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要來?風險機遇大PK

受週末IPO常態化、T+0預期、歐佩克減產不及預期等多重消息擾動,週一市場開門綠,三大股指紛紛下跌,回補前期缺口。由於假期,今日北上資金也處於停止狀態,市場做多動能不足,量能萎縮。盤面上,前期強勢題材RCS大跌,正如我們之前視頻裡所說:龍頭買不到,買到全是套。第一波熱炒下,前排龍頭往往以一字板啟動,不會給散戶買入的機會,等追高買到往往買在了高位,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可以看到,A股市場仍是以散戶為主導的市場,投機氛圍較為濃烈,換手率也居世界前列,這種情況下推出“T+0”,周子認為時機還不成熟。

週末《證券日報》在重要版面,推出了一篇探討性文章《A股基礎制度體系日趨完善 “T+0”改革可期》,引發市場諸多猜想。

“T+0”要來?風險機遇大PK

A股歷史上的“T+0”走勢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漲跌幅限制,並實行“T+0”交易制度。這對於當時只有十幾只A股的證券市場來說無疑是“火上澆油”,5月20日上證指數收於616點,21日暴漲至1265點,單日漲幅達105.36%。至5月25日,上證綜指更是登上1420點的高峰。股市開始上演暴漲暴跌的過山車行情。5月26日、27日上證綜指連續兩日暴跌,上證指數從1429點最低探到823點,收盤僅回到1193點。隨後,新股接連上市,股指也持續下行。

“T+0”要來?風險機遇大PK

最後,由於股市過度投機現象比較嚴重,管理層決定在1995年1月1日開始取消股票的T+0交易,改為T+1交易。至2月份,上證指數由648點最低下跌至534點,跌幅接近20%。不過在此之後,又展開反彈,回升至年初的點位。

“T+0”要來?風險機遇大PK

“T+0”交易制度直接利好券商

“T+0”交易的確可以使投資者根據行情變化及時調整投資行為,鎖定交易利潤或避免損失擴大;也可以活躍市場,增加證券公司佣金收入:

中信建投認為,實行“T+0”交易制度後,迴轉交易佔市場總成交量的比重應當會超過20%,暨“T+0”將給市場帶來20%/80%=25%以上的增量交易。按經紀業務佔券商總收入40%粗略計算,“T+0”將給券商帶來25%*40%=10%的增量收入。

但“T+0”交易的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

央行:股票“T+0”交易有三大風險

1、一是誘發結算風險。由於當日可進行證券的多次買進賣出,證券交易頻率較高,而證券清算交收存在一定時滯(通常為1天以上),投資者在買入證券後,當日賣出的只能是“尚未到賬的應收證券”,因此“T+0”交易本質上是一種信用交易。證券公司出於做大交易規模,賺取佣金等利益驅動,可能會允許投資者進行大量透資交易。一旦出現風險失控,導致資金交收違約,將影響證券登記結算體系的安全。

2、加劇市場波動。“T+0”交易可能誘使投資者更加頻繁地參與證券的買賣,同一筆資金在一天內的多次買進賣出,在增加市場交易量的同時,也虛增了資金供給,對證券價格具有助漲助跌效果,加劇市場波動。

3、增加市場操縱風險。“T+0”交易可能為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證券違法違規行為提供便利。比如,佔有資金優勢的投資者可以在拉抬股價後立即賣出股票,操縱市場的“莊家”可以“以小博大”,買入數倍於自身資金實力的股票,或者通過合謀進行頻繁的相互買賣製造虛假的交易,引誘散戶跟風操作,這些行為都增加了市場監管的難度,對證券監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國際經驗看,鑑於“T+0”交易的潛在風險,實行“T+0”交易需在投資者成熟度、證券監管水平等方面滿足一定前提條件,否則極易出現風險。個別新興市場在實施“T+0”交易過程中也曾出現過類似A股的情況。

預計未來“T+0”可能選擇大盤藍籌先行試點,以防中小公司出現過度投機。

一方面,近幾年大盤藍籌股成交持續低迷,而中小市值公司交投活躍,大盤藍籌股更加需要“T+0”制度來刺激交易;另一方面,如果在創業板等中小市值公司開展試點,由於上市公司流通市值規模普遍較小,實行“T+0”制度難以避免價格操縱和過度投機等現象的發生。這種情況下,上證50等大盤藍籌股有可能率先試點恢復“T+0”制度。

最後,不管是T+0,還是T+1,或是提高降低印花稅,都不會影響市場的基本面。炒股就如做生意,你首先要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瞭解它,用心做規劃,然後看準時機,果斷出手。市場中不是什麼錢都可以賺,也不是什麼題材都可以去碰,交易制度歸交易制度,但歸根結底,你買的是上市公司本身。就如同我們在戰法裡所說:

股票也是一種商品,你買商品最先關注的是商品本身質地的好壞,千萬不要被它的千奇百怪的包裝所迷惑,如果你想長久穩健的在股市盈利,一定要在這方面下足功夫。

投資是一場修行,如果你把他作為終身的事業,希望我們一起攜手同行。喜歡周子論股,可以關注、點贊加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