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雙標”成立,我都能證明我是吳彥祖——你絕對見過的神邏輯

做人守規矩,說話講道理。

但是在現實中往往還有很多看似有道理,但其實是“偽邏輯”的東西。比如下面這些語句,看看你能不能看出一些邏輯問題!

測試題

第一題

A:“這個學校管理真是有問題,完全是家長制作風!”

B:“你為什麼這麼說呢?”

A:“因為他們把學生都當小孩子看呀!”


第二題

父母教得好,孩子就會尊重人,你看這孩子這麼有禮貌,他的家教一定很好!


第三題

A和B是舍友。

A:我想睡覺,麻煩你把音樂關掉?

B:我只是在聽周杰倫的音樂而已!

A:換個時間在聽吧,我想休息一會。


上面這三段話,不知道你看出有什麼問題沒有。

如果“雙標”成立,我都能證明我是吳彥祖——你絕對見過的神邏輯

如果你用日常的說話標準來看,這三段話其實是非常符合常理的。

但是如果通過邏輯解構的話,你就會發現它們的問題其實很大!

邏輯問題

比如學校家長制作風問題。

這個問題看起來A是回答了B的問題。但是實際上呢,他的回答方式其實是把前面的話又重複了一遍!就如同因為家長制作風,所以家長制作風一樣。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A的回答只是說了家長制作風的定義——把學生當做小孩子來看,並沒有說出任何的理由。猛地一聽好像回答了相關的問題,但是其實只是話語的重複,回答相當於什麼都沒說!

再比如第二句,家教的問題。

道理上是沒錯,但是如果這個說話邏輯成立的話,那基督教愛人,你也愛人,所以你就是基督徒這個話也就是對的了!

還有第三句,這個對話其實隱含了一個邏輯,就是我的事比你的事重要,這憑什麼呀?

“雙標”邏輯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不以為然。生活中大家感覺對就好了,那又功夫分析這麼多邏輯!

但是如果不講邏輯的話,生活中就會出現很多“雙重標準”的問題。

比如田園女權,一邊高呼男女平等,一邊要求男人必須養我。

又比如商業買房,房價漲了算我得利,房價跌了,就打砸售樓處.....

反正一切對我有利就對了!

如果“雙標”成立,我都能證明我是吳彥祖——你絕對見過的神邏輯

這種“雙標”的情況在邏輯學上還有個非常經典的案例,那就是著名的“半訟之費” !

半訟之費

這話說在古希臘有個機智的老師收了個機智的學生。

他們約定老師教學生打官司,這學費呢學生先付一半,在學生打贏人生中第一場官司之後再另付一半!

可誰知這學生畢業之後一直不打官司,這下老師就急了,你不打官司我收不了學費呀!於是他就像到了一個主意,我自己和你打官司!

他的邏輯是這樣的:

如果學生贏了,按照約定他該付我學費;如果他輸了,按照法律他也該付我學費,這樣的話無論輸贏他都要給我學費!

但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老師的那套學生也會:

如果我贏了按照法律我不該給你錢,如果輸了,按照約定這不構成我給錢的條件,所以這官司無論輸贏我都不用給你錢!

這站著他們各自的說話角度,好像說得都對,都有道理!但是這又不是量子力學,薛定諤的貓,不可能即給錢又不給錢吧!

如果“雙標”成立,我都能證明我是吳彥祖——你絕對見過的神邏輯

邏輯謬誤

其實呀你別看這倆師徒說辭迥異,講到都有道理。但是如果你把師徒說話的具體含義去掉,然後他們說自己觀點的部分用字母代替,很自然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用的就是同一種邏輯,那就是

如果p(按照法律)則q(賠錢/不賠錢)

如果非p(不按法律按約定則q(賠錢/不賠錢)

p(法律)或者非p(約定)

————

所以,q(賠錢/不賠錢)

如果“雙標”成立,我都能證明我是吳彥祖——你絕對見過的神邏輯

上面這個推理形式在邏輯上是完全無效的!

因為根據邏輯規則,論據必須相容一致。如果在論據中包含著p∧非p這樣矛盾的命題,那麼其實你就可以導出一切你想要的東西!

因為無論條件怎麼變最後推出來的都是q!

而這其實就是“雙標”問題的所在。

採用雙重標準,在自己說話的前提中就有非常矛盾的地方.....

“雙標”之後,我=吳彥祖的證明!

這“雙標”就好像是我們都知道1+1=2。

但是,現在你在承認1+1=2的基礎上又告訴我1+1=1一樣!

如果上面的邏輯成立,我想我能做成如下的具體推理:

我和吳彥祖是兩個人!

但是根據前提條件1+1=1。

我是一個人,吳彥祖也是一個人,我和吳彥祖加起來等於一個人,那麼我就是吳彥祖!

怎麼樣,邏輯完美沒有任何問題吧!

即然能證明我是吳彥祖這麼美好的事物,那想想“雙標”也沒有任何問題呀....

但是要知道這個1還可以是貓,是狗,是任何可以是的東西喲....

同樣的“雙標”說法,某某是一個人,禽獸也可以是一個人,所以......

如果“雙標”成立,我都能證明我是吳彥祖——你絕對見過的神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