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科學家研究百萬人發現:吃雞蛋與心血管病風險無關,最佳吃法是...

雞蛋,在營養專家眼裡,雞蛋堪稱“最接近完美”的食物。

約含有7克蛋白質,17種碳水化合物、鈣、鐵等成分,擁有最適合人體需求的氨基酸比例,尤其含有現代人缺乏的磷脂和膽鹼。

反转!科学家研究百万人发现:吃鸡蛋与心血管病风险无关,最佳吃法是...

有人說雞蛋膽固醇高,不能多吃。還有人說,可以隨便吃的。還有說雞蛋“一週不能吃超過七個”的。

不過,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吃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無關;在亞洲隊列中,每天增加一個雞蛋反而降低了心血管疾病風險。

反转!科学家研究百万人发现:吃鸡蛋与心血管病风险无关,最佳吃法是...

No.1 新發現:亞洲人吃雞蛋更健康

為了評估雞蛋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及其團隊,對前瞻性隊列研究進行了分析:

數據來自三項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包括83349名(1980-2012)女性、90214名(1991-2013)女性,42055名(1986-2012)男性。

在長達32年的隨訪中,有14806名參與者發生心血管疾病。大多數參與者每週攝入1-5個雞蛋。

反转!科学家研究百万人发现:吃鸡蛋与心血管病风险无关,最佳吃法是...

雞蛋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結果發現:

在彙總的多變量分析中,每天至少攝入一個雞蛋與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無關。

研究發現,與雞蛋攝入量低的組相比,吃雞蛋最多的組,心血管疾病風險也並未增加。

按地理位置進行分層分析,在亞洲隊列中,每天增加一個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存在相關性;而在美國或歐洲的隊列中則沒有這種相關性。

簡單來說,適量食用雞蛋(平均每天最多一個雞蛋)與總體心血管疾病風險無關,然而,在亞洲人群中卻降低了心血管疾病風險。

No.2 雞蛋,簡單水煮是最佳吃法

水煮蛋在各營養榜單上均居榜首,因為它烹飪溫度低、不加油,營養保存最好。

雞蛋營養排行榜

“有益心臟排行榜”

1.水煮蛋

2.水煮荷包蛋

3.蛋花湯

“蛋白質最好消化排行榜”

1.水煮蛋

2.煎荷包蛋

3.攤雞蛋

“維生素保存排行榜”

1.水煮蛋

2.蒸蛋

3.水煮荷包蛋

No.3 關於雞蛋的6個真相

1

早餐最該吃雞蛋

經過一個晚上,人體需要補充營養,雞蛋能迅速補充消耗掉的營養。早上吃雞蛋,全天的熱量攝入更低,有利控制體重。

2

吃雞蛋,每天1~2個即可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蛋類的攝入量為40~50克/天。水煮蛋每天吃1~2個,煎雞蛋含油較多,一週吃1~2次即可;

並且該指南已經取消了每天飲食對膽固醇的限量,普通人每天吃1~2個雞蛋不會導致膽固醇升高。

3

煮雞蛋,3~5分鐘最佳

反转!科学家研究百万人发现:吃鸡蛋与心血管病风险无关,最佳吃法是...

無論熱水煮還是涼水煮,在煮沸的狀態下保持3~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狀態比較理想,吃起來也最安全健康。

4

“雞蛋+豆漿”不相剋

未煮沸的豆漿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會抑制蛋白質的消化。但只要豆漿充分煮開,這種物質就被破壞,不會影響雞蛋的營養吸收。

5

營養跟蛋殼顏色無關

雞蛋的營養與蛋殼顏色沒關係,而與雞的品種有關。如果在雞飼料中加入添加劑,可使蛋黃顏色更深。選購時若發現蛋黃過於鮮豔,反而需警惕。

6

存雞蛋,要尖頭朝下

反转!科学家研究百万人发现:吃鸡蛋与心血管病风险无关,最佳吃法是...

存雞蛋時,應該大頭朝上小頭朝下、直立豎放。

這是因為雞蛋會“呼吸”,而蛋殼大頭的部分有一些圓形小孔,掌管蛋的“呼吸”,即使蛋白變稀,蛋黃上浮,也不會使蛋黃貼在蛋殼上。

反转!科学家研究百万人发现:吃鸡蛋与心血管病风险无关,最佳吃法是...

科普蘇州

ID: kepusuzhou

反转!科学家研究百万人发现:吃鸡蛋与心血管病风险无关,最佳吃法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