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春節你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

昨晚粉絲髮來這樣的求助:

心理學:為什麼春節你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

泥萌怎麼看?春節來了,同學聚會也在我們身邊大面積出現啦,那究竟要不要參加呢?

我就臨時採訪了幾位微信好友,看看他們是怎麼回答的:

小A:同學聚會?一言難盡啊,還是別參加了,其實就是相互攀比,平時生活都沒什麼交集了,參加也沒什麼實際意義!

小B:同學聚會還是算了,我去參加同學聚會,我老婆足足一個月不理我,生怕我和初戀舊情復燃。

小C:剛參加工作那會還參加過幾次,現在不想參加了,混得好的被熱捧,為日後有事求助鋪路,都是以利益為主啦。

小D:平時玩的好的幾個去,那就去下,若他們不去,就不會去了,因為和其它同學平時又沒啥交集的,坐著一起也尷尬,沒話找話。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大多數人對現在的同學聚會都沒什麼好感,為什麼會這樣?

喬娃於是對參加者的心理進行了剖析,總結了下面五大原因。

心理學:為什麼春節你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

炫富攀比的社交遊戲

現在的同學聚會上一般就是兩種畫風。

一種畫風就是認為自己混得好的同學,在聚會中表現得異常活躍,以自認為得體的方式談笑風生,互相吹捧而得到心理滿足。

另一種畫風就是混得不好的同學,縮在角落,各自無聊地玩著自己的手機,雖然置身在喧鬧中,卻孤獨無比。

混得好的同學把同學聚會變成了一個互相攀比的社交遊戲,因為在很多人的心裡,已經認同了窮就是原罪的理論。

男同學們在觥籌交錯之間,相互詢問著海外房產,打算移民哪個國家?現在在投資哪個芯片股?

女同學們已經不侷限於曬包曬表,會聊聊微整型,玻尿酸,以及在香港哪個醫院打HPV比較好

這些對另外一些人來說,根本就是另一個世界。

表面上懷念著遠去的青春歲月,實際上是來窺探彼此過得怎樣。

所以讓在場的大部分同學都打心底討厭這樣的聚會,因為這個世界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而且離畢業的時間越久,這種現象就越明顯。

畢竟收入差距 ,社會地位,個人閱歷這些客觀原因存在,使同學聚會不得不淪落為,攀比,吹捧,置換資源的一場社交秀場。

心理學:為什麼春節你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

心理學:為什麼春節你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

出軌的溫床

很多混的不錯的男同學,還會把同學聚會當成獵豔的地方。

畢竟在上學期間,情竇初開的時候感覺是最美好的。但那時既沒身份也沒時間更沒錢去談情說愛,現在可以利用同學聚會的契機來彌補之前的遺憾。

所以同學聚會的流行說法是,拆散一對是一對。

導致現在同學聚會前,另一半都是全城戒備,寧可強迫他不參加,也絕不允許有陣地失守的現象發生。

當然不是說去參加聚會就會出問題,大部分情況都是,見到了初戀或當初有好感的同學,卻發現花容已逝,身體發福,全然無感。

參加完聚會後更是覺得失望和索然無味,這樣的同學第二年就基本不會再去同學聚會了。

心理學:為什麼春節你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

害怕尬聊

其實現在的大部分同學除了微信群裡偶有一兩句對話,平時生活都是沒任何交集的。

參加聚會,從剛進門寒暄歡笑開始,就開始暗流湧動,不間斷的夾雜著沉默和尷尬的笑語。

甚至吃到一半時還想不出旁邊坐著的人的名字,就怕他突然開了口,叫了自己的名字。

因為各自的生活都是平行線,剛開始客套話已經說完,一餐飯下來,隨著時間的流逝,尷尬度越來越上升。

終於撐到酒席結束,如釋重負。這樣想來,何苦費時費力去參加這樣尷尬又拘束的聚會?


心理學:為什麼春節你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

心理學:為什麼春節你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

打破了內心的秩序

朋友曉敏是我們當地的一名公務員,她有一次應邀去省城參加大學同學聚會,去之前還自信滿滿的。

自己體制內工作穩定,家庭幸福美滿,雖然比上不足,但比下綽綽有餘。

結果在同學會上,不說男同學們的成就,就說女同學們,這個是創業公司CEO,那個已經移民美國,最不濟的睡自己下鋪,每次考試都要掛幾門的妹紙都在談區塊鏈。

而且發現她們的話題,自己一個也插不上嘴。

當初追求自己的那些男同學,現在看起來個個比自己的老公混的好,心裡這個不甘和失落,已經無法形容。

回想當初自己年年一等獎學金,畢業後又考上公務員,雖然沒有大的成就,但也是開掛一樣的人生,父母眼裡的驕傲。

沒想到這幾年過去了,自己如井底之蛙,去了趟同學聚會才知道自己看到的世界,和別人的不一樣。

曉敏活生生被那些參照物抽了一記耳光,回來以後足足鬱悶了半年,發誓再也不參加這種同學聚會了。

心理學:為什麼春節你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

花不花錢都不爽

同學聚會如果採用AA制,現在的同學會都會選在價值不菲的五星級酒店,除了同學參加,還會邀請老師,加上要送的禮品等,

A下來,至少也要人均500-1000元。

但是參加完聚會後,90%的同學都會覺得不值,花這個錢,還不如帶全家老小一起出去K一頓,自在又舒服。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同學中有發跡者,一般就不需要全體AA制了,會一個人或幾個人包下所有的費用。

但是事後卻往往聽說:

有什麼了不起,有點錢就擺闊


就讓他付好了,反正錢多的是


買單的往往是當年的學渣


任何人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誰也不想當冤大頭,所以這種買單方式基本沒有下一次。


心理學:為什麼春節你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同學參加完聚會後,會覺得失落和惆悵呢?

因為大部分同學在參加聚會時,在這個過程中,會再一次體會回到當年在你們班上,你會處的那個心理位置上。

而此刻,你又會完好如初的處在當初的那個位置上,甚至有時還會倒退幾名,因為同學中往往有幾個逆襲者,大家會自動重新排列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

因為大部分同學都是普通人,你會發現,自己曾經是普通的,現在還是如此的普通,沒有半點長進。

所以現在的同學聚會,大多數人都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就如有些網友早已看破的:

該聯繫的,早已聯繫,


該疏遠的,不會因為聚會而改變,


那麼聚會所剩下的意義就是:在平庸無聊的生活中,短暫地,口事心非地潦草取暖。


心理學:為什麼春節你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

也有人說:”你心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你眼中的世界便是什麼樣的。“

別人混的好壞,與你何干?你混的好壞,又與他們何干?

只要以一種平常心參加聚會,回憶青春,敘敘舊情,吃好喝好。無論”炫“還是”比“,都只是一個聊天內容,你若不敏感,沒人會在意的。

如果你生活比較閒,這當然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社交方式。

也有人說,同學是多好的資源啊,幹嘛不利用?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別忘了資源都是價值對等的條件下進行互換的遊戲,你想得到別人資源的同時,你要想想你拿什麼去和別人換?

最後喬娃想問問大家,今年春節,你會參加同學聚會嗎?別忘了留言告訴我哦。

你參不參加同學聚會,沒人會記得,但你的留言,轉發,點贊,喬娃都會銘記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