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贈大一新生的這本名著,到底好在哪裡?

清華大學贈大一新生的這本名著,到底好在哪裡?


5年來,清華大學每年都贈大一新生一本書,2016年的贈書是梭羅的《瓦爾登湖》。隨書附寄的致新生信中,校長寫道,梭羅展示了“一種物質上簡樸至極、精神上豐盈充實的生活狀態”,並希望新生們在閱讀中體會梭羅“深入思考與重塑自我的心路歷程”。

清華大學贈大一新生的這本名著,到底好在哪裡?

梭羅是美國作家、詩人、哲學家。1945年,他為踐行自己的生活觀,在距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建造了一座小木屋,體驗自給自足、親近自然的簡樸生活。他在那裡度過了兩年零兩個月,散文集《瓦爾登湖》便記載了他在那裡的生活見聞和感悟。

對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久聞其名,卻不甚瞭解其內容。今天這篇文章,我就跟你聊一聊《瓦爾登湖》到底好在哪裡。

清華大學贈大一新生的這本名著,到底好在哪裡?

《瓦爾登湖》對我們的啟示,不僅在於它所表達的親近自然的理念。梭羅對消費社會的反思,為沉溺於消費陷阱和物質慾望的人們敲響了一記警鐘;梭羅不隨大流的獨立精神和堅定的自我意志,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1、被浪漫化的瓦爾登湖與真實的梭羅

《新京報書評週刊》的一篇文章中,曾羅列過出版商關於這本書的宣傳賣點:“寧靜、恬淡、充滿智慧”,“超凡入聖的好書”,“田園的寧靜”,“迴歸自我與自然”……

大概是受到圖書宣傳的誤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把《瓦爾登湖》與“田園牧歌”、“歸隱山林”這些美好的憧憬聯繫在一起。

這些宣傳之所以大行其道,大概因為它們契合了讀者的“痛點”和預期:大多數人都承受著現代生活的壓力和重負,因而特別嚮往淳樸、簡單、迴歸自然的生活狀態。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獨自在瓦爾登湖畔過著樸素生活的梭羅,成了大眾心目中理想的化身。

人們在幻想中嚮往著梭羅的生活方式,又在幻想中,將梭羅構建成了一個“符號”。

如果你讀過《瓦爾登湖》就會知道,這本書並不易讀。它的譯者徐遲也說“本書十分精深,不是一般的讀物”。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連續多年的暢銷和重複出版,本身並不正常,就好像《瓦爾登湖》作為一種情懷而被過度消費了。

那麼,梭羅去瓦爾登湖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是去隱居嗎?他在《瓦爾登湖》這本書裡所表達的核心立場又是什麼?

我們可以從北大哲學教授何懷宏的一篇文章裡一窺究竟,他在《事關梭羅》這篇文章裡這樣寫道:

他並不想完全從社會撤退,也不是要冒險或做苦行。他只是想直面生活,想嘗試“過一種經過省察的生活,去面對人生最本質的問題”。

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

看來,梭羅在瓦爾登湖的生活,是他為探索自我、探索人生真諦的一場“生活實驗”。在這場生活實驗中,他總結出了自己的人生哲學,並將它們寫進了《瓦爾登湖》這本書中。

他在《瓦爾登湖》中表達的思想,可以總結為兩個方面:反思消費主義,不隨大流追求物質享受和世俗成功;反思工業文明,追求獨特的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保持個人獨立和精神自由。

清華大學贈大一新生的這本名著,到底好在哪裡?

2、毒舌梭羅對消費主義的反思

《瓦爾登湖》中,梭羅對消費社會的反思俯拾皆是。他的反思主要集中於兩點:第一,人們為囤積物質財富艱辛勞動,卻忘記財富本該為人服務;第二,反思人們“以物質財富的多寡衡量自我價值”的價值觀。

梭羅一針見血地指出,大多數人賣命工作積累財富,用掙來的錢買土地、房子、車子,這實在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因為人們追求過剩的財富,無疑是給自己套上枷鎖。從他辛辣的語言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毒舌的一面。

他在書中這麼寫道:

我到過康科德很多地方。無論在哪兒,商鋪、官署抑或是田野,看上去居民們都在用上千種讓人驚異的方式自我懲罰。

他所說的自我懲罰是指什麼呢?

指人們為了維持體面生活,不得不從事那些在他看來反人性、剝奪自由的工作,並且陷入這樣一種怪圈——我需要工作賺錢,賺到錢之後就去買買買;越買,慾望越多,我又需要更多錢,因而不得不更賣命工作。

值得深思的是,人們賣力工作以維持的體面生活,並不一定是必要的。至少在梭羅看來,能夠吃飽穿暖的簡樸生活已經足夠,追求奢華和享受是不必要的,人們應該把更多精力用於精神生活的改善。

他這麼寫道:

誰使他們成為土地的奴隸?當人命中註定只需寸土為生計,為何他們卻要種植六十英畝的土地?為何自呱呱墜地他們就開始自掘墳墓?他們不得不過著人的生活,推著眼前之物前行,儘可能讓一切進展順利。

大多數奢侈品,以及很多所謂舒適的生活方式,不但沒有必要,而且確實妨礙了人類的進步。

卡爾·馬克思在19世紀中葉提出的“異化”問題,與梭羅的看法有著內在的聯繫。

什麼是“異化”?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錢是維持我們生活的基本因素。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已經賺了自己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卻依然在賺錢。對於這種人來說,錢,已經失去了它本來為人服務的功能,而變成了支配人的東西。說得通俗一點,原本錢是人的工具,但現在,人變成了錢的奴隸。這就是很典型的異化。

清華大學贈大一新生的這本名著,到底好在哪裡?

