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嬰幼兒腹瀉,家長們趕緊學起來!

艾灸治療嬰幼兒腹瀉,家長們趕緊學起來!

兒科,又稱“啞”科,臟腑未全,形氣未充,以多發胃腸和外感疾病,由於不會言語,飲食過度,就經常會出現一些腹瀉問題,嬰幼兒消化不良性腹瀉是指嬰幼兒(2歲以下),由於致病性大腸桿菌和腸道病毒感染,或大人餵養不當等原因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亂,一般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便質稀薄、腹痛、腹瀉、哭鬧不適,嚴重一點會便瀉如水,中醫學稱該病為“嬰兒洩瀉”,認為嬰幼兒體質纖弱,臟腑嬌嫩,運化功能尚未完善,一旦飲食不節,寒熱失調,均可致運化失常、清濁不分而形成洩瀉。


艾灸治療嬰幼兒腹瀉,家長們趕緊學起來!


嬰幼兒腹瀉的2大因素

其病因不外乎內傷和外感兩大因素,內因傷食最為常見,不當的乳食餵養,積食阻滯會導致嬰幼兒的脾胃運化失常,脾胃受到損傷就不能消磨水谷,水谷不能轉化為精微物質就會使水變為溼,反過來又致水谷停滯,水和谷不能分別清濁並往下走就會導致洩瀉。

外因:像風、寒、暑、溼、燥、熱六邪也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發病多與氣候季節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夏秋兩季暑溼行令之時最易發病,其它季節如冬春之風寒也是引發洩瀉的重要原因。

嬰幼兒腹瀉的正確艾灸方法

艾灸療法是中醫學寶庫中的瑰寶,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條,燻烤人體的穴位,使熱力深達肌層,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溼、調理氣血、止痛之功效,被廣泛應用於保健治病。

艾灸方法:

患兒取仰臥位,把肚腹部暴露出來,用筆在下脘、氣海、關元、天樞及神闕穴處作記號,家人要安撫好患兒的情緒。

艾灸治療嬰幼兒腹瀉,家長們趕緊學起來!


取出艾條,點燃一端,右手如持筆寫字狀對準提前選好的穴位處施以溫和灸,以局部溫熱不至燙傷皮膚為度。施灸時醫者左手食指背部放於施灸穴位的旁開1寸處(以測定艾灸時的局部溫度,不致把患兒燙傷)。施灸順序是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即下脘→神闕→氣海→關元→左天樞→右天樞),每穴灸10至15分鐘。


艾灸治療嬰幼兒腹瀉,家長們趕緊學起來!

每日一次,連續施灸5天。艾灸治療嬰幼兒消化不良性腹瀉安全無痛苦,一次可見效,值得大家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