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淡忘的书香

作者︱刘丽君


许久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坐在书房里读书享受一下翰墨飘香的雅趣了,只是偶尔打开书柜透风,才闻到那股卓尔不群的书香气。那股气息一下子把我带到了先前那个清苦、单纯的岁月……

那时我爱书,爱买书,爱读书;所以最大的希望是有一个像样的书柜,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后来书柜有了,而且装满了书;书房也有了,却没了读书的时间和心情。那些书籍几乎成了字典,我只是要用某个内容或查实一段资料时才去翻翻它。曾经爱书如命、读书如痴的我也变得如此“急功近利”。

社会浮躁了,人也浮躁了。许多人都像我一样,怎么也静不下心来读完一本书,充实一点知识。如今一些有权人和有钱人把书当作一种摆设,虽然从不读书,但办公室却摆着一个装满书籍的大书柜,以表示自己有知识和尊重知识。让人啼笑皆非。

甚至于有人竟把古人的教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演绎成黄色段子来讲,把读书人当呆子来戏弄,你看这五花八门的世界,有谁来为读书正名呢?

有,但不是在中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以色列这个500万人口的国家把读书放在首位,全国的报刊多达890种,他们的图书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阅览室里总是座无虚席。犹太人把书本视为珍宝,至今还保留着一个沿袭下来的传统——把书橱放置床头,以表示对书本的顶礼膜拜。

正因为如此,这个民族哺育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柴门霍夫和门德尔松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著就了闻名于世的《圣经》,历届诺贝尔奖中,他们获奖者都占有惊人的比例。不仅如此,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一半是沙漠的狭窄国土上,神速创造出了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而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

还有冰岛、法国、日本等国家,他们爱书和读书的习惯也各有千秋。冰岛人把书本看作是自己的心爱之物,并以喜欢读书而享有盛名。只有24万人口的冰岛,2011年12月就售书40万册,平均每一个人在一个月里买了近两本书,创世界最高记录。

据日本读卖新闻社对全国的读书情况的一次调查反映,在日本有六成人读书成风。一个月里读了十多本书的人有3%,读三本的为11%,读两本的占16%,在日常生活中,想多读一些书的人有64%,占一半以上。

在法国,许多人都有读书的好习惯。在人流较多的公交车候车亭或书报亭旁,大都有一两个报刊架,上面放满了最新免费报刊,行人随手可取。随处可见一边排队一边阅读的金发碧眼男女,阅读成了人们一种习惯。

有篇文章介绍说:“在地铁里、公园内、高速火车或飞机上,人们都可以看到法国人专心致志地读书、看报的身影。在咖啡馆或酒馆,有人以一杯咖啡或一瓶啤酒,就能“煲”好几个小时的“书粥”。读书成为大多数法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担忧,中国人现在为什么不爱读书了呢?你看,就与邻国相比,有人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人均40本,俄罗斯的人均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看到这些资料,作为中国人,我心里也很愧疚,中国古代先人可是读书的典范啊!祖先勤学苦读的美德在我们这里丢失了,我们愧不如人,愧对祖宗啊!

想想中外先贤们教导:“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先贤的教诲启示我们,“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开始读书吧,不能做叹气的人,让我们从头开始……


【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三月的阳光照在窗前,映射在我的书桌上,柔情而温暖。我看看窗台前竟相争艳的红花绿叶,顿感花草方知争春,何况人呢?我不能忙得丢掉了最宝贵的财富啊!

我又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活,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一本书,两本书;我决心像从前一样孜孜不倦地坚持下去,那样我天天都能闻到我喜欢的书香。

读书的感觉真好。我现在尽管没有太多时间坐在书房里读书,但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可以挤。从一点一滴开始,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弋,方知自己知识的贫乏。

因而我要更加努力,我们中国人都要努力!每个人从“我”做起,从一本书读起吧!那书香会温馨你的一生……


【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慎独不孤伴书香

作者︱袁 超


日常生活中的三、两个不亦快哉的片段,相信你也与我有过同样的感触:

北风呼啸之时,室外一派银装素裹的妆束却寒气迫人,倒一杯茶、捧一卷书,寻《平凡的世界》中朴素章句燃文暖心,与走过贫瘠、走向希望的那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以故事交友,不亦快哉!

酷暑蒸煮之季,热浪起伏涌动,让人坐卧难安。哪怕就在温度最高的午后吧,备半盘果蔬,翻一卷散文,心静自然凉,不亦快哉!

暴风骤雨袭来,无备而行会淋漓落汤,索性就选个屋檐楼亭之所,掏出随身而带的册本、杂志,阅一篇文章、识一个人物,待滴水稀疏再上街,一则安全,二免狼狈,不亦快哉!

诸事皆顺时,心潮逐浪高。放目四周皆入眼,葱茏一切俱生机。随取一本诗集,或宋词、或《毛泽东诗词》,声洪亮去逐字,情愉悦而满怀,不亦快哉!

……

【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一个人的孤独,其实是两个人的陪伴。一个是自己显现的外在,一个是遵从的自己的内心。我想古人提到的修身应该是修心与慎独的结合。在转过群体与热闹的背面,一个人的孤独才是生活最正常的状态。此刻,最易做到之事,就是有书而读。通过阅读可以逾越千年,听听如苏东坡等那些纵横飘逸之人咵咵天;通过阅读也可以无需护照来去千里,聆听各行各业的那些中外弄潮者叙事成书。有书香在侧,见慎独不孤!