除了批判人們過度膨脹的物質慾望外,梭羅對消費主義的反思還體現在,他反對用華服、金錢等物質財富來彰顯身份、確認自我價值。

他在書中這麼寫道:

給稻草人穿上你貼身的大褂,而你卻一絲不掛地站在旁邊,有誰不會立即向稻草人問好呢?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如果人們的衣服盡被除去,還能在多大程度上保留他們相應的社會等級呢?

這些文字體現出梭羅內在的真實、坦蕩和自信。他認為人的價值,不該由他擁有物質財富的多寡來決定,而應該由他自身的品質和他所從事的事業、做出的貢獻來決定。

阿蘭·德波頓在他著名的哲學隨筆《身份的焦慮》中曾寫過,現代人都有一種普遍的焦慮,就是“身份的焦慮”。它是一種擔憂——擔憂在一個精英崇拜的社會里,我們會因達不到大眾認可的成功標準,而被奪去尊嚴和尊重。

為什麼會有“身份的焦慮”呢?拋開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從個人層面看,是因為不自信——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因為不自信,我們需要藉助外物,比如事業成就、職場title、財富多寡來確認自己是有價值的;也因為不自信,怕別人看輕自己,所以需要用很多外在的修飾來抬高自己。

清華大學贈大一新生的這本名著,到底好在哪裡?

反觀梭羅,他是一個完全沒有“身份的焦慮”的人。因為他跳脫出了社會對他的評價,建立了自己的評判標準。

他提醒讀者,醉心於以物質彰顯身份和價值感,只會導致內在的空心化。充實精神世界,建立內在標準,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認可。

3、當我們談“忠於自我”時,到底在談什麼“自我”?

閱讀《瓦爾登湖》,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梭羅遺世獨立的生活觀,以及他追求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時,所表現出來的獨立精神和強大的自我意志。

在今天的社會,很多人標榜“獨特”、“個性”,從穿衣風格到人際互動模式,都追求與眾不同。然而,很多看上去的“獨特”,真的很獨特嗎?毒舌女王馬薇薇曾經說過:“人類最可悲的是什麼?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用生命想要去論證,我跟別人不同。可是恰恰是這種想要論證跟別人不同的心態最相同。你想要脫離大眾做不一樣的煙火,結果發現滿地的鞭炮都比你使勁。”

很多人所謂的“個性”,其實只是一種社會化的自我呈現,是在不知不覺中迎合他人對“個性”的期待。

就像《美麗的標價》這本書中寫的,在時尚行業,好的模特除了要達到外形標準,還要努力構建“獨一無二的自我”,形成自己的個性。但實際上,她們所謂的個性,只是在迎合受眾對個性的想象與期待。

清華大學贈大一新生的這本名著,到底好在哪裡?

反觀梭羅,他卻表現出了真正的獨特性。他沒有將自身的獨特作為一種商品,去滿足人們獵奇的心理,繼而換取實際的利益和名聲。他通過自我省察,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並踐行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這種生活方式在別人看來是怪異的。他摒棄世俗追求,來到瓦爾登湖畔,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並真心熱愛這種親近自然、充滿野性的生活方式。

梭羅特立獨行的生活選擇,體現了他充分獨立的自我意志。

如今,做自己、忠於自我,成了年輕人的口頭禪。但所謂的“自我”到底是什麼,卻沒多少人真正想清楚。很多人通過追求與眾不同來標榜“做自己”。對此,職業生涯教育專家、新精英生涯創始人古典評價說:“僅追求與眾不同,是最廉價和偷懶的‘做自己’。”

相反,梭羅早就用行動展示了什麼是真正的“忠於自我”:忠於自我的前提,是有一個堅實的、可以稱為“自我”的精神內核和價值內核;忠於自我並不是一味追求讓自己開心、快樂、爽的東西;忠於自我是認清自己每個選擇背後的代價;是知道自己看重什麼,可以割捨什麼。

梭羅選擇了一種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但他並不希望大家都跟風模仿他,因為“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他希望所有人都能省察自己的生活,建立自己的人生觀,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在書中這麼寫道:

我並不希望別人按我的方式生活,不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因為,且不說或許還沒等他搞明白我的生活方式,我就又另為自己尋了條路徑,而且,我希望這個世界上各不相同的人越多越好;我寧願每個人都認真找尋並追求他自己的——而不是他父親的,抑或他媽媽的,再不然就是他鄰居的——生活道路。

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自我”呢?

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說,“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只有它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你才會瞭解“自己”。因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嘗試,不斷與現實互動、碰撞。唯有如此,才能將“自我”塑形。

清華大學贈大一新生的這本名著,到底好在哪裡?

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的生活實驗,也是他與世界的一次互動和碰撞。通過實踐和自我省察,他探索出了他的自我和他的人生觀。

也許你不認可他的生活觀,但他在實踐中省察人生、塑造自我的方式,卻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和借鑑。

結語

在如今這個環境汙染、自然破壞、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瓦爾登湖》難免被神化和曲解,被賦予了一些它本身並不具備的隱逸情懷和夢幻色彩。

比起“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田園的寧靜”,“迴歸自然”這些特質,書中對消費主義入木三分的反思,以及梭羅所表現出來的獨立精神、自我意志更值得我們關注和深思。


一碗甜豆花:武大華科雙學士,網易蝸牛讀書領讀人,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獲得者;專注文學、心理學書籍解讀;也在建構其它學科知識體系;每月讀7-8本書,寫7-8篇深度書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