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一個奇妙的自然現象——鯨落,人間值得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有時候因為生活瑣事感到煩躁,這時候,如果你去了解一些和大自然有關的事,比如看一部自然紀錄片,往往就能重新獲得平靜。

今天的人間值得,我就想跟你分享一個奇妙的自然現象。

4月2日,我們國家的一艘科考船“探索一號”,完成了自己的科考任務,而這次科考的重要成果,就是科學家在我國南海,發現了一個大約3米長的鯨落。

鯨落這個詞,拆開說就是“鯨魚的隕落”。這是一種自然現象,說的是鯨魚死去之後,它的身體沉入海底,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生態系統。

你可能覺得,大自然界的生老病死,這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怎麼還算重要科考成果呢?

原因是“鯨落”是個很罕見的現象。

首先,要想形成“鯨落”,條件就非常苛刻。如果一頭鯨魚死在了淺海區,那麼它的身體會被海洋生物迅速瓜分殆盡,只有當一頭鯨魚足夠大,同時又落入足夠深的海底時,才會形成鯨落。這次我們國家發現的鯨落,就是在南海1600米深的海底。

其次,由於鯨落的地點很隨機,所以並不容易被發現。

事實上,自從這個概念被提出之後,國際上只發現了不到50個鯨落。這次在南海發現的鯨落,是我國曆史上的首次。

但是,我和你介紹這件事,並不單單是因為它罕見。如果你瞭解鯨落髮生的過程,你肯定會感嘆大自然的奇妙。

鯨落的形成,並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我在文稿中插了一張示意圖,你有興趣可以邊聽邊看。

瞭解一個奇妙的自然現象——鯨落,人間值得


在鯨魚死亡之後,隨著它的身體慢慢沉入海底,有40多種食腐生物會聚集在它的周圍,大快朵頤,這個過程會持續一年之久。

在鯨魚90%的肉被吃掉之後,緊接著,會有20多種體型更小的動物出現,消化鯨魚剩下的組織碎片,相當於“撿漏”。這個過程又會再延續兩年。

但是這還沒有完,在鯨魚的骨骼都被啃噬乾淨的時候,大量的厭氧菌會進入鯨魚的骨骼中,分解骨頭中的脂類,產生硫化氫。這讓一些細菌可以繁殖,而這種細菌讓海底的蛤類、海蝸牛一類的生物繁衍生息。

我看到數字說,鯨落的整個過程,可以長達幾十年甚至一百年,而在北太平洋中,就有至少12490種生物是依靠鯨落生存的。畢竟在200米以下的深海,陽光是無法照射到的,生物要獲得能量很困難。

所以科學家會這樣比喻,一頭鯨魚的隕落,對於海底的生物是天降甘霖,而每一個鯨落,都是大洋荒漠中的一片綠洲。

聽到這,你可能會想到一句詩,叫做“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這裡我也跟你分享另一句詩: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

每次看到這種現象,我都會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好像它在最開始,就把一切設計好了。不管我們人類怎麼看待大自然,它一直都按照一套古老的規律運轉著。

如果關於大自然,你還知道什麼有意思的現象,也歡迎你留言分享給我。

好了,這就是今天的#人間值得#

——邵恆《人間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