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連載」翠湖文化圈與百位名人(下)

「原創連載」翠湖文化圈與百位名人(下)

雲南大學會澤院

(續接上期)

螺峰街口與大興坡交匯處,時有一售五香花生的小店。店售花生深受市民及雲大、聯大師生喜愛。羅隆基尤愛光顧。時人把這種花生戲稱為“羅隆基花生"。李埏回憶:“吳晗先生也愛吃。有一次我專門到景星街去買了瓶酒,再到這裡買了包花生,去府甬道與吳晗喝酒。”

螺峰街東邊是大小梅園巷,因自號“萬樹梅花一布衣”的髯翁舊居在此而得名。孫髯翁對科舉考試時搜身做法非常不滿,雖學識淵博而終身不應試,以布衣終老。他常撫梅示志,故居得名“梅園”。

1937年,楚圖南在雲大中任教時,就在大梅園巷居住。大梅園巷26號是畫家蕭士英上世紀50年代的舊居,小梅園巷3號大院,是朱德元帥任雲南省會警察廳廳長時的舊居。此院與紅花巷4號同為朱德舊居,兩院相通,稱上下院。建國後朱德將日居移交給國家,現在是朱德舊居紀念館。

小梅園巷內還有一處一進兩院的四合院,是殷承瓛的舊居。殷承瓛,陸良人。清廩生。護國元老。著有《中國曆代經界紀要》、《各國經界紀要》、《經界法規草案》等。1908年,殷承瓛、李根源、羅佩金等推薦蔡鍔來昆就職。蔡鍔與殷承瓛既是結拜兄弟又是留日同學,初到昆明就住小梅園巷。

小梅園巷還有龔自知、祿國藩的住居。龔自知,大關人。民國時雲南省府要員。建國後歷任雲南省副省長、民革雲南省委主任委員等職。祿國藩,彝族,彝良人。辛亥先驅。1949年隨盧漢起義。

小梅還有林除生、“五華五子”之一的戴炯孫舊居。戴炯孫,昆明人,清道光進士。五華書院肄業。戴博學工詩,與池生春、李於陽、戴淳、楊國翰並稱“五華五子”。著有《明史名臣言行錄》、《昆明縣誌》、《諫垣焚餘草》、《知非續錄》、《味雪齋詩文鈔》、《味雪齋日記》等。曾為翠湖九龍池寫銘作序。

「原創連載」翠湖文化圈與百位名人(下)

現今的梅園巷、圍牆內為朱德故居

今華山西路與原登華街南口的一座二層樓房,是顧品珍舊居(現已不存)。顧品珍,昆明人。曾任雲南陸軍講武堂教官,參加重九起義、護國戰爭。1921年率軍倒唐(繼堯)。任滇軍總司令兼任雲南省省長。次年2月底,與唐繼堯部作戰陣亡(編者:一說自殺)。

登華街上還有地下黨員、民主人士白小松舊居,及張天放的舊居。張天放,騰衝人。早年參加辛亥騰越起義和“五四”運動。建國後歷任雲南農林廳長、民政廳長,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

翠湖南面的武成路(今人民中路)是昆明一條繁華的商業街道。武成路東段的華山小學是徐悲鴻1942年舉辦勞軍畫展的地方。

武成路東靠北的保和巷,曾住有書法家趙光。趙光與王文治等人有清代書法小四家美譽。

武成路中段北廊吉星巷,有時任昆明市長的楊竹安舊宅(現已不存)抗戰時期畫家張善孖來昆時就住在這裡。

翠湖東路靠青雲街,有張衝舊居(現已不存)。

翠湖東路與大興坡腳靠北處,是孫渡舊居(現已不存)。孫渡,陸良人。陸軍講武堂畢業滇軍將領。抗戰勝和時在江西九江接受日軍投降。建國後任雲南政協第二、三屆委員。

翠湖東路大興坡腳靠南處是龍雲未長雲南省政之前的舊居,與其緊鄰的是盧漢的法式豪宅。這裡接待過很多國內外政要和知名人士。200年12月該它被公佈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盧漢公館佔地2500平米,1948年擴建前大部是錢南迴門生陳榮昌捐資倡建的“錢公祠”,俗稱“草公館”。錢公同建成後成為翠湖一大景觀。1935年陳榮昌逝世後,其神位入祀錢公祠,祠匾改鐫為“錢陳二公祠”。

「原創連載」翠湖文化圈與百位名人(下)

翠湖南路邊現今的盧漢公館

翠湖南路19號,是護國元老趙又新的祠堂“趙公祠”。趙又新,鳳慶人。曾任雲南講武學校校長。護國戰爭中功勳卓著。1920年在四川瀘州被川軍圍攻,自殺殉難。

趙公祠在清代為官家驛站皇華館。林則徐第一次來昆任雲南鄉試主考官時,就住在皇華館。1922年為祭祀趙又新,皇華館改建為趙公祠。民國時陳榮昌任館長的“國學專修館”也設在趙公祠。隨後在趙公祠又建立昆明市立又新小學(現僅存牌坊式大門)。1988年趙公祠被公佈為五華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公祠對面一大排房屋,是滇系軍閥胡若愚舊居(現已不存)。

胡若愚舊居背後,面翠湖的房屋是由雲龍、梁之相的舊居(現已不存)由雲龍,姚安人。清光緒舉人,北京京師大學堂畢業。曾任雲南教育總會副會長。參加辛亥大理起義。著有《定庵詩話》、《人生之大問題》、《北征日記》、《滇故瑣錄》等。民國時期《雲南日報》創協辦者。梁之相、建水人。燕京大學畢業。著有《雲南叢書提要》、《雲南方誌考》等。書畫家。多才善藝,別號“十二萬卷樓主人”,藏書為近代雲南私家之冠。

現翠湖東路65號的兩層西式洋房,是龍雲、盧漢主滇政時省府要員陸子安舊居。

陸子安舊居處南邊是黃公東街,街上有黃公祠。黃毓英,會澤人。1908年與楊振鴻等在緬甸創辦《光華日報》併成立同盟會仰光分會。與唐繼堯、蔡鍔、李根源等策動重九起義。1912年遇伏身亡。孫中山贈“忠烈千古”匾。目前黃公祠只存一座毓英亭,亭內懸掛的“乾坤正氣"匾為孫中山親筆。黃公祠舊址現為武成小學毓英校區。

黃公祠坡下東面是一丘田。劉文典教授曾居住在這裡。

被譽為“中國現代民族學巨擘”、“西南歷史學泰斗”的馬曜曾居北門街,建國後初居圓通西巷,在雲大任教時居青雲街雲大校舍,後任雲南名院校長時居住在蓮花池畔。

曾翻譯《悲慘世界》的翻譯家李丹、方於兩教授,晚年居住在雲師大建設路地臺寺校舍。

青雲街上的省文聯大院,過去曾是滇軍將領金漢鼎等人的故居。北門街省歌舞劇院原是作家徐嘉瑞教授,作家劉澍德、李喬,詩人曉雪,舞蹈家刀美蘭、楊麗萍,歌唱家黃虹等人的舊居所在。

「原創連載」翠湖文化圈與百位名人(下)

與翠湖文化圈息息相關的名人,遠不止這麼上百位。僅僅這些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明星,就足以讓昆明歷史文化名城光耀奪目。

(完)

原創連載自:《天雨流芳》滇之文化 · 國之重器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