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醫生直擊美國疫情:暴發或源於早期“不以為然”非常願意學習中國治療經驗

華人醫生直擊美國疫情:暴發或源於早期“不以為然”非常願意學習中國治療經驗

4月11日,美國紐約布朗克斯區,醫護人員將患者送入醫院 新華社發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李國輝 實習生 吳曉瑩

海外疫情仍在持續全面暴發,美國紐約已成為世界疫情的“震中”,確診與死亡人數仍在不斷上升,來自紐約州的華人醫生杜雲怡(應受訪者要求使用化名)告訴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美國疫情的嚴重源於早期從官方到民間的“不以為然”。她認為,病毒不是屬於某一個國家的,每個國家都需要有自己的承擔,中美之間以及與其他國家之間,需要更多的合作與信息共享,共同解決問題。

紐約州疫情也有“冷熱不均”

來自紐約州湯普金斯郡的一個大型社區醫院內科住院醫生杜雲怡曾在中國的三甲醫院和新加坡的醫療機構工作過,她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自疫情暴發後,她就取消了原本定好的休假,並投入了醫院的急診工作中。

如今,紐約市的疫情讓人揪心,但紐約州的各個地方並非同樣水深火熱。杜雲怡表示,湯普金斯郡位於美國中部,總確診人數100多人,其所在的醫院目前只有6名新冠肺炎病人住院,其中4人在ICU接受治療。為了支援紐約市已經出現嚴重擠兌的醫療系統,醫院已經派出了至少有8名醫生在內的醫護團隊前往紐約長老會醫院,或將接管其中一個病區。與此同時,醫院已經騰出了10張以上ICU床位,或將接收更多來自紐約市的重症患者。

杜雲怡說,在美國疫情持續暴發後,來自當地大學、社區的人都向醫院捐贈了大量的防護物資,其中本地社區的華人團體不僅自發組織起來捐錢捐物,還向醫院捐贈了上萬個口罩。為了保證對醫院的持續供應,不少當地社區的志願者還自發組織起來,在體育場上擺開縫紉機,給醫院製作用於病人的口罩。

她特別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此前“病毒源頭論”鬧得沸沸揚揚,但她所在的醫院和她認識的醫療界人士、居民、患者,都是以科學的態度看待病毒的傳播,知道中國和美國的病毒分型都不一樣。杜雲怡認為,美國的一些政客和媒體喜歡“作秀”,但科學界和有學識的人不會因此而失去判斷力,更多的人相信權威科研機構的分析。

與此同時,1月底開始武漢疫情暴發後,國內各省市紛紛派出醫療隊前往支援,4萬多名中國醫護人員不計生死、不計報酬自願報名前往,她認識的許多美國醫生都為此感到震撼,稱這是一種英雄的行為。

中美之間需要信息共享共同解決問題

截至4月13日,美國的確診人數突破了55萬,美國總統甚至宣佈50個州進入“災難狀態”。杜雲怡認為,這在美國是“史無前例”的。如今,美國的失業率已經到達了很高的狀態,宣佈進入“災難狀態”應是針對美國經濟的保護和應對的政策。

杜雲怡認為,美國疫情之所以如此嚴重,在於早期過於“不以為然”,從官方到醫療機構到普通民眾,都輕視了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和破壞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最早對中國發布了旅行禁令,卻沒有對歐洲疫情的暴發進行有效應對。

杜雲怡認為,病毒不是屬於某一個國家的,每個國家都需要有自己的承擔,中美之間以及其他國家之間需要共享信息,共同解決問題。美國醫療專家非常願意學習中國的經驗,但由於中美的語言交流障礙以及診療程序上的差別,許多來自中國一線的治療經驗無法很好地傳播到美國。即便是翻譯成英文的一些診療方案,也由於在名稱、用藥流程等方面完全不一樣,導致參考過程中比較費力。

杜雲怡說,她希望中國能在疫情防控與治療上總結出更多具有數據支撐的經驗,給全球疫情的控制提供更多的參考。“中國在切斷感染源和傳播途徑等方面給世界提供了樣本,但如果能夠給世界提供更多基於數據的治療方案,對世界的貢獻會更大。”

【對話】

A 針對“病毒源頭論” 身邊美國人更相信科學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您認為,為什麼美國的疫情會出現如此大範圍的暴發?

