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意識狀態的改變

佛教與意識狀態的改變

佛教與意識狀態的改變

© Auckland Buddhist Centre

利維坦按:

作為醫學的形而上之謎,“自我的消解”一直是個誘人的話題。有些人認為“自我”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實體或現象,通過正在逐漸向我們呈現本質的神經系統程序來實現。另外有人說,認知科學確證了東西方哲學家之間的爭論——所謂的“自我”並不存在。

本文作者從佛教和意識研究的角度入手,分析體察了“自我”與“知覺”的深層關係。在他看來,獲得證悟的過程(冥想而導致的意識狀態變化),正是一個祛魅的過程。

佛教与意识状态的改变

引言

佛教自釋迦牟尼(佛陀)於公元前5世紀創立以來,流傳深遠、影響甚廣,但隨之也帶來了無數的疑惑、爭議和誤解。比如,禪定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佛陀在修到第四禪乃至最高無色定後,又花了六年時間才最終在菩提樹下獲得證悟?到底什麼是證悟?深觀的本質又是什麼?為什麼佛教修行講止而後觀、由定生慧,止和觀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在西方流行近一個世紀的“西藏生死書”(原名“西藏度亡經”或“中陰聞教得度”)究竟講的是什麼?……

帶著這些疑問,本文嘗試從現代心理學的視角,對佛教做出一個全新的解讀。我們的基本觀點是:作為佛教修行最主要的方式,冥想或禪修的本質是誘導意識狀態發生改變,並利用意識狀態改變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特徵來獲得證悟。

對實證材料的初步梳理

按現代心理學的定義,意識狀態改變(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簡稱ASC)是指因冥想、致幻藥物和瀕死體驗等因素所導致的明顯不同於正常清醒時意識狀態的其他意識狀態。

意識狀態改變是一個引人入勝且極為重要、但又非常敏感的研究領域。

佛教与意识状态的改变

© Funzing

儘管對主觀體驗進行實證研究極其困難,但通過對大量各種各樣的實證材料的系統分析和梳理,我們從中發現了兩個主要規律:

一是意識狀態的改變,無論是由冥想、致幻藥物還是瀕死體驗等因素所導致,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首先是自我的消失(Ego-Loss)。也就是說,自我的消失是導致意識狀態改變的直接原因,而其它因素都只是引發自我消失的不同方式。

二是意識狀態改變過程中所出現的眾多現象雖然看起來千差萬別、極為繁複,但無論是哪種方式引發的意識狀態改變,其實歸結起來都主要有四種基本現象:幻覺、超自然現象、神秘體驗和覺知的更敏感。

幻覺和超自然現象

依據經驗描述,幻覺和超自然現象(比如超感官知覺、出體體驗和意念致動等)是佛教修行中最常出現的現象。

在前一篇論文“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幻覺模型及其推論”中,不同於大多數研究是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出發來研究幻覺的產生機制,我們從獨特的視角提出了一個簡潔的幻覺模型來揭示不同幻覺狀態的形成機制。我們研究的出發點是有兩種方式可以作用於知覺層從而產生知覺體驗(按照現代心理學的定義,幻覺就是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時所出現的知覺體驗;換句話說,幻覺就是人內部產生的對知覺層的虛假刺激):當內部虛假刺激和外部客觀刺激同時作用於知覺層時,二者強弱關係的變化會導致五感的統一、被打破和再統一,從而形成“

能分辨真幻”、“無法分辨真幻”和“真幻顛倒”三種幻覺狀態。

作為上述模型的一個重要推論,第三種幻覺狀態其實暗示了一種新穎的(完全不同於所謂的“多維時空”和“量子糾纏”的)假說來解釋超感官知覺:超感官知覺的實質是在深度幻覺狀態下,誤把內部虛假刺激當作經感官而進入的外部客觀刺激,反倒把真正經感官而進入的外部客觀刺激當作不經感官而產生的知覺體驗。在這種情形下,由於人在所處的幻境中找不到外部客觀刺激的對應物,因此他會自然地把這些不相符的、“無法解釋”的來自外部的客觀刺激當作通過千里眼、順風耳和心靈感應等超自然的力量而獲得的信息。

佛教与意识状态的改变

艾瑞森“靈魂出竅”錯覺實驗示意圖。© PNAS

而且,在上述模型所定義的第二種幻覺狀態中,五感的不統一還能科學地解釋出體體驗、聯覺現象和在意識狀態改變中所出現的各種不可思議的迷幻現象:比如,瑞典神經科學家亨裡克·艾瑞森(Henrik Ehrsson)在2007年的實驗中證明,視覺和觸覺的不一致將會導致人產生靈魂出竅的錯覺;而在我們所討論的第二種幻覺狀態中,視覺和觸覺的不一致是最常見的現象。

(www.ncbi.nlm.nih.gov/pubmed/17717177)

從而,我們在該論文中指出:在意識狀態改變的過程中並不存在真正的超自然現象,它們只是伴隨深度幻覺狀態(包括“無法分辨真幻”和“真幻顛倒”兩種幻覺狀態)而產生的錯覺。

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主要討論意識狀態改變中的另外兩種基本現象(神秘體驗和覺知的更敏感),並揭示它們跟佛教修行之間的關係。

