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的東林晚鐘


東林晚鐘

詞:山頂劍客


欲覓千年情緣 登臨東山天色晚

水團蒹葭 層林盡染掩映其間

誰言曾經滄海難為水

涪水澹澹盪漾著思念

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在心間


重上閣樓臨川 離夢悠杳邊塞遠

簷牙啄月 探蘇公泉流杯池邊

誰知千里思君懷幽怨

炊煙緲緲繚繞著小院

牡丹若顏名詞佳賦多繾綣


看落霞與孤鶩齊飛旋

你我就是那秋水和長天

倔強如塔壘砌著心願

任這思絮隨著鐘聲飄遠

有你一盞燈火就不會闌珊


願與長風善水同浩蕩

痴心化作那燃情的烈焰

芸芸眾生我愈見猶憐

遍撒我浣花溪的薛濤箋

彈指一揮月下江城已千年


三臺縣東山公園位於縣城東郊涪江東岸,始建於唐代,始稱“普惠寺”、“東山寺”,以有“東林晚鐘”之景而有“小寒山寺”之稱,民國時期更名為東山公園。在三臺縣政府的城市總體規劃下,於1991年正式成立東山公園管理所,1992年被縣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縣級風景名勝區。 自唐宋以來,東山公園曾是文人薈萃, 詩人興會的聖地,留下了許多名詞佳賦,勝蹟遺蹤。唐代李白、杜甫、薛濤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及詩賦;明代萬曆年間興建的東塔、塔門銘刻的楹聯;南宋時期蘇公泉、流杯池早已名揚遐邇,譽滿梓州,與新建景點臨川閣、故池、薛濤塑像、碑林構成“流暢懷古”景區,東林閣、“蘇母教子”雕像、照壁構成“東林晚鐘”景區。園內自然景觀豐富,佔地63畝,參天古樹富含歲月印跡,枝繁葉茂、蓊翳如蓋,更有鳥語花香沁人心脾,具有“清、幽、靜、雅”古樸靈秀之特色,是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今東山一遊,焉有不悅乎?

薛濤輪迴幾世之後,終歸梓州,

重遊故地,觸景生情,嘆今懷古。

另,蘇公泉,流杯池,還有東山大佛摩刻,

均是在薛濤故去之後。

故事虛構,草草為之,頗為凌亂,

且涪江一帶勝景未盡入此篇,實在汗顏,諸君勿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