章: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道德經》筆記 第二十章: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譯:

是與非,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幾何?

人們畏懼那些他們以為不得不畏懼的東西。荒唐啊,人們為何無法從這種狀態中醒來呢?

眾人熙來攘往,沉溺其中彷彿要趕去享受最高的祭祀禮儀一樣,彷彿陽春三月出外遊賞。

我卻像船兒停泊,不動任何念想;就像嬰兒沒有懂事前一樣懵懂;好像沒有任何目的地。

眾人都忙碌不瑕,而我卻遺世獨立,像個傻子般渾渾沌沌。

俗人們聰明有餘,我卻昏昏然;俗人們患得患失,我卻無知覺。

道的體驗如同大海萬里澹澹水波般包容廣大,像長空中吹拂的風一樣無窮無盡。

眾人都有自以為,而我卻顯得愚頑鄙陋,我與眾不同,我推崇從大道中汲取所需。


評註

上一節講了,要想社會真正進步,就要修練提升我們的意識,去體驗道的境界。

本節接著講:一般人與修練者的不同。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有人問一個去過許多國家、遊歷過幾大洲的旅行家,世人的共性是什麼?

旅行家回答說,他們都有懶惰傾向。

有些人覺得旅行家還可以換一種更正確更有效的說法:他們都膽怯。他們躲藏在各種習俗和觀點後面。

尼采講的這個段子①,是老子的好註解。

老子的意思是:人們所畏懼的,是他們感到不可不畏懼的東西:人們因為受到自身感官和理性的限制,只看到有限的聯繫,有限的真理,終身生活在表象的世界中,比如我們把世界區分為高與低、大的與小的,美的與醜的,對的與錯的……而這些不過是我們基於舊有感官和理性所產生的表象世界。荒唐啊,好像永遠也無法清醒過來呢。

法國哲人伏爾泰有三句名言,也可以完美的註解於此節:

“偏見是愚者思考的方式”;

“有些人的思考只停留在表面”;

“將愚人從他們所敬拜的鎖鏈下解放出來是非常困難的”;

真正值得我們畏懼,往往不是外部的事物,而是我們自己心中的障礙,我們已有的知識、成見、自以為是、舊有的思維模式等等。我們依賴這些,但這些東西也禁錮著我們的大腦,我們看不到事物真正的本質,我們因此而患得患得,驚恐憂懼。

“師心自用”簡直是不可避免的,人們的新見解總是建立在舊有見解的基礎之上的,舊有見解實際上構成我們自我的主要部分。

和伏爾泰類似,莊子感嘆的說:

人們總是把已有的成見當成老師,這樣的話,誰沒有老師呢?何必非要知道事物變化而希望客觀瞭解事物的人才會有老師呢?愚者們以自己的成見為老師呢。沒有客觀理性的思考就判斷是非,就象今天去越國而昨天卻已經到了,就是把子虛烏有當真,雖有大禹的神通也不能這樣啊,我能拿這樣的人怎麼辦?②

老子感嘆的說:“荒兮,其未央哉?”:荒唐啊,人們總不能從這種狀態中醒來呢?

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人們只知道“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美是美,醜是醜,善是善,惡是惡……人們不知道有無、是否、美醜、善惡、利害、榮辱都只不過是人類的出於實用目的的一種區分。我們被囚禁在感官和語言的牢籠中,永遠都只能認識到表象、幻象,我們彷彿與事物本體是絕緣的。

“荒兮,其未央哉!”也可譯為:“我們自古就是這樣,而且這種狀況彷彿永遠也不會結束。”荒即廣,廣大久遠。未央,未盡的、無盡的。

這類似於58章:“民之迷,其日固久矣”,人們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只畏懼各種已經認知到利害得失或是刑殺禮法,無法看到事物本質。我們舊有的感官和理性既成就了我們,也限制了我們;我們舊有的“道德”既幫助人們獲得生存的利益,但同時,“道德”也必然被塑造成僵化的教條。

老子認為這是舊有意識維度的必然,當我們到達新的意識維度,自然就能超越。

年青時熱衷於寫詩的馬克思也寫過類似的話:“我們受縛、破碎、空虛、害怕,永遠被鏈鎖在大理石冷冽的存有上”。③


與孔子比較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十五》)

譯:孔子說:大家都說壞,也必須親自複審,大家都說好,也必須親自複審。

評註:

察,就是複審。註解 《說文解字》:“察,覆也。”徐鍇系傳:“察,覆審也”。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論語•子路十三》)

譯:子貢問:一鄉的人都說他好,怎麼樣?孔子說:未必。子貢說:那麼一鄉的人都說他壞,怎麼樣?孔子說:也未必。不如一鄉的好人都說他好,不好的人都說他壞。

評註:孔子看重大眾的口碑,但就算是口碑,也要區分對待。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縱觀老子全書,老子多次提到“母”,母就是道,“道”就是天地萬物之母。(25章、52章)

道是更高的存在,包含著能量、靈體,是萬物的本源、終極真相。

老子為何能獨異於人,因為他能夠直接從“道”中吸取所需,比如能量、物質。

這聽上去過於怪力亂神。

但不妨以開放的心態去看看。

比如中國傳統的的服氣、辟穀之術,就是明證。

《大戴禮記·易本命》說:“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Discovery紀錄頻道曾連續96小時記錄證實,尼泊爾一位冥想少年(Ram Bahadur Bomjan),顆粒不進,而且滴水不進。他至少已經超越現有生存科學記錄,而且沒有脫水現象,也沒有發生褥瘡。

事實上,這名少年已經8個月在樹下靜坐不吃不喝。醫療團隊近距離觀察發現,這名少年半小時只吸氣三次,咽口水一次。

在同一個紀錄片中,印度學術機構對一個聲稱幾十年不進食不喝水,練習瑜伽的老者的兩週封閉觀察,證實他既沒有進食也沒有排洩,但體徵正常。

中國練習過辟穀的人很多,而有的修訓練者聲稱:在辟穀過程中,可以直接從“氣”中獲得能量,並將“氣”轉化為所需身體物質。只要有內觀修練的基礎,通過意願力就可以開啟人體先天存在的能量轉化系統,源源不斷的從宇宙萬物的本源之道中獲取補充。

所謂“氣”,也就是“道”,也就是修練者開啟更高意識維度後體驗到的宇宙萬物的本源、本質。

類似於印度的“梵”。


食母者,可以理解為嬰兒。全書多次提到嬰兒,老子認為嬰兒的意識狀態比較接近於修道者。

也有把母解釋成“乳”的,食乳者,也就是吃奶的嬰兒,意思類似。④


註解:

①《作為教育者的叔本華》,尼采著。

②《齊物論》:“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③《所謂知識分子》,保羅·約翰遜P91,究竟出版社。

④何新《老子新解》,106頁,何新引:《說文》:“母,一曰象乳子也。”段玉裁注《廣韻》引《倉頡篇》雲:其中有

兩點者,象人乳形。《禮記•內則篇》“大夫之子有食母”,食母即乳母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