杜雲怡:剛開始的時侯,美國確實沒人想到過這個病毒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他們甚至認為這是流感或類似流感的一種病毒。大家有點不以為然,不單單是政府方面沒有一些強有力的措施,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也普遍是這樣一種觀點。所以,美國在一些防護上的準備做晚了。此外,美國其實很早就對中國實行了旅行禁令,卻沒有對歐洲疫情的暴發進行有效應對。歐洲疫情暴發後,有一段時間美國的機場是爆滿的,大量的人從歐洲飛到美國來,且都沒有防護措施。我覺得這部分歐洲人可能對後面美國疫情的暴發起了很大的影響。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中美的官方與民間此前在“病毒源頭論”上有一些碰撞,您身邊的美國人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杜雲怡:我在醫療系統裡,從來沒有聽到有人質疑說這個病毒是從中國來的,病毒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且現在美國的病毒分型也與中國的不一樣。我接觸過很多病人,他們也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個病毒的源頭是不是武漢,也沒有質疑過病毒到底是人造的還是天然的,我想這在大部分人心中根本不是一個可以質疑的問題,他們更相信來自科學的數據和研究到底病毒源頭是哪裡。包括有病人問我,聽說這個東西的中間宿主是穿山甲,通過穿山甲傳染給人類,這是不是真的?

B 針對全球疫情 中美應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您認為中國和美國以及與更多的其他國家之間,在疫情的處置和救治上有哪些經驗可以互相借鑑?

杜雲怡:病毒不是屬於某一個國家的,每個國家都需要有自己的承擔,中美之間以及與其他國家之間需要共享信息,共同解決問題。每個國家都有很多經驗是值得學習的,哪怕不一定能夠在另外一個國家實施。

比如中國很早就對武漢進行了封城,阻止了傳染源向其他各省市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傳播,大量醫護人員從各個省市去支援武漢,義務支持、義無反顧,不計生死不計報酬,去面對一個未知的病毒,這個舉動在美國人看來是非常英雄主義的。然後還有針對疫情防控的一系列措施,都是非常值得借鑑的。

而在美國,早期雖然控制不力,但是現在也有了很多的成果出來,比如現在已經有試劑盒能夠在5分鐘之內檢測新冠病毒,這讓我比較震撼。在整個紐約州,還把檢測下沉到社區,建立了drive through,即流動車輛檢測點。很多輕病病人都要求在家裡待著,所以我們在醫院門診現在都是用遠程醫療系統。一些治療新冠的藥物也在臨床試驗,開展得如火如荼。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國內的疫情暴發之後,有4萬多醫護人員自願請戰去支援湖北和武漢。紐約市的疫情暴發之後,我們也瞭解到有很多醫生自發去紐約支援。您和身邊的同事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杜雲怡:國內疫情暴發的時候,很多醫生都會來問我,是不是國內其他地方的醫生護士都自願去支持武漢,他們都覺得這是非常偉大的一件事情。在美國雖然支援紐約的人也很多,但可能不會達到中國那個數字,大部分都是以個人的名義。美國有私人醫院、非營利性醫院、教會醫院等不同體制,僱傭體系跟中國不一樣,醫生自發去紐約市支援,可能就必須辭掉當前醫院的職位,或者去支援後不知道原來的工作還能不能繼續,可能要重新找工作。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醫生去紐約支援,我覺得他們同樣是很偉大的。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在治療經驗上,中美之間是否可以相互借鑑?中國的治療經驗是否可以為美國的醫生提供可供參考的方案?

杜雲怡:我認為美國人其實是非常願意學習中國的經驗的,我們醫院的傳染科醫生、 ICU的醫生,他們早期都會問我說,中國在治療上有什麼經驗、有什麼好的主意能否跟他們分享一下。我確實也跟他們分享了挺多,包括國內的診療指南和方案。

但我覺得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中美兩國之間在語言交流上有很多不暢,很多中國一線的治療經驗都沒有辦法很好地傳播到美國。或許中美科學家之間很多人在溝通,但中間還是存在比較多的障礙。

還有一個問題是,一些中國醫生比較偏向於經驗,但可能還未進行數據的研究。而在美國會比較講究數據上的證據,比如說有多少例病人用了俯臥位以後是有效的等等。所以我覺得,如果能夠給世界提供更多基於數據的診療方案的話,中國對全世界控制疫情將會有更大的貢獻,我也很希望來自中國的經驗能夠讓更多美國人信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