“鞭心马而驰八极,油意车而戏九空”。每个人皆属空灵之生物,每颗心都存辽远之乾坤。世间之种种观察景象与心间之篇篇求索叠加验证时,在做出一致、或不致的判断过程中,书都是催化剂。阅读的多少只是加入剂量的不同罢了。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大行其道占据了茶余饭后的阅读时间时,我个人还是喜欢每周选择一、二本实物书相伴左右,类别、题材未有限制。因为在情景交融中,就难免与上述快哉之事巧遇与相逢了。这也就迈过了书呆子,染一分书卷气了。

未来已来,瞬息万变。风流总要被雨打风吹而去;心静阅读,大千世界。万物皆会洗刷终存一瓣余香。

书,是意到即成、触手可及的朋友。只要你愿意!


【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名家笔下的名家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读后感

作者︱小 雅


余华是国内“先锋文学”的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狄更斯。他的小说很有名,代表作品有《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以及《细雨中的呼喊》等等。他的散文也很好看,比如这本《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随笔散文集。不是通常意义的书评或读后感,而是有关阅读文学作品的经历,对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的结构、叙述方式等的分析和延伸阅读,对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欲望、目的等进行详细、独到的解读和分析。

作家写作和阅读往往都有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眼光,总是能够敏锐的发现名家们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匠心独运和非凡绝技。余华在我心中已经是名家了,而他又是怎么解读他眼里的名家呢?名家读名家名著,告诉我们经典好在哪里,他以真实感性的阅读经历和体验,讲述与一本书相遇的故事,解读作家性格与作品,品味卓尔不群的写作手法等等,写得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引领着你进入经典文学作品大海的深处,了解它的神秘、浩瀚之美。

这部书的写作时间距今也有一二十年了,读的时候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任何知识和技艺有一个好的引领人是很重要的。同样阅读一本书,高人会读到常人领悟不到的美妙之处。而余华在讲述二十年来的阅读文学的经历时,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回忆在阅读一些大师级文学作品时的忐忑不安以及当时的激动和失眠。他说是这种情感体验引领他进入文学之门。“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这样的倾述,让我们拉近了和余华的距离,任何一个名家,在最初的文学之路上,都有着胆怯和信心。是伟大的作品引领着他和我们向前。


【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在书中,余华以小说家和读者的双重身份,从阅读经历开始,对比川端康成和卡夫卡,他说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温柔的象征,是肉体的迷宫,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是内心的地狱。对作品分析,没有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而选了《礼拜二午睡时刻》,没有选卡夫卡的《变形记》而选了《在流放地》。余华似乎钟情于来自犹太民族的作家,除了卡夫卡和舒尔茨,余华又解读了辛格。对辛格和前两位作家进行对比。他说卡夫卡和舒尔茨笔下的人物是在内心的深渊里流浪,辛格的人物则是行走在现实之路上。这也是为什么辛格的人物充满了尘土飞扬的气息,而卡夫卡和舒尔茨的人物一尘不染,因为后者生活在想象的深处。

余华曾说鲁迅是他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其实这是反话。他在访谈里讲述着鲁迅从少年时对他的深刻影响,直至中年时一个偶然时刻开始认真的读鲁迅并从此热爱着鲁迅。他将鲁迅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说他们是我们文学里思维清晰和思维敏捷的象征。前者如山脉隆起地表,后者则像河流陷入了进入。他认为《孔乙己》和《南方》是叙述上惜墨如金的典范。看了余华的阅读分析,发现读者的阅读素养和欣赏力不同,阅读感受是绝对不同的。看名家的评析,才知道如何去阅读、领悟和吸收。

把时间留给一流作品。而哪些作品值得反复阅读呢?许多读者有着这样问题。有着几十年阅读史的余华,为爱读文学作品的人列了一个书单。其中有罗伯.格里耶的《嫉妒》、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博尔赫斯的《永生》、《南方》、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舒尔茨的《鸟》,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拉克司奈斯的《青鱼》,克莱恩的《海上扁舟》等等。感谢余华,我将他推荐的名单纳入购书单,目前已经读了其中一小部分。我相信名家推荐的名家作品,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反复的阅读和领会其妙。

人世熙攘,外界的干扰很难让人再静下心来,去发现一本好书并静静的阅读它,但还是有许多人,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因为读一本好书,真的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东风文学】第288期 柳岸闻莺︱书香合集


本期策划︱黄承林

王 金

文中插图︱网 络

精彩阅读:

【东风文学】第287期 柳岸闻莺︱众志成城 抗击病毒一一《东风文学》特刊(13)

【东风文学】第286期 诗海拾贝︱众志成城 抗击病毒一一《东风文学》特刊(12)

【东风文学】第285期 诗海拾贝︱众志成城 抗击病毒一一《东风文学》特刊(11)

【东风文学】第284期 柳岸闻莺︱众志成城 抗击病毒一《东风文学》特刊(10)


敬请关注 欢迎赐稿


《东风文学》搭建文化平台,发表佳作名品,弘扬昂然正气,营造和谐氛围。鼎新文学,文责自负,倡导原创,严禁抄袭。


诗词、散文、小说、评论等各种文体皆可,尤其欢迎短小精悍、文风清新、文义隽永之作。
诗词一次三至五首,每首三十行内;散文、小说、评论等每篇三千字内为宜。并请附作者百字简介及生活照一张。请将文章、个人简介和生活照放一个文件夹打压缩包发送。
请作者注明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箱和电话号码,以便通联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