禪定的本質

神秘體驗發生在禪定狀態中:人會產生跟宇宙融為一體的感覺、並感覺到日常的一切都消失了,甚至連自己都消失了。

雖然禪定的發生機制尚不清楚,但我們認為,禪定的實質是知覺層關閉,並啟動一種全新的感知模式,一種完全不同於我們平時通過五入處來感知世界的模式。而且由於知覺層關閉,此時幻覺也會隨之消失。這一機制與做夢截然不同,做夢是因為人進入睡眠狀態時感覺層關閉;感覺層關閉造成“感覺剝奪”,從而導致產生幻覺,並作用於知覺層形成夢境。

此外,由於一境性,思維活動在禪定中也無法進行。

佛教与意识状态的改变

© the Numinous

覺知的更敏感和佛教的深觀

在意識狀態改變中,人會表現出覺知的更敏感:比如超靈敏的聽覺分辨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吸了大麻之後人會感覺對音樂的每一個音符都聽得特別清楚)、超敏銳的視覺觀察力(對同一個東西你會看到平時看不到的特徵和細節)、超強的記憶力(包括回憶起嬰兒時期所發生的事情)等等。不過跟幻覺和神秘體驗相比,覺知的更敏感往往被大家所忽視;但其實覺知的更敏感在意識狀態改變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對覺知更敏感的強調和討論最早出現在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於1954年出版的《知覺之門》(The Doors of Perception)一書中。

覺知更敏感的產生機制,可以用法國哲學家亨利·伯格森(Henri Bergson)關於記憶和知覺的原創理論來很好地解釋:“每個人在每個時刻都能夠記得所有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也能夠知覺到正在宇宙中到處發生的每件事情。腦部與神經系統的功能是:不要讓我們被這麼大量的大多為無用與無關的知識所壓倒與迷惑,而其方法是:

排斥我們在任何時刻會知覺到或記住的大部分事物,只留下可能有實際用途的很小、很特別的部分。”(C. D. Broad)。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如下推論:在正常狀況下,出於生物學上生存的目的,知覺層的敏感度被自然地設置在一個合適的閾值;而在非正常狀況下,知覺層對信息的過濾功能會減弱,使得更多細節湧入,導致知覺層變得更敏感(可同時表現為對外和對內兩個方面),從而使人產生各種超常的能力。

因此,在意識狀態改變的過程中,人可以覺知到每一個感受、每一個念頭和每一個本能/直覺等的生起和消失,使得佛教所說的深觀五蘊(色、受、想、行、識)成為可能,就像是在看電影的慢動作放映。這意味著,不同於通常的認識,佛教深觀的神經生理學基礎並不是觀察得更專注或心靜沒有雜念,而是在意識狀態改變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覺知的更敏感。

從更為廣泛的意義上來說,既然大腦在各方面都具備更大的潛能,那麼很多天才其實都是對知覺層的控制出現問題的非正常人;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偉大的藝術家都患有精神疾病。而且這還意味著,跟人們通常的認識不同,人的超常能力其實跟潛意識無關,而是跟意識層面變得更敏感的覺知相關。

止觀之謎

一開始我們就曾指出,自我的消失是導致意識狀態改變的直接原因。更進一步,我們引入時間維度,指出意識狀態改變是由三個階段組成的:“自我消失的過程”、“自我完全消失”和“自我恢復的過程”。

第一階段:儘管覺知的更敏感早在這一階段就已經存在了,但同時產生的幻覺會干擾覺知的更敏感(當然後者也會放大前者),使得深觀在這一階段難以進行。

佛教与意识状态的改变

© Third Monk

第二階段:禪定和深度幻覺狀態都發生在這一階段,但大多數人都只是處於深度幻覺狀態中、而很難進入禪定狀態。“西藏生死書”通篇所講的其實正是在自我完全消失的臨界點及之後,如何擺脫深度幻覺狀態而進入禪定狀態,因為瀕死體驗跟冥想一樣都是誘導意識狀態改變的方式;在我們看來,藏傳佛教寧瑪派的“西藏生死書”的原作者應該正是發現了瀕死體驗跟佛教冥想的相似性,所以才寫出了這本書。基於類似的原因,當年哈佛大學的前心理學教授蒂莫西·利裡(Timothy Leary)等人也正是發現了服用迷幻藥的體驗跟“西藏生死書”中所描述的死亡過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故才將“西藏生死書”改寫成一本服用LSD等迷幻藥的指南“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

第三階段:通過對關於退出禪定後的經驗描述的仔細研究,我們推斷在這一階段,即禪定過後“自我恢復的過程”中,剛才發生的禪定會暫時抑制幻覺的產生,從而使得覺知的更敏感能充分地顯現出來(不受幻覺干擾),深觀也就成為可能。而深度幻覺狀態之後(即未能進入禪定狀態)的“自我恢復的過程”,跟“自我消失的過程”中的情形類似。

這樣一來,我們就揭開了佛教的止觀之謎;也就是說,禪定後的深觀才是獲得證悟之道。正因為此,佛陀才會在修到第四禪乃至最高無色定後,又花了六年時間苦修都沒能獲得證悟;直到他最終發現了這一點,通過深觀五蘊,從而了悟空性,證得解脫。

校對/兔子的凌波微步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黃文戈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佛教与意识状态的改变
佛教与意识状态的改变佛教与意识状态的改变
佛教与意识状态的改变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