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頭不留髮 留髮不留頭”—明末三慘之江陰抗清守城(1)

乙酉年(1645)江陰抗清守城是江陰曆史上最為悲壯慘烈的事件,江陰民眾群情激昂,為抵制清朝的“剃髮令”合力守城抗清,以彈丸之地與清軍苦戰兩個多月,面對清軍屢次招降誓死益堅,民立雨中受炮,毫無降志,至八月十一日(農曆,下同)城陷後,遭到清軍血腥屠殺,死者無數,與“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並列為明末三慘。

故此時人為之語曰:八十日戴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萬人同心死義,存大明三百里江山。此事多部書籍中有所記載,筆者略述其梗概。

“留頭不留髮 留髮不留頭”—明末三慘之江陰抗清守城(1)

抗清守城的先備條件

江陰是歷史軍事重鎮,當時隸屬於常州府,明中後期因為是蘇松門口,受倭害最烈,故此對武備尤為重視。正德元年(1506)特闢君山教場操練民壯。

嘉靖三十一年(1552),縣令 錢錞倡 舉鄉兵義勇,響應者眾,青陽鄉兵多達千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後數次操練鄉兵、抗擊倭寇,至1645年鄉兵仍普遍存在於各個鄉里,並有火藥、火器、大炮等武器儲備供守城之用。領兵之人亦在實戰中鍛鍊其用兵謀略,如主持抗清軍務的前任典史閻應元,在崇禎甲申年(1644)率領鄉兵抵抗來犯黃田港的海寇,手射三人,以功升英德主簿。在他主持抗清軍務後又出新意,製為鐵鐹,系以長繩,能鉤人於城外。凡守禦之法,殫極智巧。

江陰守城戰事主要為抗擊清軍攻城,其“江海門戶”、“鎖航要塞”的優越條件雖然並未能夠發揮,縣城面積也非常狹小,據崇禎《江陰縣誌》記載:鵝鼻山在縣東北四里,黃山在縣東北六里,綺山在縣東十里,君山在澄江門(時為江陰城北門)外二里,青山在縣西三里。而南門朝宗門則在今環城南路與青果路交界一帶,十方庵在城外距朝宗門一里,由此大體上可推知當時江陰城方圓。但江陰城池卻屢經修築,據崇禎《江陰縣誌》記載,自嘉靖十二年(1533)至崇禎十一年(1638)一百零五年內,先後八次較大規模修築城牆(樓),四次疏浚內城河和外城河,城池比較牢固,分別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三十五年(1556)很好地抵擋住了倭寇的進攻,尤其是在1556年,“倭寇肉薄而攻者四十日,堅不可破”。

此種種有利條件對乙酉年江陰守城起到了很大幫助,守城民眾也給清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至於最後以失敗告終,則完全是因為實力相差懸殊所至。據《澄江守城紀事》([清]季承禹著)記載:康熙三十年,大吏曹禾告假歸,曾謂友曰:“康熙初修國史,追恤江陰陣亡三王十八將。

上嘆曰:‘古斗大之城,喪我七省之兵,我將來亦望如是,敬服!敬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