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註冊制來了!漲跌幅限制調整為20%,對A股影響幾何?

央視《新聞聯播》4月27日消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

創業板註冊制來了!漲跌幅限制調整為20%,對A股影響幾何?

會議指出,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要著眼於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改革,堅持創業板和其他板塊錯位發展,找準各自定位,辦出各自特色,推動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

記者瞭解到,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後,新上市企業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之後漲跌幅限制從目前的10%調整為20%。

創業板註冊制來了!漲跌幅限制調整為20%,對A股影響幾何?

科創板已經實施註冊制且運行穩定位

創業板實施註冊制之前,A股市場科創板已實施註冊制,科創板於去年6月13日開板,迄今將近一年,其實施註冊制情況或許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

證監會易會滿就曾表示,科創板是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證監會將在總結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的經驗基礎上,加快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

易會滿彼時表示,註冊制是資本市場牽一髮動全身的改革舉措。試點註冊製為資本市場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透明度的提升。這個透明度表現為上市公司、申請企業的高度透明度。一切都要接受全市場的檢驗,是非常公開透明的。第二個透明度就是證監會,原來從核准到註冊,這也是一個透明度的轉換,我們可以主動地接受全社會對證監會以及包括交易所的監督。

易會滿彼時還表示,註冊制的另一項重大改革方向是市場化,通過改革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從市場的准入到上市公司的定價,到再融資,到退出到持續監管,一切尊重市場規律,按市場化的要求,來處理利益相關方、中介機構、投資者、監管者之間的關係。

從科創板開板之後實際運行情況來看,總體運行平穩,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不到一年時間,科創板申報企業已突破250家,申報企業基本已涵蓋全部上市標準,以往A股沒有的特殊表決權企業以及紅籌上市標準企業也均出現在申報企業中。

如何與科創板錯位發展?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3月22日表示,創業板改革會重點抓好註冊制這條主線,同時會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礎制度方面做出一些改革安排。

在板塊定位上,多位專家認為,創業板要著力服務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以及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業模式的“兩高六新”企業,不對擬上市企業做行業限制。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創業板與科創板必須是互補競爭。深交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地位較為重要,也是世界知名的區域性股票交易所,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應大幅降低企業掛牌門檻。

在行業覆蓋方面,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指出,當前科創板產業鏈主要是由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及新能源六大領域組成,未來創業板需要有所區別。美國納斯達克市場雖有50%的上市公司屬於高新企業,不過仍有一些是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

“應當關注擬上市企業的成長性,無論是來自傳統行業,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只要企業能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具備高成長性,創業板就應當為之提供發展壯大的平臺。”李湛表示。

在准入方面,多位專家認為,創業板投資者准入方面可延續現行規定,以保障市場流動性和改革措施平穩落地。

此外,退市制度應有一定區別性,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指出,科創板是一個沒有存量IPO企業的市場,但創業板不是。創業板的退市制度是否普遍適用於新上市企業和存量上市企業,有必要進一步明確,畢竟兩者的上市標準是不一樣的。

首批企業何時亮相?

業內人士表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是借鑑科創板經驗,時間無疑將大大縮短。且創業板註冊制改革預期已久,交易所方面準備得更為充分,相關技術系統、人員配置等方面的準備已就緒。

業內普遍預期,註冊制框架下的創業板首批企業年內將落地。

根據證監會數據,截至3月26日,IPO排隊企業數量為416家(不含科創板),其中主板157家、中小板76家、創業板183家。這180多家創業板公司是否將按照新規上市,還需要監管部門予以明確。

A股市場影響幾何?

業內人士認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和資金明顯分流。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表示,按註冊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全面、完整、準確地披露信息,並且把信息披露作為市場監管、投資者保護的重點。在這種市場手段的制約下,擴容節奏就不可能很快。

從科創板經驗來看,其沒有對大盤造成資金分流,而創業板開通時同樣未對A股造成明顯資金分流。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指出,從創業板開通時情況來看,無論是創業板發行第一批個股(2009年10月30日),還是第二批個股(2009年12月25日),對A股市場並未造成顯著影響。

創業板註冊制來了!漲跌幅限制調整為20%,對A股影響幾何?

華泰證券分析,資本市場改革及A股在全球市場的配置價值是外資長期持續流入的主要原因。同時,當前A股估值均處低位,具有較高性價比,有助於吸引外資流入。

此外,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將進一步抑制炒殼行為。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贇表示,創業板多是中小民企,註冊制改革將使得“殼資源”貶值,抑制投機。同時,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已在海外上市的創新創業企業迴歸A股。

哪些板塊將受益?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創業板註冊制一是利好積累較多中小企業項目的券商。因為創業板市值較小,一直以來,中小券商是承銷主力。

二是利好中小市值的創業板股票。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將顯著提升創業板市場活力,再疊加前期再融資新政利好,中小市值創業板個股將更為活躍。

三是利好有直接融資需求且發展速度較快的板塊,例如TMT、生物醫藥等成長行業。

四是利好擬分拆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目前已有部分A股上市公司擬通過分拆子公司在創業板上市。

五是利好項目儲備豐富的創投企業。

平安證券分析師魏偉表示,創業板成為註冊制改革首站,市場優勝劣汰將催生一批優質新興企業並增強白馬龍頭效應,新興產業、頭部企業及券商龍頭將最為受益於制度紅利。

巨豐投顧分析師朱華雷指出,預期科技類題材為代表的概念股將受到市場青睞,在政策利好消息刺激下,再度迎來新一輪反彈行情。

華金證券在分析創業板註冊制試點推行可能的市場影響時認為:一、創業板新股供給增加,但市場對於註冊制試點擴容的擔心可能在科創板試點後有所減弱;二、加速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兩級分化加劇,質優公司更獲追捧;三、註冊制試點短期可能利好的主題:券商、創投類公司、試點後首批上市新股;其中,1)券商類,尤其利好本地和中小券商,建議關注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國金證券等;2)創投類,建議優先關注持有深圳創投公司股權的上市公司,包括大眾公用、電廣傳媒、同方股份等;3)創業板註冊制試點後首批上市企業可能是經過多方挑選的,預計短期市場關注度會極高。

◆來源: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網、第一財經、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在一個月內與本公號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