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有哪件事情是做完了的?”如何告别职场假勤奋

“告诉我,有哪件事情是做完了的?”如何告别职场假勤奋

前两天朋友小王对我说,他被劝退了,现在的他很沮丧,毕竟毕业之后就进公司就没动过,心中不舍,重点是这一下子打得他措手不及,想起刚买了车,每个月还要还车贷,不免有些慌。

听到这个消息,我震惊了一下,因为在我印象里,他的能力并不差,我问小王,你之前不是做得好好的嘛,老板对你也挺看中的,看你还老发加班的信息,怎么说被劝退就被劝退了呢?

小王说,哎,来了个新领导,想把业绩提上去,我每天加班加点干活,但他觉得我做事效率太低了,就把我给劝退了。

细聊之下,原来小王的新领导也不算冤枉小王,小王虽说每天都加班加点,很忙的样子,但实际上产出比并不高。

小王每天一上班就是先刷刷微博看看今天有什么热搜八卦,要不就是找人聊天,吃点东西,这样一上午就过去了。下午想开始的时候又总是忍不住分神去做其它的事情,临下班了发生今天的事情做不完了,点个外卖加班继续做。

领导交待给他的任务不到最后时刻决不做,毕业3年下来一直是以同样的方法做同一份工作,下班也没有进行自我提升充值。之前的领导则吃小王这一套,觉得小王是个勤奋上进的好孩子,很有责任心,时常加班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换了个领导换了个做事风格,新领导雷厉风行,讲求结果效率,而不是以工作时间长短来衡量工作做的好与坏。

结果效率是什么呢?

比如小王1个月去谈了10个客户,但一单合作也没有成,这叫结果效率低。小王花了1个月时间,谈了2个客户,全成合作客户了,这就叫做结果效率高。

“告诉我,有哪件事情是做完了的?”如何告别职场假勤奋

1、不要用假勤奋覆盖自己的本质上的拖延

心理学研究者黄河精曾说“你以为的勤奋努力,其实是在拖延回避。”

曾经的黄河清学生时代,按他自己的说话是无比灰暗,曾把自己的学习的课程排得满满的,背书背到凌晨3点,但是勤奋付出却不代表有好的结果,黄河清的学习依然很烂,年级倒数的那种。

直到黄河清遇到他的学霸同桌,一语点醒梦中人,他开始了他的学霸之路。

他的学霸同学跟他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努力是没有成果的,那就是安慰自己的假勤奋。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你花了这么多时间,却没效果,有没有可能你在关键的问题上,其实是在拖延。”

回想我们自己不也是时常犯这样的错误。

领导交待任务下来,不快到时间就放到一旁做其他的事情去了。

说好了今天看书学习,但是刷着手机,看一下剧又一天过去了。

买了一堆的书和课,却在那里积灰尘没动过。

办了好久的健身卡,去的时间曲指可数。

熬着最晚的夜,敷着最贵的面膜,忙活了一天却不知道今天到底干了什么!

2019年年末快要来了,年前立的目标看来又要啪啪啪打脸了。

每天过得又忙又累,给自己安排了很多东西,但实际上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其实我们只是用自己的假勤奋来覆盖本质上的拖延。

“告诉我,有哪件事情是做完了的?”如何告别职场假勤奋


2、战胜拖延,从了解拖延开始

一说到拖延,大家都对它深痛恶绝,那拖延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呢?在这里先给大家讲个例子。

“告诉我,告诉我,有哪件事情是做完了的?”

这是不是很像平时奔溃的我们?其实,这句话是天才达芬奇讲的,达芬奇拥有画家、哲学家、音乐家、发明家、地理学家、生物学家、建筑工程师等一大串头衔。他离世的时候,留给世人一箩筐的手稿,里面记载着无数的伟大构想,其中包括直升机、机器人、坦克、温度计等的设计。而作为一名画家,他留在世上的画作一共也不超过20幅,其中有五六幅在他去世的时候还没有画完。

拖延症并不是我们普通人标配的,其实不少成功人士也有这个特点。所以对待拖延症,我们更加需要理性。

首先,我们要从心理上有一个良好的认知,那就是拖延并不代表失败。

从生理上来讲,在人类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大脑总是更倾向更容易、更快乐、不需要思考的事情。本质上来讲,无论是勤奋还是懒惰的人,大脑都是具有“惰性”。

为什么呢?其主要原因是大脑的高能耗,虽说成年人的大脑只有大约1.4kg(相当于体重的2%),但是能耗方面,大脑却消耗了人体能量的20%。

所以,从节约能量方面来讲,大脑更倾向于静止,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动脑真累,能不动脑就不脑子。

从心理上来讲,有时之所以进行拖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对未知的恐惧,害怕自己一旦去做,自己做不到又做不好,而自已又太想做好这件事情了,所以不敢去做。那么,只要我不去做,就不会做不好。

我们都是完美主义者,而拖延,是我们应对这种恐惧的一个心理策略。

“告诉我,有哪件事情是做完了的?”如何告别职场假勤奋


3、告别拖延:从习惯养成开始

那么拖延是不可战胜的吗?并不是。

首先我们要学会去接纳自己,人并不是机器,当累的时候适当放松自己,给自己安排的任务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我有个朋友,她也有拖延的习惯,拿起手机也会刷个几个小时,什么事都不做,但这并不能阻碍她成为优秀的人。

她是一位二宝妈,有孩子的人都知道带孩子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更何况是两个。

但今年7月份,她在带孩子的同时,不仅仅参加了一个需要每天花2个小时或以上时间写作业的写作训练营,还要跟进新房装修,协调处理大量装修事情,包括买家具家电、家里装修配色和设计。还能追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并写了两篇相关文章。

所以拖延和能处理好相当多的事情,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并不冲突,就好像上文所讲的达芬奇,他也有拖延,但并不阻碍他成为一名伟人。

但很多人并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拖延往往与懒惰一起出现,懒得动,不想行动,因为懒而造成了拖延,所以克服了懒惰,战胜拖延就成功了一半!下面有一些习惯养成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远离那些懒散的伙伴。俗话说,物以类聚,什么样的人就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就需要去靠近更优秀的人。

2、例清单。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写到纸上来,然后每完成一件事情就打个勾。这样就能清楚的知道今天做了多少事情。

3、提高专注力。这方面我上一篇也有写到,怎么提升精力管理,提高专注力是很有必要的,这会让你在相同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

4、使用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时间管理方法。

使用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番茄工作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粥左罗《比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结果效率》

老徐《爆发式成长小灶课》

辰格《戒了吧!拖延症》

百科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